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

蹇碩和伏泉關於兵權之爭,賈詡並未再問,他知道伏泉自己會有分寸處理這事情的,無非是自己既抓住兵權,也能讓宮中安心他並沒有反意而已,一切就看伏泉的操作而已。

當然,伏泉自己也沒有心情,多和賈詡談論這事情,而是轉移話題,向賈詡聞訊處理審問處理袁紹謀逆的黨羽的情況進展。

這也是伏泉掌權以來,所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是在賈詡未來京師雒陽前,伏泉只是將那些在袁紹謀逆中擔任重要角色的黨人核心和何進的心腹,抓捕起來下北寺獄而已,並未立即清算。

至於這樣做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主要是因爲伏泉不想將這場清算搞成滅家破族的清洗,他只是想在一個合適的程度裡,將那些不滿意他的主要政敵,全部解決而已,決不是爲了搞清算而清洗。畢竟,對於伏泉而言,拋出了那些和他爲敵的死硬分子,大部分意志不堅定的士人知識分子,卻是非常有用,是值得他拉攏的。

伏泉因爲早就確定了對於這場政治清算,只誅首惡,不全面擴大的方針,自然也就不會隨便選人去執行。終究,隨便選個人去執行的話,對方沒有一定的能力,是很難把控到這場清算的度的,說不得一不小心就是一場腥風血雨。

因此,伏泉對於執行清算的選人人選,其實也是十分慎重的,而伏泉也因爲前番忙於新帝劉崇登基和整合收編雒陽城內其他軍隊的事情,分身乏術,一直拖着這事情。後來直到賈詡入京,而伏泉對於賈詡的信任和看重,自然便將這在一定程度上清算黨人、士人的事情交給他了。

聞得伏泉言語,賈詡連忙行禮回道:“回稟驃騎,諸逆伏誅、徙流者,詡已備好名錄,今日正欲送予驃騎,請驃騎過目。”

言罷,賈詡從他的白色長袍內,取出一張絹帛,交給伏泉,伏泉接過後,便直接查閱,一眼便在上面看到幾個熟悉的名字。

袁術、丁宮、劉弘、何顒、淳于瓊……一系列袁紹親族好友、朝中高官的名字,躍然紙上,他們無不是黨人的核心領袖,便就是原本朝中三公九卿的高官,這些人無論是政治實力還是名望,都是讓伏泉忌憚不已的,因此對於賈詡這般處置這些一旦自由,便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威脅隱患,也只有一個處置方式,那就是徹底讓他們消失。

當然,也有不少人,賈詡給的是徙流邊地,其中有幾人,十分引得伏泉注意,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卻是因爲他們姓劉。像劉表這樣的漢室宗親,明明是袁紹政變的大力參與者,可是竟然沒直接處死,而其他幾人,按照伏泉記憶,雖然他們參與謀亂的程度不及劉表,但也絕對不低,徙流對他們而言,實在是懲罰輕了些,很顯然,賈詡在決定他們的命運時,卻因爲對方都是漢室宗親的緣故而不敢擅專。

“劉景升等人,竟可活乎?其等皆爲黨人俊傑,劉景升更爲黨人‘八及’之一,此輩相助逆賊袁本初,謀反作亂,豈可輕饒?”伏泉看了一眼賈詡,冷冷怒道,如果劉表都不該殺,那麼其他如何顒、淳于瓊等人,是不是一樣也不該殺呢?

見伏泉發怒,賈詡面不改色安靜道:“回稟驃騎,劉景升縱爲黨人‘八及’,然畢竟爲漢室宗親,驃騎長輩遠親,今若誅之,恐驃騎名聲受損,天下皆以爲驃騎不孝,詡難決之,故徙流其人也!”

這話一出,伏泉又是冷冷盯着賈詡看了數刻,而後說道:“孤之名聲,爾不知乎?”

