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東羌

幾百人的隊伍沿途往北,經過五六天輾轉,成功抵達安定郡邊的高平,算是暫時脫離了叛軍的控轄範圍。

高平縣令是個三十餘歲的富態男人,他得知呂布到來,趕忙換上官服,帶着縣內的一衆衙吏,到了城外相迎。

呂布行至城門,見到躬迎的縣令周廣,也不下馬,知會他一聲,說要在此地休憩數日,再行起身。

周廣哪敢說半個‘不’字,也許在百姓眼裡,縣令是頂天的大官兒。然而在呂布這種將軍級別的眼裡,地位也就稍稍比平民高上那麼一點。

縣令一年的俸祿多少?

兩百石。

度遼將軍一年的俸祿又是多少?

比兩千石。

光俸祿就差了將近十倍,地位高低自然就無需多講。

呂布騎着赤菟走入城內,身後數百騎跟在後面,依次而進。

城內街道兩旁佈滿了圍觀的百姓,有的探長着脖子,有的抱着自家娃娃,全部都在往這邊張望。他們臉上的神情各異,有興奮,有新奇,也有掩飾不住的擔憂……

突然駐來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難不成高平這裡也要開始打仗了?

百姓們心中隱隱感到不安,於他們而言,平平穩穩的過好日子,纔是最重要的,沒有人喜歡戰爭。

晌午時刻,縣令周廣備好酒宴,特意讓下人宰了頭羊,在縣府之中給呂布接風洗塵。

宴席間,周廣敬酒連連,不斷的阿諛逢迎着賓客位上的兩位將軍。

好話嘛,人人都喜歡聽。

所以,呂布和嚴義對這位縣令印象還算不錯。

酒過三巡,桌上的飯菜吃了個七七八八。

周廣瞅了眼下方兩人,試探性的問道:“二位將軍,是欲往北退?”

如果真是前方抵不住了,那他也得早作跑路的打算,聽說那些個叛軍兇狠,每攻下一處地方,都會將縣內貪墨暴斂的官員戮殺。

周廣在高平當了七八年的令官,雖說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但小貪小拿倒是幹過不少。

叛軍一旦攻佔高平,知道他的劣跡後,肯定也是在劫難逃。

“軍中事務,豈是你一介小小縣令可以過問。莫非爾欲結連羌人,暗爲內應也!”嚴義眉頭一挑,將手中酒樽重重往案桌一擱,冷聲質問。

周廣額上的汗‘唰’的一下就出來了,連忙擺手:“下官對大漢忠心耿耿,可昭日月,怎能幹出那種勾結叛賊的勾當,將軍若是不信,下官可以指天發誓,以證自身清白。”

正當周廣準備跪地起誓的時候,呂布出來阻止了他,並主動當起和事佬,朝着嚴義說道:“嚴將軍,周縣令也只是一時口誤。他若是叛軍內間,那還會如此盡心竭力的招待我們,您以爲呢?”

周廣連忙點着腦袋,心中打鼓。他本意只是想了解下叛軍動向,好給自己提前找好退路,哪想沒留神觸及到了刺探軍情這條禁線。

嚴義盯着周廣看了好一會兒,才收回目光,不悅的說道:“既然呂將軍替你求情,這次就暫且記下,下回如若再犯,本將軍定不輕饒!”

“下官曉得,曉得。”

得知逃過一劫的縣令大人卑躬着身軀,伸手抹去額上汗珠,卻沒注意到下方這唱紅白臉的兩人,有過瞬間的相視一笑。

“那周縣令可知東羌人的首領,所在何處?”呂布飲了口酒,提及此次而來的主要目的。

羌人種族繁多,細分可有百餘五十種,同時也可以歸納爲東、西兩大支。

西羌人生活在隴西、漢陽及金城地區,這回叛亂,西羌便是主力。東羌人則是多與漢人雜居,在安定、北地、上郡三個地區活動。

東羌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後來到了漢朝,西羌內亂,很大一部分人往東遷徙,與原來的東羌人融合,行成了新的東羌。

這夥遷徙而來的羌人,就是呂布要找的盟友。

自打西涼平叛以來,他就一直在別人的棋盤裡蹦躂。如今他走出棋盤,當然得意思意思,回報一下那位幕後者才行。

我不知道你的意圖何在,然而你當初沒能弄死我,那就得做好被我瘋狂報復的準備。

什麼牛鬼蛇神都敢往我腦袋上踩,不吭聲,真當我好欺負?

