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蔡家小姐

大概這就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推門的雙手收回,戲策轉過身子,往着琴音傳來的方向,邁步走去。

府內,西苑。

天空中月色正明,苑內的石亭處,一名身着素白衣的女子跪坐於亭內。在她面前的石桌上擺放着七絃瑤琴,女子的手指輕撫,撥動琴絃,發出悅耳清雅的曲章。

戲策順着琴聲,來到西苑。

當他發現演奏之人竟是名女子時,臉上的表情可謂是精彩至極。

他本是想來尋覓知音,討教切磋一二。照他的估計和推測,能夠將古琴演奏到這個水平的實力,怎麼也應該是個有些年歲的長者纔是。

結果……

他失算了。

沒想到此曲竟會是出自女子之手,而且從背影來看,這名女子的年紀應該不過二八之齡。

月色落在她的身上,倍添聖潔。

戲策剛往前走上兩步,便頓住了步子。

就算他是誠心想討教,現在也不是時候。如果對方是個男人,倒無所謂,可偏偏是個女子。孤男寡女的相會石亭,這事要被傳了出去,兩人的聲譽肯定是保不住的。

戲策倒不在乎,反正他是光腳的不怕穿鞋,可女子的名節,就全毀了。

從她的坐姿舉動來看,顯然是位大家閨秀。

又彈奏兩遍過後,女子見夜色已深,起身離開石亭,往着歇息的地方,輕移蓮步。

女子離開之後,戲策走進了石亭。

在那石桌上面,除了瑤琴,還有一張鋪開的絹布,上面是方纔所演奏的曲譜。

戲策來回細品了兩遍,在驚歎於旋律美妙的同時,發現一處似有不通,但未徵得許可,他又不敢試彈瑤琴,更不敢擅改曲譜,只好提筆將那一處需要稍作修改的地方,寫於石臺之上。

寫完之後,戲策便原路返回,回了自己的宿屋。

…………

清晨,晶瑩的露珠掛在青草樹葉,微風吹過,鳥語花香。

居住在西苑的少女伸開藕白的小手,起牀梳洗。

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蔡琰。

於此之前,她也是居於洛陽,不過因父親得罪了朝廷權貴,而在幾年前被流放朔方,還在五原居住了半年之久。後來遇到大赦天下,她的父親也因此得以赦免。爲防小人私下報復,於是全家便遷往了南方吳地,避禍江東。

此番前來洛陽,蔡琰是隨着兄長奉了父命,來祭悼老太尉楊賜。

說起蔡琰的父親,整個大漢朝的讀書人,恐怕無人不知。

蔡邕蔡伯喈,當世之大儒。不僅通音律善辭賦,還自創了新的書體格式,取名爲‘飛白’。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絕有妙倫。

熹平四年,蔡邕有感於經籍距聖人著述的時間久遠,文字錯誤多,被俗儒牽強附會,貽誤學子。於是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任,奏請正定《六經》的文字。天子予以批准,蔡邕於是用紅筆親自寫在碑上,讓工人刻好立在太學的門外,這就是第一部石經“熹平石經”。

當時的儒者學生,都以此爲標準經文。碑新立時,來觀看及摹寫的,一天之內,車駕就有一千多輛,街道也因此堵塞。

除此之外,蔡邕所作的《述行賦》《青衣賦》等辭賦,也是廣爲流傳。

蔡邕同楊賜有着近三十年的交情,聽聞故人辭世,自是悲痛欲絕。奈何當時染上寒疾,難以下地行走,只好囑咐一對兒女,將他寫好的《太尉楊賜碑》帶入洛陽,用以追悼故人。

楊廷按禮招待了蔡家兄妹,並安排他們在府內住下。

蔡琰的兄長也沒故作推辭,他此番前來洛陽,除了追悼老太尉,當然還有其他意圖。

洗漱之後,照例是要練琴彈曲。

蔡琰走出房舍,來到石亭之內坐下。

正欲彈上一曲,卻看見了石桌上的飄逸字體。

黛眉下意識的微皺起來,這首曲譜乃是她父親近來的得意之作。她已演奏過數次,並無有過問題偏差,這是何方狂徒浪子,竟敢擅改其中音律。

不過還好,此人應該也懂得輕重分寸,沒有在曲譜上塗鴉亂畫。

蔡琰開始了清晨的演奏,一切如常。

當彈到那處更改的地方時,她竟鬼使神差的按着石桌上的韻律撥動了琴絃,一連串的音符叮叮咚咚的在腦海裡跳動,那琴絃所帶來的樂感與旋律,令她驚愕的睜大起一雙很好看的細雨梨花眸。