聞言,賈詡低頭,不敢言語,他知道伏泉這話已經因他生氣,所以不敢多言。

其實,賈詡的話,伏泉怎麼會聽不出其中意思,只是,讓伏泉想不到的是賈詡竟然也會耍手段了。

想想看,原本在伏泉認爲賈詡害怕經他手殺了劉表等人,會引起朝中其他劉漢皇室的忌憚,從而網開一面,使得劉表等人免除死罪的時候,令他沒想到的是經過賈詡這麼一說,原本因爲害怕殺了劉表,從而被漢室宗親惦記,所以放了劉表等人一條生路,採取明哲保身行動的賈詡,竟然把這事情說成他爲了伏泉名聲所想,這纔沒有將劉表列在誅殺名單之列,違背伏泉的意願。

此話看着有理,但明顯十分扯了,想想看,伏泉年少從軍,對外諸般大戰,時常有殺胡俘之事發生,甚至有屠異族全族之事,他那“戾龍”名聲早就爲士人所譏,現在對伏泉而言,若非伏泉掌權朝野,坐上驃騎將軍之位,他還有什麼名聲,怕被人誣陷?

更何況,以他如今的地位,更是希望被朝野黑的體無完膚纔好,若是掌權的外戚,在朝野士林間,有特別好的名聲,那麼恐怕那外戚,已經離徹底失勢不遠了,自從王莽篡位以後,大漢沒有任何一個皇權,會容忍一個在朝野士林名聲特別好的外戚,蹦躂多久,因爲他很有可能成爲下一個王莽……

換句話說,賈詡所言伏泉名聲被黑,完全是伏泉夢想的事情,可是熟略人心的賈詡竟然沒有看出來,這是伏泉不信的事情。

心裡面,伏泉十分不滿,暗想這賈詡到底是真不知自己想法,還是有意這般先輕恕那些劉漢宗室,然後利用自己的嚴令,來爲他留後路呢?

畢竟,賈詡主動將劉表等劉漢皇族下令誅殺,和伏泉強制下令誅殺劉表等人,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前者的話,很明顯賈詡這麼作爲,一定會被劉漢某些和劉表等人交好的皇族惦記上,這樣的話,說不得日後賈詡爲官會有不少憂患。而後者不同,經過伏泉這麼嚴令,旁人要怨恨也只會怨恨伏泉,而不會怨恨賈詡,如此的話。賈詡自然不會給自己尋找麻煩了。

至於那些人會不會因此記恨伏泉,而針對伏泉,卻是基本上微乎其微的,畢竟,他們敢針對賈詡,自然是因爲賈詡的權勢不足,他們根本不怕他。可是,如果他們得罪伏泉的話,明顯就要掂量自己了,終究一個皇族和權傾朝野的外戚比,實在是不足一提。

說實話,賈詡先前的諸般行爲,讓伏泉覺得,這是賈詡有意爲之,纔會如此作爲的,畢竟,按照賈詡一貫的以明哲保身爲主的自保選擇,伏泉十分懷疑賈詡就是要讓自己做他的擋箭牌的,他被賈詡這老滑頭利用了,這實在是讓伏泉非常的氣憤。

可是,氣憤歸氣憤,伏泉卻也只能忍着,實在是賈詡這般面無表情的神色,誰也不知道他到底什麼想法?而且,以伏泉對賈詡的重用和信任,他也捨不得真的把賈詡治罪,恐怕,這也是賈詡這般有恃無恐的原因吧!

若是換成當初只是擒拿劉表,卻沒有將他殺死的嚴顏,伏泉肯定要臭罵那傢伙一頓了,畢竟與賈詡比起來,嚴顏卻並非賈詡那樣獨一無二的。

在伏泉知道嚴顏當時明明有機會可以殺了劉表,卻留對方一條生路時,當時就想狠狠訓斥嚴顏怎麼不直接殺了劉表,不過,最終還是因爲對方有功,要賞罰分明,從而沒能訓斥出口。

終歸,無論如何,在劉表如此直接的表明反心後,伏泉自然不能留劉表性命,他要殺劉表的原因很簡單,自然是不希望那些原本就是漢末羣雄之一的傢伙們,在明確和自己作對後,還能生存下來,畢竟,說不得他們會因爲諸侯主角光環的緣故,真的被自己放任做大了。

這一點上,那個並沒有參與袁紹謀反的曹操,就是因爲這個原因,而沒有被伏泉放到要誅殺的名單裡。

還是那句話,伏泉如果想到掌權,培植黨羽,那就必須要接納一部分黨人,如果完全套用劉志、劉宏的黨錮方法,那明顯不是最佳選擇。

歷史已經證明,黨錮對付黨人,可以一時有奇效,但絕對不能長久,相反,還會把這些朝堂裡的知識精英分子,徹底逼向自己的對立面。而且,對於能逼的劉宏解除黨錮的黨人來說,已經對黨錮有反抗經驗的他們,有着太多方法去解決了,因此伏泉知道繼續實行黨錮,對付黨人的方法,那是明顯不能再用的。

