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

雒陽城北的酒肆裡,曾經名動京都的“雒陽雙琴”早已沒了影子,長江後浪推前浪,伎女無論歌伎舞伎,總有年輕漂亮的代替原來的名伎,社會如此,無法更改。

酒肆樓上的雅間,王朗此時正拿着一篇帛書細細觀賞,不時大讚此書法甚妙,連飲酒之時也小心翼翼,生怕耳杯酒水沾溼了絲帛,污染了帛書上的字跡。其雖尤善經學,但於書法亦是喜愛非常,想來這也是古代知識分子的通病,多數都有一種“字寫不好就不好意思見人”的潛規則。

張紘笑道:“大兄莫要再看蔡議郎書法,今日子布狂言不醉,大兄莫獨自爲樂也,快快與吾等一同灌醉子布,子源已到量也。”

“是吾之錯,不過此書法甚妙,筆畫中絲絲露白,如缺墨之枯筆所寫,真是別有一番風韻。”王朗放下帛書,大笑道,示意臧洪讓開,繼續道:“子源速讓,子布狂言待讓吾與他痛飲幾番。”

然後,王朗便疾步走到臧洪身邊,去與此時已經被輪番車輪戰敬酒的醉酒青年繼續暢飲。臧洪巴不得有人接班,好讓他歇一口氣,此時他臉色亦是不好,顯然也喝了不少。

場上只有處於角落的兩人看着這出鬧劇,嬉笑不語,便是伏泉和賈詡。伏泉因是心中有事不在狀態,未去參與酒戰。賈詡則是生性低調,衆人早知,亦無他法,雖也苦勸,但其紋絲不動,只能其餘三人對戰張昭。

賈詡笑道:“素聞蔡議郎書法精妙,未想竟至如此地步,‘飛白書’一出,當世誰人可及?”

伏泉點頭道:“是也。”不過面色不愉,似有心事。

七月初時,喜好文學的劉宏,自寫《皇羲篇》五十章,並讓太學諸生擅長文賦者待制鴻都門下,又命擅長書法的蔡邕被命寫作《聖皇篇》一文。忽一日,其去往鴻都門交所寫文章,見到工匠用笤帚蘸着石灰水刷宮牆由於答帚太大,石灰水又很濃,所以刷完的牆一道黑一道白的,看上去極不舒服。此時鴻都門正內部修繕,不予人進,大紅宮門緊緊關閉。蔡邕無法進入鴻都門,只能佇立門下,觀察良久,忽有所感,便疾步回家,仿造木匠刷牆,以竹子做扁形竹筆,飽蘸濃墨,運筆飛快,刻怠練習,終創造出一種點畫中有一絲一條的露白的書體——“飛白書”。

書法傳出,可謂名動雒陽,天下皆驚,仿練者不知凡幾,極度盛行,以至於有求蔡邕真跡者願出千金買之,亦無所獲。王朗此書卻是真跡,其師乃是楊賜,與蔡邕相交多年,求得一篇真跡卻是不難,是以王朗煞是喜愛。

賈詡看出伏泉似有心事,問道:“流川還爲出兵一事煩憂?”朝堂之事從來沒有秘密可言,更何況出兵一事朝野正正經經的大談徹談。

“是也,陛下並非不願出兵,只是國庫空虛,這才作罷。想陛下常與先帝孝桓皇帝做比,然先帝文治武功,定滅羌亂,陛下若與其比,唯有掃滅鮮卑,纔可論也,是以出兵一事必會再提。”

“流川認爲若戰可勝乎?”賈詡只問勝敗,已是同意伏泉朝廷復提出兵言論。

“若戰,恐難勝也。”

“爲何?”

“猜想而已。”伏泉當然不能說自己知道歷史走勢,他又不是兵家天才,只能胡亂應對。

這時那邊車輪戰已到尾聲,張昭這個纔來雒陽的青年已經被灌翻在地。只見其臉色透紅,袒胸露乳,身上散發燻人酒氣,仰躺於案几之側,頭上儒冠也不知如何扯掉在地,嘴中囈語連連,不時還有小酣呼嚕之聲,極爲有趣。

臧洪因停下未飲,是以注意兩人談話,聽到戰鮮卑一事,脫口道:“鮮卑難勝,卻是小患,朝廷經經受大災後正該是休養生息,與民同利之時,不積蓄錢糧,清明政治,怎可輕動兵戈?”其聲音本就頗大,加之喝酒後亦未控制,是以一下子吵醒正於一邊緩神的王朗與張紘。兩人一驚,隨後望來,好一會兒亦是明白髮生何事,也皆贊同臧洪之言,言道此時不該出兵也。

伏泉一愣,對於他們所言此時應該恢復國力,充實國庫極爲贊同。但聽到他們言鮮卑乃是小患時,心裡就不高興了。

大漢此時強盛不假,但雄踞草原的遊牧民族絕對不是癬疥之疾的小患,而是中原王朝之大害。後來的五胡亂華,永嘉南渡,靖康之恥,崖山之變,哪一個不是血淋淋的事實證明了遊牧民族的可怕。

漢族強盛,都是先輩一刀一劍,披荊斬棘而建立的赫赫威名,是用異族之血浸染的“明犯吾強漢,雖遠必誅”。若漢人皆認爲異族不值道哉,恐怕中原王朝早已被異族吞併。不過衆人所言皆是此時社會主流,伏泉無法改變,只能就此略過。

賈詡似乎未在意幾人所言,淡淡道:“大漢若整軍出塞,戰之恐十戰九敗,勝之渺茫。”

衆人大驚,臉露詫異,但皆知曉賈詡之能,是以靜待下文。

只見賈詡繼續道:“鮮卑之主檀石槐自幼勇鍵有智略,長大後,其‘施法禁,平曲直,無敢犯者’,被推舉爲大人,可見其雄主之姿。後其自統一諸部落,建立王廷以來任用逃罪流亡漢人爲謀議,鍛冶兵器、工具,俘倭人令其捕魚以助糧食,國力蒸蒸日上,一日千里。隨後北拒丁零,東擊夫餘,西征烏孫,南寇漢國,全據匈奴故土,山川水澤、鹽池之利,盡爲其有,歷經二十餘年發展,鮮卑國土之廣、兵力之雄可謂於大漢而言,危害如高祖時冒頓之匈奴。”

幾人皆是點頭贊同,而後賈詡走到一案几上,手指沾了酒水,以指爲筆,便在案几上勾畫起來,伏泉望之卻是下側書“漢”,上側書“鮮卑”,中間以歪曲之線分離,竟是一精簡地圖,如同後世象棋盤上之楚河漢界,不過中間之河卻變成漢與鮮卑所隔長城。

接着便聽賈詡手指案几上“地圖”,假以鮮卑人畫策道:“若吾爲檀石槐,得知漢軍出塞,深入草原,當後撤數千裡誘漢軍來追,採取清野之法,待漢軍糧秣耗盡,軍心不穩,士氣已失,無須硬拼,只需擊散即可,而後吊在其後不停騷擾,同時發動牧民捕殺小股漢軍,屆時歸途之數千里路,皆爲漢軍埋骨之地。”

一語而出,衆人皆驚!

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二百零五章 孤身說降心意絕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三百二十五章 斷柱破城法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