外行人聽來,左右都是那個意思,只有真正懂樂律的人,纔會明白,這處改動,簡直有如神來之筆,有畫龍點睛之妙。

東苑的房屋內,某個纔剛睜開眼睛的傢伙,聽到琴聲,嘴角悄然有了笑意。

話分兩頭,昨日夜晚,擡宣館的張沅便將呂布抵達洛陽之事,往上逐次通報。

消息傳入到張讓耳中,這位如今權勢滔天的大宦官,枯瘦的老臉上多了幾分陰寒。

他也算是頭一回對這種螻蟻類的低級人物,如此費勁心機。

朝中多少大臣,他稍微使點手段,就能立馬將他們構陷下獄,偏偏這個姓呂的,還真是朵奇葩。

跟鮮卑人鏖戰數十場沒死,派往南下平叛蛾賊也沒死,連患上疫疾都能死裡逃生,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連在一起,還真是邪門兒……

韓悝死在了魚尾坡,奏報上寫的是,慷慨殺賊,爲國捐軀。

這封奏報,估計也就只能騙騙天子。

張讓信嗎?肯定不信。

是不是呂布乾的,張讓沒有定論,但這件事情,肯定不會就這樣劃上句號。

敢動十常侍,這就代表着已經向他們的權威,發起了挑戰。

這些年來,很多自以爲是的朝中臣子都這麼幹過。結果呢,下獄的下獄,流放的流放,抄家滅族的也不在少數。

前兩月,有人重金賄賂了張讓,將呂布叫囂匈奴的事情,告與了這位大常侍,並希望張讓能夠幫助他們解決掉呂布。

如若事成,定當再補上數十箱的珠寶,以爲重謝。

第三零六章 神醫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六三三章 哪裡都有豬隊友第二二五章 引誘第四二零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八十二章 斬第九零三章 怒火第五章 呂布鬥張飛第二三五章 血戰第七十八章 主公所在之處,吾心即安第八零八章 八面玲瓏第五零九章 以西域之錢糧,來養麾下之精銳七三一章 內部之爭第三十八章 三個條件第十八章 讀書人第五五二章 戲志才的終身大事第五六四章 我這一生,獨鍾情你一人!第四六七章 虎牢之戰第四十二章 呂布和他的騎卒們第八五七章 劉備的顧慮第一三零章 若有來生,還願爲將軍牽馬第二四零章 入城第四九五章 一羣沒見過世面的傢伙第八十二章 斬第九十二張 楊廷出馬第九零二章 生死之鬥第二五六章 再起硝煙第四三六章 給你一個時辰第三六三章 討好第八十六章 上黨之圍第六七八章 一家之言,我說了算第二一二章 宿命的際會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第四五三章 關羽出戰第一四八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五七五章 先禮後兵第八一零章 武曲星君第五一四章 願追隨將軍第二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九章 將軍回來了第五六八章 烽煙四起第二六六章 呂將軍第八九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二零章 你家將軍,可曾納妾第四七三章 入關南下第一零四章 天上掉下個大魔王第三二七章 嚴禮第七零六章 倒黴的王子殿下第六十九章 傳說中的洛陽第一高手第一九二章 又一個冒頓第二五六章 再起硝煙第三七八章 父女鬥法第八五六章 積水爲海,共抗呂布第七三四章 輕鬆破敵第五六七章 有人歡笑,有人在哭泣第三八四章 兩日之後,進軍廣陽第三四五章 路中悍鬼袁長水第二零五章 黃天當立第五六零章 唯有情字最傷人第一七九章 射殺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第三四四章 衝突第八六四章 張雷公第一八七章 出任長史第五三二章 董卓與曹操的相逢第八九八章 守夜第一零八章 爾虞我詐第七八四章 將軍保重第一五一章 幹掉他第四五八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嗎第七八九章 信念第七九二章 我於世間無敵第五一六章 入城第六二三章 薦郭嘉第二四七章 醫聖第四零七章 虎父當無犬女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九零九章 胡市第六七一章 我也想乘你的車第六三九章 年輕氣盛第二一九章 鋪路第四章 沉石第三三零章 少帥軍第一九五章 說媒第八八五章 救救燕帥第九零一章 兄弟相搏第三四五章 路中悍鬼袁長水第五一一章 倉嶺關第三六八章 策呂對第七三零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四一九章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十四章 斬首行動第六一二章 圍城第五六二章 衣錦當還鄉第七九八章 父子第八百章 捷報傳長安第三八零章 爛事一籮筐第七六二章 機會第八十四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