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出任長史

帳內諸人皆看向那褐衣青年,呂布亦隨之看了過去。

此人五官平平,呂布對他也只是稍有印象。

他叫崔緒,曾經是鮮卑人俘虜的奴隸,後呂布攻破雲中,數千漢民得以自由。

也是那時,崔緒被戲策看中,攬入了軍中。

呂布同他打交道的時間很少,兩人前前後後說過的話,加在一起,都不如和戲策的見面寒暄。

在呂布眼裡,崔緒的那點武藝基本上可以稱作皮毛,忽略不計;其次,他亦不像戲策這般通天曉地,滿腹韜略;行軍打仗,訓練士卒,宋憲等人都要比他強上數倍。

這樣一個幾乎毫無長處之人,也難怪呂布不待見於他。

崔緒在呂布這裡的存在感,甚至還不如一名普通狼騎營士卒。

面對新任郡守的疑問和帳內諸人嗤夷的目光,崔緒並未開口,而是用徵詢的目光看向呂布。

畢竟他現在寄於呂布籬下,凡事得以呂布說了纔算,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在得到呂布的點頭首肯後,崔緒平淡掃視着對面的嚴家食客,將捂手的熱水碗往桌上輕輕一放,語氣嘲諷十足:“我觀諸君所言,盡是屁話!”

此話一出,可謂是拉足了仇恨。

“你說什麼!”

“狂妄小兒,安敢在此大放厥詞!”

“若說不出個子醜寅卯,定要叫你磕頭賠罪。”

“譁衆取寵?不過跳樑小醜罷了。”

坐於對面的嚴家食客態度各異,脾氣稍微暴躁的兩三人,咬牙切齒滿臉憤恨,當場拍桌瞪眼,怒斥喝責。頗具忍耐的則是譏笑不語,坐觀好戲。

呂布這邊的莽漢們大多不懂這些,默默當起了吃瓜羣衆。

嚴信倒是來了興趣,此人敢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出言拆臺,料想應有幾分本事。

他望向崔緒,淺笑說道:“願聞兄臺高見。”

“高見不敢當,拙見倒是可以略說一二。”

“要想重整五原,首先要確保的就是百姓生計。孟子曾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百姓們不遠千里來到五原,爲的可不是建府修牆,他們想要的是遠離飢寒,過上更好的生活。”

“只有先讓百姓們支持和認可,之後的一切才能事半功倍,得以保障。”

嚴信眼中閃過一抹亮彩,崔緒所說的這些幾乎跟他不謀而合。

“說點實際的吧,就說我們此行,是去往治縣九原。那麼在下敢問郡守,照目前形勢,以九原一縣之地,來養這三萬百姓以及八千將士,易否?”

嚴信微微搖頭,他也正爲這事頭疼,可如果不遷往九原,而將百姓分至九縣,每縣人口也就三千餘人,人口不僅稀少,而且調度起來也尤爲困難。

“既然一縣難養,那何不以九原爲主,分三四縣重點而治。”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個!

嚴信霎時間如醍醐灌頂,崔緒的話無疑是給他打開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門。

他已經可以確定,眼前之人並非瞎口胡咧,而是確有本事。

“兄臺以爲,應治哪幾個縣爲佳?”嚴信態度鄭重,虛心請教。

崔緒也不多想,張口就來:“稒陽,臨沃,九原,西安陽。”

呵~

食客之內提議修繕城牆的那人嗤笑一聲,終於逮着了發難的機會:“稒陽、臨沃都殘破成了這樣,就算胡說,也總要找些好點的地方吧。”

的確,這幾處除了九原稍好,其他都是飽受戰火最爲嚴重的地方,縣內幾乎連一所完整的房屋都找尋不到。

身旁的嚴家食客皆是跟着點頭,可不能讓這小子得意忘形,蹬鼻子上臉。

“頭兒,我覺得也不應該在這幾處。”曹性小聲嘀咕起來。

“我都不懂這些,你能曉得?”呂布眼眉微收,沒好氣的懟了曹性一句。

深諳其道的嚴信自然不信崔緒是隨口胡說,他在腦海中將這幾處地名連在一起,幾乎是剎那便得出了結論,水源。

這四處無一不是臨近濁河,取水便利。

“敢問閣下,你對五原又知之多少?”崔緒對視那名食客,臉色漸冷。

“不多,卻也談不上少。”

那人亦是不屈不饒,針鋒相對,“麻煩也請足下說說,具體該如何實施。”

面對此人的屢番尋釁,崔緒目露不屑,就憑你,也想看我笑話?

“其一,應先搭建房屋,因爲僅憑這些冬帳,根本熬不過五原的徹骨凜冬。”

“其二,將田土分與百姓,授其種苗,翻田整地,以待來年春耕。”

“其三,興修水渠,引水以灌農田。”

“其四,開採石墨,用以冬日取暖。”

“其五……”

一條條建策從崔緒口中說出,得心應手。

嚴信雙眸越發神彩十足,聽到最後,竟忍不住爲之喝彩了一聲:“好!”

