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將軍與宦官

大漢朝歷來講究名望地位,高順如今任職校尉,但因其出身卑賤,近兩年又未有顯赫功績。僅僅靠呂布的舉薦之詞,升他爲度遼將軍,顯然不太可能。

劉宏考慮到這點,否了這條建議。

別看天子平日裡行事荒唐,不理朝政,但在用人的大方向上,還是拿捏得比較準確。

就拿當初蛾賊叛亂來講,在各地蛾賊攻破州郡,將矛頭直指洛陽時,朝中大臣皆是人心惶惶,不少人還因此提出了遷都長安的想法。唯有劉宏的態度是一如既往的強硬,各路討伐叛軍的兵馬紛紛受挫,這位青年天子就自己從皇位上起身,下令調撥兵馬,準備御駕親征。

後來還是有人舉薦了呂布,才讓劉宏暫緩親征的想法。

早在熹平六年,二十之齡的天子陛下爲彰顯大漢國力,就曾大規模的征討過鮮卑,不過結果不太好,近五萬漢家將士,被鮮卑單于檀石槐率着步度根、夫彌等三部大人,打得慘敗而歸。

由此可見,劉宏並非怯弱守成的君主。好大喜功、賣官鬻爵、建市養狗、重用宦官等一系列措施,這在史官們的筆下無疑是昏聵之主的表現。然則用後世的眼光去看,或許,用‘個性鮮明’這四個字來形容劉宏,再也貼切不過。

心情好,就去崇德殿早朝,和朝臣們嘮嘮嗑,聽聽他們的意見想法;心情不好,就大手一揮,任何事情,朕說了算!

既是獨斷專行的獨裁者,又是貪圖享樂的漢天子,想幹什麼,就會立馬着手去幹,肆意妄爲,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任何的顧慮與約束。

從即位至今,已有一十八載。

這天下,是朕的天下!

天下萬物,千萬生靈,皆爲朕所有!

劉宏曾如是說道。

所以在他死後,諡號爲孝靈皇帝。

昏而不庸,曰‘靈’。

舉薦高順的事情黃了,呂布也沒做太多的嘆息。畢竟資格擺在那裡,高順的校尉職銜,趕度遼將軍,差的可不是一丁半點。

“陛下,臣再舉薦,昔日的衝武將軍嚴義,可擔此任。”呂布將二舅哥擡了出來,如果要論地位身份還有資歷經驗的話,嚴義無疑是最佳人選。他在涼州跟羌人打過多年交道,又曾爲將多年,帶兵打仗的本領自是不會差到哪去。

“就是那個讓涼州甲騎全軍覆沒的嚴義?”

劉宏面色微寒,他對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印象很深。當時上報朝廷的時候,劉宏得知此事,在朝堂上勃然大怒,要不是嚴禮四處塞錢走關係,嚴義哪能至今毫髮無損的留在幷州。

蓄養這麼一支精銳重騎,每年所花的開銷,足以養活好幾十萬人。

“臣懇請陛下再給他一次機會,令其鎮守五原。嚴義得獲陛下鴻恩,必將感激涕零,將功補過以死報國。”呂布拱手請命,倘若嚴義能夠當上度遼將軍,丁原就算想拿軍營開刀,也得先掂掂自個兒有沒有那個同嚴家抗衡的實力。

“既然呂卿開口,那朕便給你這個人情。”

劉宏此刻的心情顯然不錯,他側過頭看向張讓,“阿父,你差人去知會太尉一聲,把朕的意思告訴給他。”

太尉作爲大漢朝的最高武職,除了評定全國武官的功績高下,將軍以上的任職升遷也都要經過太尉之手,只有太尉蓋章批准後,方可下達實行。

張讓見大局已定,也不敢多說什麼,躬身應下,隨後招來名小黃門,讓他帶上天子口諭,去太尉府走上一趟。

“哦對了,呂卿新來,在這洛陽城內,可有府邸住宅?”劉宏問向呂布。

呂布搖頭,如實答道:“回陛下,臣目前暫居擡宣館內。”

天子一聽,擺了擺手,極爲豪氣的說了起來:“你既領了羽林中郎將,今後就不能再住擡宣館,這樣吧,朕賜你座宅子。”

說着,天子再度看向張讓,面有笑意:“阿父,方纔你打賭輸了,朕就罰你在洛陽城內騰座宅子出來,權當是朕給呂卿的見面禮,如何?”

