第三八五章 人的名,樹的影

兩日之後,呂布親率大軍從涿郡出發,進軍廣陽。

駐守廣陽的張純絲毫不知呂布已經帶兵前來,依舊在郡守府中,歌舞昇平。

他本是中山郡守,前年涼州叛亂的時候,朝廷從幽州徵調三千精銳騎兵前去討伐。張純得知後,自薦爲將,結果卻被張溫毫不留情的駁斥拒絕,說他能力不足。

這可就讓張純滿心怨氣了。

好,你不讓我去是吧?那我就讓你看看我的能耐!

心懷憤恨的張純聯絡同樣心懷鬼胎的泰山郡守張舉,又派人去同烏桓豪帥丘力居取得聯繫。

裡應外合之下,輕鬆攻佔幽州數郡,大有席捲之勢。

然則等到打下廣陽,張純將大軍屯駐在這裡之後,便沒了動靜。

張純本人似是沒有再往南下的意思,作爲天子的張舉也不催他。兩人心裡都明白,不能把事情鬧得太大,像前幾年的黃巾軍,鬧得那麼厲害,結果呢,還不是全軍覆沒,死的死散的散。

他兩隻想安安心心的在幽州這邊地境,當個山高皇帝遠的土大王,不想鬧到那種與全天下爲敵的地步。

幽州本地的漢軍,他兩壓根兒不怕,劉虞這個人,搞內政有一套,但要說沙場決勝,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兩人卻不知張舉在自號爲天子的時候,就已經觸到了劉宏的逆鱗。

你哪怕是給自己封個王侯,都不至於弄到劉宏出動北軍的地步。

這天,張純正斜躺在榻上,右手託着腦袋,飲酒醉臥,欣賞着眼前美姬的翩翩舞姿,小日子過得是那叫一個舒坦。

“報~~~”士卒的傳報聲從遠處傳來。

好心情被打擾,任誰都不會開心。

張純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示意這些歌姬下去。

斥候跑至張純近前,單膝跪地抱拳:“大王,漢軍出現在城外十里的胡柚坡,人數約莫兩萬,正朝着我們這裡而來。”

“哼,劉虞這廝,終於坐不住了麼。”張純冷笑,既然來了,那就讓我好好教教你,該怎麼排兵佈陣。

斥候聽得張純話後,再度迴應道:“大王,漢軍的旗幟裡似乎並沒有‘劉’這號將旗。”

“不是劉虞統兵?”

張純狐疑納悶兒,他就想不明白了,按照朝廷的尿性,幽州這裡應該就屬劉虞最大、也最具聲望號召了,不是他,又是何人?

“回大王,漢軍的主將旗是一杆呂字旗,隨後還有孟、許、陳、況等十餘杆副將旗。”斥候如實回稟。

“呂字旗?”

張純嘀咕了一聲,幽州境內似乎沒聽說過有姓呂的人物。如果要把範圍放大到整個大漢朝,那應該是……

冷不丁的,他想到一個可怕的人來。

失神間,託着腦袋的手臂一軟,整個人從榻上滾了下去,隨後便聽得一聲:“啊呦,我的腰!”

…………

半刻鐘後。

廣陽郡的議事大廳裡,張純右手扶着方纔閃了的腰,在堂內來回踱着步子,嘴裡一個勁兒的唸叨叨:“遭了遭了,怎麼把這瘟神給弄來了!”

從他臉上顯現出的表情,可以判定出這位安定王,尤爲的焦灼和不安。

人的名,樹的影。

呂布破鮮卑的事蹟,張純很是清楚。當初他爲了圖個好奇,瞅瞅所謂的京觀,還特意去了趟高闕。

當看到那一座座枯顱壘築成的京觀後,他心中的那種震撼,根本無以述說。

聽別人講,倒不覺得,只有在自己親眼見證過後,才知道那一幕有多麼的震撼人心。

此時聽到呂布帶兵前來,雙方還未交戰,張純便已怯了三分。

他心中沒底,亦或是在不自覺的害怕,他怕自己的腦袋也會被呂布砍下來,成爲壘築京觀的其中一顆。

想到這裡,張純身子一縮,不由打了個冷戰。

未幾,堂外走進來幾名高大粗莽的蠻漢。

“安定王,你這麼着急叫我等來此,是又要送女人給我們嗎?”其中一個還未進堂,就先扯着嗓門兒大聲問了起來。

這些粗莽蠻漢,自然是丘力居派給張純的烏桓將軍。

別看張純如今手下有六萬兵馬,聽起來貌似很多的樣子,但如果去掉烏桓的兩萬人,基本上就全是些烏合之衆。就和當初的蛾賊叛亂一樣,許多底層百姓生活過不下去,爲了不被餓死或是殺死,就裹進來跟着一塊兒混口飯吃。

他們的主要作用在於,可以給漢軍造成一種他們人多勢衆的假象。

之前的攻城略地,基本上靠的都是烏桓人在出力,張純只是在後面出出主意,然後跟着撿現成的城池。

不過事後張純也沒虧待這些烏桓人,好酒好肉,金玉珠寶,漂亮的女人,一樣不落的送到他們住處。

烏桓將領們得到這些賞賜,自是高興得很,心裡也都覺得張純這人不錯,念着他的恩情。所以每當張純找他們幫忙的時候,他們也樂意過來。

蠻漢們進堂還未坐下,張純便沉聲說了句:“漢軍來了。”

咋?這些漢軍還敢來?

