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

昨夜糧草被漢軍偷襲焚燬的經過,黃穰此刻已然瞭解了七七八八,這件事說到底除了漢軍出奇制勝以外,也就是他黃穰派來把守糧草的叛軍從將帥到兵卒都大意所致,不然也不會有這麼一出事情,讓他頗有些進退維谷。

“渠帥,當務之急,乃攻舒縣也,非此地。”黃穰身邊的文士見其模樣,已然明白自家渠帥所率,適時進言道。

“恩。”黃穰頷首,隨後:“攻寨漢軍可有下落?”

“尚無,以在下愚見,其衆應往南去。”

“漢軍可恨!”黃穰大罵了一句,他的軍隊都在山寨西北方的舒縣縣城周圍,這些漢軍肯定早就知道地址,特地往南撤退,那裡根本不屬於他的勢力範圍,怎麼可能追得上並且截擊他們?這些漢軍賊子真是狡猾之極。看了一眼此刻面前那幾個忐忑不已的渠帥,黃穰想起幾人失職,又是冷哼一聲道:“此數獠罪無可赦,來人,拖出去斬了。”

聲音冷漠無情,讓對面那幾名被綁渠帥如同聽到死神索命一般,鬼哭狼嚎的求饒道:“將軍饒命!將軍饒命……”可惜,隨着一隊兵卒的冷漠的到來,用力將他們架起時,任何的希望都不會再有。

自知自己再無生路,那幾名渠帥滿臉悲愴,一邊哭嚎,一邊拼死反撲,不讓兵卒能對他們有所動作。但是,他們的掙扎註定了只是無用功而已,那些兵卒此刻可不會管他們以前是不是渠帥,用力將他們的胳膊架起,然後拽着拖出去,即使他們用力反撲,也沒有絲毫作用,只留下一地的鞋子和地面灰土摩擦所產生的拖痕而已。

看着自己麾下那幾名渠帥的哀嚎,黃穰心中泛起一絲憐憫,不過很快被他捨棄。不是他不體恤士卒,若是他不體恤,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跟從他起義,實在是因爲這幾名渠帥犯下的錯太大了。

如果他們是犯了其他事情,黃穰也不會用“斬首”來以儆效尤,畢竟這些人能被他放到看守後方糧草的地位,多數都是因爲他們一開始隨他起義,因爲能力不夠,但又極爲受黃穰信任,黃穰爲了讓他們享福纔派到後方的,

現在大軍的糧草因爲這幾名渠帥的疏忽職守而被焚燬,黃穰若不用軍法來震懾,傳出去必定會造成更大程度的影響,這是他或者說整個叛軍都不能面對的事情。如果伏泉在此,知道黃穰此時的心情,一定會想若是這黃穰知道“諸葛亮斬馬謖”的事情,應該會有別樣的感情吧。

也不知過了多久,似乎極快,又似乎極慢,直到一名兵卒跑來,其手上抓着鼓鼓囊囊的髒兮兮的粗布包裹,看來布上還有絲絲殷紅的鮮血,事情纔有分曉。

這兵卒當然是前來報信死訊的,只見他手持包裹,行禮喊道:“報將軍!犯罪數人皆斬之,首級在此。”說完,那兵卒將包裹提起並打開,只見裡面有血淋淋的幾顆透露,都是眼睛大睜着,死相極爲恐怖。

黃穰聽後探頭看了一眼,確認無誤後,點點頭道:“將此數獠首級懸於寨門,以正諸軍。”

“諾!”那兵卒行禮回道,隨後帶着包裹離去。

看着那兵卒離去,黃穰這才轉頭對身邊文士道:“傳令,將山包清理,以土裝麻袋,堆於下,再以可食糧秣充於上,令大營諸軍前來取糧,明日各部輪流攻舒縣,敢有畏戰不前者,斬!”

最後一個“斬”字說出,令得那文士身上一冷,差點讓他以爲這不是黃穰,因爲這和他記憶裡那個號召大家起義,關心民生疾苦,心有大志的黃穰極其不同。看來昨夜漢軍那場偷襲所造成的大火,不僅僅是燒掉了十二萬餘大軍的救命稻草,也燒掉了黃穰心中對未來的野望,使得他要不顧一切的孤注一擲的去攻舒縣。

那文士一直是黃穰手令的起草者,因其爲黃穰同鄉,又是起義初期就相隨黃穰,自然一直很得黃穰信任。黃穰私下也曾言道,此文士對他而言,“如同前漢高祖劉邦之張良也”,也可以見到這文士也是有一定智謀的。

此刻聽到黃穰所言,那文士一愣,先是疑惑不解其意,隨後釋然,頓時明白黃穰所言爲何,行禮道了一聲“諾”後,便帶幾名兵卒前去山包裡準備。他明白黃穰既然讓自己傳令,自然不僅僅是讓他起草手令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去將這僞裝有糧食的計劃做好,畢竟這可是事關整個叛軍生存的一步棋子。

隨着自己那心腹文士越走越遠,身影在去山包的方向逐漸消失,黃穰心裡沉沉的嘆了一口氣,此刻他的心裡再也不會有十二萬大軍在手,暴漢兵馬羸弱,不需畏懼的輕鬆了。

目光轉向西北方向,黃穰知道那裡的遠處有一座城池叫舒縣,是暴漢廬江郡的郡治,以前他圍城是抱着強攻不成,也可以拖死舒縣,到時候取來舒縣武庫的兵甲來武裝自己麾下的大軍的。即使一直攻克不了,甚至暴漢派來大軍支援,他也可以憑着流寇軍隊的性質,拿着自己搶來的財貨糧食,四處逃竄,一邊劫掠,一邊壯大,根本不用怕沒有後路。

可是現在,黃穰明白他必須要死磕舒縣了,這一次他要的可不是舒縣武庫裡的兵甲了,而是要舒縣的糧食。因爲他知道,即使他耍詐用假糧食騙麾下兵卒,可以暫時穩住軍心,但是糧食已然被焚燬十之七八了,剩下的最多也只能夠大軍半月之需,他不就地搶來糧食,等到大軍沒糧可食時,那後果肯定可以預見了,只有軍隊分崩離析,就此譁變的結果。

烈日此刻隨着清晨已過,慢慢的升上了天空,黃穰擡頭看着日頭,心中默默祝福自己的計劃能夠就此成功。

與此同時,在昨夜被焚糧草的山包南方,一直衣衫襤褸,人人身上都帶血跡的漢軍軍隊裡,也有一個年輕的將領正探頭看着雄雄升起的太陽,不同的是他在觀察方向而已。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五百四十四章 奇男子香味極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三百二十八章 摘桃子沒門兒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六十章 揭過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路何在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十九章 何家參與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五百二十七章 漢騎衝陣敗賊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九十四章 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