右邊那些嘲諷相譏的食客們頓時覺得臉被打得啪啪作響,漲紅得如同豬肝,偏偏又無話可駁。

崔緒的提議得到了嚴信極大的認可,與此同時,他也向崔緒發出了正式邀請:“郡內還缺長史一名,還請崔兄不吝,就此一職。”

“四公子,家主明明說這長史職位……”坐在首位的那位食客急了。

嚴信冷眼望去,那人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立馬閉口不言,噤若寒蟬。

崔緒不作聲,嚴信就看向呂布,收起方纔的冷冽,笑着說道:“妹夫,這事兒得你說話才行。”

由此一事,呂布對崔緒的印象也徹底改觀。

他毫無猶豫的答應下嚴信,如果讓崔緒繼續留在他的軍營,只會是大材小用,牛鼎烹雞。

會議結束的當天,戲策跟陳覆在原野上散步閒談。

“崔緒會成爲郡長史,這我倒是沒有想到。”

走了一小段路程後,陳復提起話題,在他印象裡,崔緒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價值可言。

如今居然搖身成爲郡長史,當真是鯉魚躍了龍門。

說起這個,戲策也有些自嘆弗如:“農桑水利這一塊,沒有人比他更爲適合了。”

其叔父崔寔,曾爲五原郡守,生前著有《四民月令》。

這本書裡不僅詳細記載了田莊從正月到十二月的農業活動,還敘述了穀類、瓜菜的種植時令和栽種方法,就連紡績、織染和釀造、製藥等亦有涉獵。

耳濡目染之下,崔緒自然得有幾分本事才行。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就在崔緒手裡。

眼下幷州窮得叮噹響,除了大片大片的荒蕪土地,耕牛農具基本上是要啥缺啥。

牛佘野一役,倒是繳獲了六萬多匹戰馬,兵器無數。

上交朝廷?

傻子纔會那麼幹。

閒散間,戲策似是想到什麼,悠悠嘆了口氣:“唉,可惜我們這裡沒有懂得經商之人。要是能將這些馬匹販賣到冀幽兩州,抑或是南方的其他諸州,換些糧食農具,這個冬天也就好過了。”

自春秋戰國起,商人的身份就極其低微,別說世家大族,連普通百姓也多是看不起商賈之流。

士子文人更是不屑與之爲伍。

家世已經沒落數年的陳復卻忽然開口:“我倒是認識兩個中山的販馬商人。”

第八六五章 雙簧第一三九章 非我族類者第三六六章 覺醒第六五二章 破營第二九二章 雞同鴨講第十二章 呂布動怒第八九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九十八章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第三二零章 你家將軍,可曾納妾第四七四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七九六章 東去第七一八章 救兵第五十八章 洛水之北第四一零章 拿起劍來,殺了他第八五八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零七章 虎父當無犬女第八九九章 下葬第一一四章 三天第九零三章 怒火第三五一章 第一局,虎賁勝第四四四章 呂布的野望第八七四章 張燕的反擊第六五二章 破營第一六五章 齊聚第二五三章 先生不死,鬼才難出第三零九章 球場如戰場第六三七章 及早除之第六二七章 老夥計,給你找個媳婦兒回來第四三二章 策嘉第二零六章 養子當如曹巨高第五零八章 冬去春來第八十九章 恰如初見第五七三章 夜襲第三八四章 兩日之後,進軍廣陽第五三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六一章 謀士之爭第七一六章 此去,再無經年第二三一章 鞭笞第四六四章 激鬥第三一四章 爲所欲爲第六一四章 殺雞儆猴第二三四章 獵戶第八百章 捷報傳長安第五二三章 且隨曹某,登山衝關第七一一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六八八章 天上,真有神仙嗎?第三六九章 舉薦第四百章 本將,呂布第七二二章 劉備到來第五九六章 委屈的小鈴鐺第三五五章 責罰第二四三章 虎落平陽第一七八章 逆轉第五七五章 先禮後兵第五八零章 鷹視狼顧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三八四章 兩日之後,進軍廣陽第四零八章 請命第三七九章 重逢一故人第七十三章 我不願第七四七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四四二章 大雪第三七二章 熬第三七一章 上對政策,下有對策第六四五章 欲成大事者第八零八章 八面玲瓏第四一四章 州牧與豺狼第四九六章 溫侯麾下,比馬超強者有幾何第六四九章 排擠第五二二章 寧做溫侯走狗,不爲劉焉上官第四四一章 梟雄老了第十九章 好好活下去第四一二章 威震遼北第五十七章 高順第一五八章 幕後主使第二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一八六章 兄臺爲何哂笑第一八五張 五原郡守第四六三章 執念第四五零章 這一世,誰能擋我第三零四章 虎父有虎女第二九二章 雞同鴨講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第六八一章 朝堂對質第六六四章 半斤八兩第八九六章 與大佬失之交臂第七三六章 三刀之內第六六三章 曹仁擅守第一一零九章 新王登基(FPX牛逼!!!)第八九七章 噩耗第六一九章 使君,大事不好了第四三九章 此生,不彈琴了第八六一章 弩射第一六四章 塞外雪花開,吹一夜,行路難第二三零章 有趣的傢伙第三三一章 故地重遊第一五三章 大勝第五零三章 何如霍去病第六零一章 唯願與將軍一戰第三十章 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