烏桓將軍們見張純這像是死了孃的表情,有些弄不明白,之前攻掠城地同各地守軍作戰的時候,也沒見他有過這種哭喪表情。

普通的將領張純自然不怕,問題是這回來的人不一般啊!

他看向諸位烏桓將軍,扶着腰桿往前走上兩步,“你們可知漢軍的統帥是誰?”

“管他是誰,只要敢來,老子包叫他有來無回!”長有絡腮卷胡的蠻漢抄起雙手,渾不在乎。

張純見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重點,於是直接點明,語氣陡然提高:“是呂布,擊退十幾萬鮮卑大軍的飛將軍!”

檀石槐時期,鮮卑人吊打北方各族,大一點的部落,如匈奴、夫餘等,被打得狼狽四逃。小一點的部落則常常因爲一場戰爭,就慘遭滅族。

烏桓人在與鮮卑的對抗中,落敗南逃,避入遼東。

當時的漢天子收留了他們,還專門設立遼東屬國,用來庇佑那些千餘人的小族部落。

鮮卑人的強悍勇猛,令許多部族,望而卻步。

烏桓也是近幾年,纔開始陸陸續續的收回一些失地。

遙想當年,十幾萬鮮卑人都被呂布給打得元氣大傷,他們現在這裡僅有兩萬烏桓士卒,能是人家對手嗎?

張純心裡一點底都沒有,他試探性的問向諸人:“要不然,咱們還是先撤,以後再做打算。”

第一九九章 合夥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四二零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一一零八章 沒什麼不敢第二四四章 劫持第三二一章 小鈴鐺,你爹爹回來了第一六七章 臨陣第四十一章 閻王小鬼各懷心思第二七九章 破釜沉舟第八八四章 破張燕第二一二章 宿命的際會第四八零章 救駕第四八二章 遷都之爭第八七二章 黑山第二九五章 世界可真小第四零九章 亂的卻是朕的江山第五零一章 有人踢館第四九二章 跳樑小醜第八六九章 內訌第八七五章 人心不齊,泰山難移第二八零章 借糧第五章 呂布鬥張飛第一九九章 合夥第五八七章 我看誰敢第三十二章 特取汝命第二零七章 呂家有女名綺玲第六三二章 呂布借絕影第三二九章 且以深情共白頭第四九九章 將軍意欲如何第七二六章 劉備算什麼東西!第四十六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四九零章 不稱職的父親第二三六章 一夫當關與萬夫莫開第四一五章 帝王之術第一五零章 高順的禮物第四七二章 兵發孟津第一三三章 一夫振臂萬夫雄第五五七章 一位故人第三八八章 偷雞不成第五二八章 言論天下第八二一章 血虧第六四五章 欲成大事者第六零二章 不得晌,屬徐晃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五零六章 崛起的袁紹第二七二章 內鬼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三)第三四七章 強勢帶隊第六十二章 好一座洛陽第一八三章 凱旋第四六一章 河北雙雄第六四七章 戲策出手第三三一章 故地重遊第五零八章 冬去春來第八十六章 上黨之圍第五八九章 策權第四九五章 馬超初戰第七一二章 出兵兗州第八七六章 開道的成家兄弟第四七四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三二五章 那位將軍第七六八章 交鋒典韋第二二七章 將軍饒命第六二三章 薦郭嘉第七十二章 神駒第五六零章 唯有情字最傷人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六七六章 侍御史,借你頭顱一用第三九五章 追擊第二六八章 又遇熟人第五零一章 有人踢館第三二三章 白兔將軍第一五零章 高順的禮物第五零九章 以西域之錢糧,來養麾下之精銳第四四一章 梟雄老了第一三一章 率先登城者,號爲先登第七一三章 願隨軍同行第四九七章 請求歸降第四五七章 兵發虎牢第七五零章 猜中頭獎第一零五章 下馬威第五章 呂布鬥張飛第三零七章 莽夫身上有了梟雄氣第十一章 夜襲第四一四章 州牧與豺狼第六六六章 感謝大家一路上的支持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第一三六章 我啊,要當父親了第七三二章 莫欺少年第五七八章 在河內橫着走的縣令第八九零章 袁紹腦殼疼第一四四章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第四六零章 該我登場表演了第三四一章 斥責第八十六章 上黨之圍第五五七章 一位故人第六八一章 朝堂對質第四零六章 給我搜第九十三章 即將到來的乞巧節第八十七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