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治國之道(明天起一更,詳情見前文)

今天天氣格外不錯,陽光明媚,卻不顯得寒冷,較比前些天的寒風刺骨,今天着實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

街上的百姓們都在忙碌着他們今天要做的事情,並且在城南又開闢了一些地塊建造房子供那些外來州郡人氏居住。

經過幾天的登記造冊,這一千外來戶終於有了落腳的地方,陳寔獨自一人遷過來的原因是他不願意拘束在一個地方,他喜歡雲遊天下,所以在這弘農就成了他最後雲遊之地。

“先生請。”張慕說道。

三人來到了人口最密集的東城,東市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巨賈或是菜商等。羣英樓此時剛剛開門,剛一進來便看到一羣人在此地喝上了一壺熱酒暖暖身子。

見張慕等人來了,趕緊安排樓上的房間,張慕卻說不用,讓陳寔看看這座羣英樓的繁華之景。

“妙,天下豪傑多聚於此,不愧爲少年英傑。”陳寔讚歎道。

“先生過譽了,慕開辦此樓旨在招攬天下賢才,日後爲朝廷效力,目前爲止慕勢單力孤,沒有爲慕出謀劃策之人,實在可惜。”張慕說道。

“哈哈哈……”陳寔笑了笑,飲了一口熱酒,此地的酒甚是好喝。

“仲躬,此酒如何?”張奐問道。

“口感香醇,一股暖氣從口中迸出……當真美酒。”陳寔點頭道。

三人起身離開羣英樓之後,轉而來到了曹陽闕樓,此地也專門爲學子們提供了讀書場所,平常文人雅客們在此地談論道義,若有戰事這裡將成爲曹陽城的烽火臺。

陳寔登上闕樓後,周圍的文人雅客有些人認識陳寔,紛紛起身行禮,轉而繼續談論道義,有的文人還盛情邀請陳寔一同論道。

“仲躬先生。”二樓的學子們拜道。

“嗯,請起來吧……老夫是受少君侯之邀前來爲大家授課的,不日便可爲大家親自授課。”陳寔點頭道。

當張慕聽到這句話就已經蒙了,不是說明日就走嗎?怎麼又變了態度說不走了呢?難不成真是在考驗他?

“呵呵呵……少君侯,老夫想問汝一個問題。”陳寔笑道。

“先生請問。”張慕點頭道。

“治國當如何而治?”陳寔問道。

“治國安邦,在於君主能否德行兼備,文治武功。臣子們脣齒相依,上下同心,爲君者,當有大志,勇而有謀方爲上君;偏安一隅,胸無大志,而能坐鎮天下,方爲中君;一味剝削,胸無大志而又禍亂天下,方爲庸君。”張慕回答道。

“且,治國應有治國安邦之道,一味的付出卻沒有多少回報只能說君主沒有看準時機……”張慕又說道。

“那麼,安民之策又如何去行之?”陳寔又問道。

“所謂安民,旨在百姓安定,國泰民安,安居樂業。安民之策當深入人心,民心所向安民之策自然得之。”張慕回答道。

陳寔點了點頭,天之驕子的名號果然名不虛傳,非浪得虛名也。

闕樓上的學子們都不再談論,而是圍成一圈聽陳寔與張慕二人的治國論。

一旁的張奐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其實他看似很平靜,心裡波動也是很大的,他很怕張慕通不過陳寔的考驗,要知道陳寔的性格向來是如此,通不過考驗再怎麼留也留不住他。

“天下大亂又當如何?”陳寔終於問出了他想問的話,他以爲張慕處在太平時期,不知道天下大亂時當如何整治天下,在他眼裡這纔是真正的難題。

可張慕心裡在暗暗竊喜,十年後便天下大亂,此題可真是應對上了這個時候。

只聽張慕不緊不慢地答道:

“天下大亂,自古以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替已歷經千百年之久,自堯舜禹至商湯、西周、春秋乃至戰國,春秋戰國雖算不上統一的王朝,但也同樣是諸侯爭霸,意在統一天下,就說高祖劉邦,秦二世暴虐,高祖皇帝以弱勝強,將項羽打敗統一天下,天下大亂當徐徐圖進,不可逞匹夫之勇。”張慕回答道。