呂布逃出奚河谷的時候,就已經下了決心:佈局我不會,那我就來攪局,攪他個天昏地暗。

反正涼州亂成了一鍋粥,也不差我這一把火。

聽得呂布發問,周廣搖了搖頭,他就一普通地方縣令,哪有本事去結交那些個羌人大佬。

不過方纔呂布幫他求情,這份恩情周廣還是記在心裡的。他看向呂布,緩緩說着:“羌人首領下官的確不知,不過本月底,就是羌人的祭天禮。這是他們極爲重要的節日,很多羌人首領都會去參拜祭祀。將軍若是要尋,不妨去那一試。”

“在什麼地方?”呂布緊接問道。

周廣再度搖頭,“這個下官就無從得知了,他們每年舉辦的地方都不一樣,建議將軍您往北再走走,問問,也許就能得知。”

看樣子這位縣令是真不知道,呂布也就沒再強人所難。

歇整三日,呂布率着軍隊繼續上路出發,依舊往北。

出了高平,很快便進入到北地郡的地界。

沿途的羌人漸漸多了起來,呂布也問過不少人,可這些羌人似乎對漢家軍隊不存在任何好感,不僅面色冷漠,更是一問三不知。

呂布只好繼續往北。

皇天不負有心人,當隊伍行至解城這裡的時候,呂布終於得知了羌人祭天禮的具體位置——左谷。

城中的縣令依舊熱情,烹羊煮食招呼着呂布及手下諸位將士。

呂布也從縣令這裡瞭解到一些基本情況,羌人的祭天禮不允許漢家官府插手,如果帶軍隊前去,很有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矛盾糾紛。

還有,像這種傳統性的大節日,羌人必須穿戴民族服飾,才具備參加資格。

呂布得知後,於祭天禮的前幾日,弄來兩套羌族百姓的衣服,和陳衛各自穿上。

至於嚴義和其餘士卒,則留守在瞭解城。

第三九六章 須卜骨都侯,死於此處第二十九章 要人第三十章 反殺第五三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二零章 黑白不辨,我自斷陰陽第五七三章 夜襲第六四零章 恭候多時矣第四六九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一一一六章 老卒第八八八章 五禽戲第四一零章 拿起劍來,殺了他第一二八章 溫侯第四三四章 呂布的命門第一八二章 定胡碑第三八八章 偷雞不成第六七一章 我也想乘你的車第五三零章 本初,吾願往之第七一四章 孩兒也想隨父出征第六三六章 新的戰略計劃第二十九章 要人第四五六章 三兄弟第五七一章 誰人做先鋒第二六四章 狠揍第八八九章 還天下一個太平第三十一章 雄鷹振翅九萬里第二二六章 秒殺第三三三章 琴音第四四六章 將軍他啊,太寂寞了第六七五章 不講道理的曹性第七四七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四二七章 你就是呂布第四三三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六三四章 失敗的代價第九十五章 老丈人第二三五章 血戰第四章 沉石第五九三章 中計第四四一章 梟雄老了第四一二章 威震遼北第四二八章 本將軍的劍只會殺人第八零四章 聯曹抗呂第八八二章 賊帥與大將軍第六十七章 宣呂布進殿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五六零章 唯有情字最傷人第三二五章 那位將軍第七五九章 是誰殺了我的弟弟?第五二三章 且隨曹某,登山衝關第四一七章 大風起第三四九章 孤臣第八九二章 爭執第二五四章 英雄最怕遲暮第六二八章 百騎闖營第七九八章 父子第八九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八五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三三二章 埋子第四八八章 梟雄之姿第六五四章 透心涼,心飛揚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五五九章 變數第八六八章 稷風寨的兩位當家第八十六章 上黨之圍第五二一章 張魯來投第四六三章 執念第六八四章 老謀深算的王司徒第四八七章 犒賞三軍第五八一章 逄紀之策第七四零章 逃亡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五零七章 昔年梟雄,今已老第四九三章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七四一章 新的徐州牧第七六五章 悔恨的小鈴鐺第三一二章 禍事第七六三章 不要亂立Flag(4000字)第五一二章 誰說攻城需要千軍萬馬第三九一章 主與臣第一一零章 折回第四六八章 奇襲第二十一章 你奈我何第二零三章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第七六二章 機會第七零八章 呂字旗下,所向披靡第六四六章 彈劾第九百章 兄弟第一四四章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第五十七章 高順第六七七章 非殺不可第二六零張 我真是愛死他了第二四六章 新生第四二三章 歸府第七八九章 信念第八八二章 賊帥與大將軍第七八五章 螻蟻之力,也敢來撼泰山第七零三章 難兄難弟第三三八章 羽林中郎將第一一六章 成長第六章 天下無人識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