要對付黨人,很明顯只能用後世那幾個偉人上臺的套路,那就是徹底消滅主要反對派,拉攏小嘍囉,這樣一手一個大棒,一手一個紅棗的套路,纔能有效的壓制住這羣黨人。

而劉表,就是黨人如今的主要人物,至於曹操,還沒有因爲漢末諸侯爭霸,從而對漢室失去信心,一心就只想做到大漢徵西將軍的曹操,正是黨人裡可以拉攏的對象。

伏泉從不是沒有容量之人,就算他知道,真實歷史上,琅琊伏氏宗親會被成爲權臣的曹操滅族,但這也不是他會直接針對曹操的緣由。

畢竟,歷史上,劉漢經過黨人各種內鬥後,已經到了盡失中央威信,民心已無的地步,本身便已自身難保,如此的話,在宦官勢力徹底瓦解,只能作爲保皇派的外戚集團,自然也是這些黨人集團剷除的對象了。

更何況,也不僅僅是琅琊伏氏,董氏、馬氏、陰氏、郭氏、竇氏……那些後漢以來,不斷涌現出來的外戚家族,不都在漢末三國以後,徹底消失於青史,看不到他們再有後漢百餘年的輝煌了嗎?和伏氏一樣,家族爲此徹底沉淪。

至於爲何如此,自然是因爲他們壯大的根,大漢的最高權利者劉漢皇室,徹底沒落了,而作爲因貴戚而崛起的諸多外戚家族,作爲劉漢皇室的堅定依靠,當然要隨着旁人打壓削弱劉漢皇室,被第一個打壓了。

因此,對於曹操,伏泉知道真實歷史上的家族命運,會恨他,但是卻不會徹底針對他。畢竟,時局如此,若是把伏泉當在曹操當時的處境,在漢末諸侯紛爭殺出一片天,又親手讓劉漢皇室有了落腳之地,結果卻被劉漢皇室忌憚上,想方設法的對付誅殺他,換做其他人還能如何?

如果曹操不想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的話,只能選擇徹底將劉漢皇室的外戚依靠,一一誅滅,方能徹底安心吧,畢竟,一直總被有歹意的人惦記着,說來可不算是什麼好事。

這樣看的話,曹操之後的變態心境,也可以理解了,恐怕,那時本身就已經因爲漢末亂世,漸漸對大漢失去信心的曹操,在劉漢皇室對他進行誅殺奪權的最後一根稻草的壓力下,徹底選擇對劉漢皇室的依靠,一一用各種方式進行打壓了。同時,也默許了他的兒子們,對漢室社稷的覬覦,而他,卻只想做他的“周文王”。

若是現在是亂世,伏泉肯定饒不了曹操,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個最狠的反派,在他崛起前滅了。不過,好在現在的曹操還是忠心漢室之人,只需要給足他對於做官夢想的權欲,比如去西域那地方,收復西域、破國滅家之類的武事,就可以很好的讓這位軍事上頗有建樹的“魏武”,再也做不成他日後會做的事情了。

之後,伏泉再將其他的他認爲應該誅殺的名單確立後,這才結束兩人之間,對於誅殺黨人的異議。從始至終,賈詡也就是和伏泉爭辯劉表該不該殺時,有所動作,其他再無分毫不滿,倒是令伏泉也是猜不出賈詡到底是何意。

黨人之事商量完後,伏泉便將他剛纔沒寫完的準備舉薦入朝的新官員的名單,交給賈詡,同時又向賈詡一一口述他尚未寫完的官員名單和職務,若有不妥不足之處,便讓賈詡提議,他再有選擇性的修改。

主臣之間,之後倒也融洽,卻是完全沒有先前的矛盾,而賈詡也沒有對於伏泉的提議多加干擾,只是在一些位置上稍加改動,其他一切都好。

可以預見,很快,伏泉麾下,又一支以拉攏爲主建立的政治勢力,將會陸續登上朝堂。

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六十章 揭過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六十章 揭過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二百五十六章 宜速不宜遲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四十六章 提前謀劃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二百九十八章 短歌行第九章 出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四百九十五章 轅門射戟爲天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事去矣何有援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六十章 揭過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十二章 隱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一章 皇親國戚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六百八十五章 山國消息第七章 埋葬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