天子都發話了,張讓再不情願,又能如何,心在滴血,臉上卻是笑臉逢迎:“陛下高瞻遠矚,有此寬宏體恤之心,實乃我大漢之福,百姓之福。就算陛下不說,老奴也定會爲呂將軍覓得住處。”

又賜官,又給府院,如此的恩寵,近年少有。

“臣呂布,叩謝天恩。”

隨着這句謝恩,此次面聖,也算落下帷幕。

出宮的時候,依舊是張讓領路。

本來這種帶路送行的瑣碎小事,隨便差一兩個黃門小宦官,就能辦得妥妥帖帖,大可不必讓他這位權勢滔天的大常侍親自相送。

然則,張讓卻堅持要來。

一來呢,他是想表明態度給天子看,二來,他的確有些話想私下對呂布說說。

“呂將軍年紀輕輕就能成爲宮廷中郎將,將來前途可謂是不可限量,老朽在這裡,先給將軍道喜了。”

較寬的宮廷白石道上,張讓朝呂布拱了拱手,臉上似是藏有深意:“將來若是老朽有難,還望呂將軍,幫襯着拉上一把纔是。”

“當然,將軍平日裡若有不懂之處,也可來老朽府中請教。上陣殺敵的本事,老朽不如將軍,但要說到洛陽爲官,老朽還是可以傳授一二。”

張讓看似真誠的說了起來,這番話既有拉攏呂布的意思,也藏有微微的自瞞。

服侍天子這麼多年,對於官場形勢,張讓看得再也清楚不過。

陛下寵信你,哪怕你是條狗,整個大漢朝都沒人敢踩上一腳;假使哪天天子不待見了,就算你是三公九卿,也照樣會摔得粉身碎骨。

呂布初來乍到,自是不懂這些,但他也沒單純到將這視爲張讓的主動示好。

眼前這位老宦官,看起來慈眉善目,人畜無害。可別因此就忘了他的身份,十常侍之首!

這些年,張讓禍害過的士族黨人,加起來比呂布殺的都多。

呂布出身軍營,人情世故和爲官之道,知之甚少。這也導致了呂布很難對張讓這種三番五次、明裡暗裡都在整他的人物,報以微笑。

而想在朝野爲官,這還是基本操作。

邊塞講究武力,到了洛陽,尤其是在皇宮大內,更要講究腦子。

走出皇宮,張讓將呂布送到了御和道方纔止步。

“將軍請先回擡宣館暫歇兩日,等老朽騰出府邸,再遣人來請將軍。”張讓如是說着。

呂布側身回頭,後者見他望來,和善無比的笑眯起眼睛。呂布這才發現,他不僅看不清天子的心思,甚至連這位看似薄暮的老宦官,他也捉摸不透。

第三八一章 今日你爲君,我爲臣第一零一章 即將登場的陷陣營第八六七章 好生想想第三四四章 衝突第三十七章 叫一聲將軍第七十七章 世之虓虎與亂世之梟第四八七章 犒賞三軍第七五二章 莽夫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七二六章 劉備算什麼東西!第二七零章 進軍漢陽第六七一章 我也想乘你的車第八零五章 驚蟄(4000字)第八五零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七六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八二零章 誰爲黃雀第七三五章 于禁的心思第八九二章 爭執第二九八章 書沒白讀第六五三章 奔襲袁術第五四四章 這個鍋,袁術背不背第四十五章 呂字旗下狼騎營第四二五章 一家五口第二十二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四十二章 呂布和他的騎卒們(下)第五二五章 離心第八五三章 汝知吾心也第六七九章 殺伐果斷者,梟雄也第五八零章 鷹視狼顧第四五二章 潘鳳VS黃忠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中)第七三五章 于禁的心思第一五七章 比人多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四二零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二八二章 山窮水盡第七八五章 螻蟻之力,也敢來撼泰山第六二二章 將星隕落第三七八章 父女鬥法第八二一章 血虧第八七零章 消息第五十三章 唱一曲空城第一五四章 風起第三一四章 爲所欲爲第六七九章 殺伐果斷者,梟雄也第四六九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二八六章 逃出生天第八八九章 還天下一個太平第六八七章 伏完上門第六十一章 洛陽城第八二一章 血虧第六二五章 奉孝,你以爲呢?第五五一章 聽說你有個女兒,頗有姿色第一五零章 高順的禮物第五四四章 這個鍋,袁術背不背第八五七章 劉備的顧慮第六三零章 力破八將第七六二章 機會第四七六章 呂策對第五五七章 一位故人第五二零章 此人交給我第七一四章 孩兒也想隨父出征第三五零章 小露身手第四章 沉石第七零六章 倒黴的王子殿下第五八六章 將呂布砍作肉泥!第八零二章 劍聖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九十四章 好想大聲告訴你第一三三章 一夫振臂萬夫雄第三二二章 因小鈴鐺而流傳千古的美食第一零九章 中計第四七二章 兵發孟津第一六六章 鳳鳥乘風,聖人乘時第二十七章 大火第六五三章 奔襲袁術第二七二章 內鬼第五九四章 替我轉告大司馬第四一五章 帝王之術第四五零章 這一世,誰能擋我第十三章 英雄歸來第六一八章第一八九章 對弈第三六六章 覺醒第八二零章 誰爲黃雀第二一零章 南下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一六四章 塞外雪花開,吹一夜,行路難第五三一章 最後的狂歡第二八五章 插翅難逃第三十五章 陷城第七七九章 短兵相接(第三更)第一二九章 狼來了的故事第六七七章 非殺不可第八十三章 你說我是誰第八零四章 聯曹抗呂第八八四章 破張燕第六一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九零章 不稱職的父親第一八三章 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