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盛事

河東郡,張遼正在範氏堡中忙得熱火朝天。

當初抄了衛氏和範氏兩大豪強後,衛氏塢被改作河東書院,範氏塢則被張遼改作了機械營駐地。

張遼對機械營極爲重視,又廣泛召集民間能人異士,將機械營的擴編到了近五百人,又分作了兩曲,一曲專門研製軍事器械和裝備,一曲則研製工用、農用和民用器物。

在軍事機器械上,張遼對馬鈞提出了連弩、霹靂車、望遠鏡、指南車等器械的構想。對其他器物上,張遼提出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水泥、織綾機、翻車以及一些農具改良的構想。

這些構想令馬鈞思路大爲開闊,振奮不已,帶着機械營幾乎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瘋狂研製起來。

事實上對於發明而言,突破性的思路、構想和方向纔是最重要的,這三點具備了,那發明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如果這些發明搞出來,張遼在軍事、農業和文化上都將領先其他諸侯,發展速度會更快,後勁會更足。

當然,對於這些發明,張遼也知道保密的重要,一旦泄露給敵人,那就是資敵了,自己的優勢便會消失。雖然現在還沒有人關注他,但他也沒有懈怠,從一開始就採取了保密手段。

他一方面嚴禁機械營人員泄密,另一方面採取隔離保密手段,將範氏塢中分隔成十數處院子,每處院子只研製一種器械,並且專配人員,不得相互串院子,除了馬鈞,其他人員根本不知道彼此研製的器械。如此一來,即便有一處不小心泄密,也不會影響到其他器械,損失會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張遼又將河東郡的四處鐵官全部統合起來,嚴格管控精鐵,禁止精鐵外輸,除了部分地方打製農具外,其餘的基本全部收歸官府,全部用於鑄造軍械和農機。

這已經是事實上的精鐵官營,好在有兩處精鐵原本就在範氏和衛氏的掌控下,他們一死,張遼收回的很容易。

……

初平元年十二月二十八,剛剛又一場大雪過後,寒風清冷,山嶺樹林間還有積雪層層。

張遼正在河東書院的正堂之中,司馬徽等數十名儒師圍在他身邊,郡丞王邑、主簿郭嘉、毌丘興、司馬朗幾個親信都在,正堂外還有數百名學子不畏天寒,圍在門口,一個個神情興奮而期待。

今日,在這河東學院正堂中,將以雕版印刷出有史以來第一本印刷書籍。

衆人都很期待,這一日必然會被載入史冊!

正堂之中,張遼拿起一面雕版,在徐庶和石韜的協助下塗了墨,平平的壓在一張紙上。

徐庶和石韜小心的壓着紙張四角,看着張遼緩緩擡起雕版,露出紙面上工整而均勻的文字,二人止不住激動起來,大喊着:“成了!成了!”

一旁衆儒師無不激動起來,就連一向淡泊名利、主張出世的司馬徽身子也忍不住顫抖着,看着那滿紙文字,忍不住喃喃道:“成了……成了……”

張遼卻神情鎮定,平靜的道:“元直、廣元,取第二張紙來。”

徐庶和石韜急忙將這張紙放在一旁晾墨,又取來第二張,張遼則拿了第二面雕版,塗墨,印刷,然後是第三張……

大約半個時辰後,一本印製裝訂好的藍皮封面《論語》出現在衆人面前,郭嘉急不可耐的從張遼手上接過,先睹爲快,看得忍不住咧嘴大笑。

而後是一旁的司馬徽,急忙接過,顫抖着翻開封面,露出裡面一頁頁工整的小楷字,正是張遼親自書寫。

“好!好!好!”司馬徽嘴裡喃喃的唸叨着。

這三個好字,卻不是平時那個好好先生的好,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激動。

司馬徽小心而不捨的將書遞給了郡丞王邑,王邑翻看着新書,也激動起來。

旁邊一衆儒師無不興奮,期待,猶如一羣新入堂的學子。

張遼見狀,呵呵笑道:“諸位不必着急,如今雕版已成,很快就會有第二本,第三本,乃至成百上千本。”

這第一版意義非凡,所以由他親自動手,印製的慢了些,實際上在真正的印刷中,數十面雕版同時開工,每三四人操控一版,每個頁面印刷數百上千張,然後再統一裝訂,正如張遼所說,轉眼就是成百上千本書。

當然,雕版也有使用次數,用多了也會自己模糊,但比之手抄,無論是誤差還是效率,何止強了千百倍!至於活字印刷,張遼也在搞,不過還沒好,字模的製作太麻煩,活字和雕版各有優劣,完全可以結合着用。

“主公,此千古盛事也!”郭嘉在一旁激動的道:“他日,將人人有書可讀,天下不知有多少渴盼讀書的學子會感激主公。”

郭嘉相信,只要雕版書籍出去後,再宣傳得當,張遼在儒林中的地位將會極爲尊崇,令天下讀書人仰望!他日開科舉的阻力必然也會小很多。

“不錯。”王邑也是神情振奮:“從今往後,天下書籍出河東,河東書院必將名揚天下!”

此時,衆儒師傳看着那本印刷論語,無不激動非常,看向張遼的目光多了尊敬和熾熱。

書籍傳到外面,外面的學子更是一震狂呼怪叫。

“使君盛德,澤及萬千,我等幸何如之。”司馬徽突然向張遼躬身一禮。

其他儒師紛紛向張遼作禮,齊聲道:“我等謝過張使君。”

張遼呵呵笑着,心中大是開懷,從今往後,這些儒師和學子對他算是徹底歸心了,只要培養出來,就是大批人才哪。

他又想象着自己數年後開科舉的情形,到時候必然會令天下學子更加沸騰,縱然是有世家阻力,自己也無所畏懼。

終究說起來,東漢時期的世家還在起步階段,並未嘗過完全壟斷政治的甜頭,勢力也遠不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強大,風氣更是比魏晉南北朝好多了。

自己有望破除阻力,扭轉一切!

張遼來到正堂外,看到一衆學子激動的朝他行禮,一時之間興致來了,當即又取了筆,讓徐庶取來兩卷長幅,揮筆寫就了兩列字: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雖然辭賦中多有對仗句,但對聯對於漢代人而言,還算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文體,衆儒師和學子看着那兩列字,喃喃唸叨着,心中登時感受到了一種洗禮。

這是一種奮進的姿態,不同於時下日漸消沉的風氣。

張遼看着衆儒師和學子,沉聲道:“我期望衆學子好好讀書,胸懷經綸,腹有韜略,但我更期望諸位儒師和諸位學子能夠體會世間百態,心繫國家安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方不負平生所學。”

轟!

張遼的這句話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數百名學子一下子沸騰起來,個個看着張遼,無不振奮。

最前面的徐庶和石韜眼睛直放光芒,徐庶看着那兩列字,腦海裡回味着那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一時之間如癡如狂。

康德看着張遼,喃喃的道:“此謂之大賢乎……”

一向主張出世的司馬徽怔在那裡,微微失神。

看着那些激動振奮的學子,見識廣博的他知道,從今日以後,張遼將帶起一股新的風尚,必然會有無數人附從。

而這個年輕人才不過二十二歲!

“此謂伏龍乎?”司馬徽看着站在那裡的張遼,喃喃的道:“不,他已是見龍在田矣……”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五章 營房外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一百九十六章 驟聞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二百零四章 謀劃,亂營,入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