“好!!”衆人拍掌叫道。

陳寔認可了眼前的張慕,他已經不能把張慕當做不聞世事的小子,他的一番言辭和成年人幾乎一樣。

不過陳寔並沒有拜主,而是以教書的身份進駐曹陽,並且同張奐商議後,同意在曹陽開設書堂,並且起名爲曹陽書堂。

大儒陳寔在此教書育人很快便得到了反響,天下衆多學子都得知太丘長陳寔在曹陽城教書育人,於是天下各個州郡學子紛紛不遠而來,即使是路途遙遠也要來到曹陽。

置辦學堂的事情就全權交給了叔父處理,他要做的遠不止這些,近期他要整頓兵馬,根據朝中的命令他將在年初調動弘農兵馬逼近洛陽與皇甫嵩匯合。

並且皇甫嵩前些日子也給他送來書信,相約在一月三日在偃師縣集結,此次奪權的兵力根據不統計數量總共有五萬兵力,弘農所有兵馬算上曹陽部曲總共有一萬兩千人,河內郡外算戍邊兵馬調回總共接近三萬人。

段熲手中還掌有一萬死士,閹黨們手中的兵馬多數是京師精銳,御林軍和他們培養的兵馬就多達五萬之多,可以說是強強對抗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侯覽那羣人肯定會請外援,至於請誰,衆人心知肚明,並且皇甫嵩暗中下令留守在幷州的皇甫酈,讓他無論如何要防備北方匈奴是否來犯的動機。

“少主,弟兄們都已經集結完畢了。”文蒙說道。

此時已是十二月中旬,距離一月還有十一天,所以在此刻張慕必須開始着手調兵的行動了,這最後的一哆嗦誰都不敢疏忽。

張慕出了大營登上點將臺後,諸將士羣情激昂,大漢軍旗迎風飄揚,練兵場上一片死寂,就等着張慕的最後命令了。

“我大漢的將士們!!!”張慕拔劍吼道。

“末將在!!!”衆將士應道。

“今,朝廷混亂,奸臣當道,宦官專權,陛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今日召集諸位,旨在隨我殺向洛陽,清君側隨我迎回聖上!剷除逆賊!”玄煌寶劍在太陽下露出了它鋒利無比的劍芒,五千將士頓時激憤之心涌上心頭!

清君側,除逆賊——

清君側,除逆賊——

殺——

殺——

殺——

“將士們,爲國而戰是你們的驕傲,是我大漢兒女的自豪!今奸臣當道,朝廷不堪,此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今夜,大軍開拔!諸位喝下這碗酒,爲家人寫下你們最想說的話,讓他們爲你們自豪!!!”張慕舉起酒碗高呼道。

幹!!!

只聽一聲聲酒碗破碎的聲音,他們爲國家而戰,爲了天下安定他們死不足惜,爲了能有天下安定,百姓和樂的日子,家人們應該爲他們驕傲。

衆人坐在地上寫下了他們最想說的話,有的是寫給父母,有的是寫給妻兒,有的是寫給心愛的人,有的……

他們爲國而戰無愧於心,在今夜他們將作爲一名真正的大漢將士出征,剷除逆賊,清除君側!

第269章 貪污的下場第217章 不可多得的人才第281章 待客之道第七章 天賦第384章 重啓絲綢之路第七十二章 班師第一百零七章 經濟三策第一章 黎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陝陌倉成第五十一章 大比武(四)第258章 戰後安置事宜第七十四章 遊弘農第八十二章 世間百態早已厭倦第320章 靜待其變第375章 化身劉跑跑第六十三章 鏖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你敢威脅咱家?第六十五章 初遇困難第四十六章 大比武(一)第四十八章 大比武(二)第十一章 名將之槍第326章 興兵討賊之事第362章 三方混戰第十五章 鐵浮屠(四)第324章 召虎張遼第222章 打得過就跑,打不過我還跑第342章 子健願降我?第342章 計劃方針第281章 待客之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青年英才荀文若第406章 一路推進第400章 最後的規劃第284章 無奈第168章 別動……再動試試第308章 坐堂醫生張仲景第三十二章 白砂糖成第263章 此子可堪良才第234章 背後的原委第一百二十八章 陝陌倉成第169章 曲陽刀光第294章 擔憂第196章 龍威一刀第四十七章 幻境第一百零五章 得勝班師第四十九章 大比武(三)第362章 三方混戰第十一章 名將之槍第290章 戰神呂布第261章 董卓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贈禮不如贈書第196章 龍威一刀第351章 離間計第311章 雨前殺機第375章 化身劉跑跑第260章 太丘病重第293章 用兵之道第五十九章 匈奴鷹派第215章 控制心神第371章 惱羞成怒第十一章 名將之槍第292章 雙狼共舞第375章 化身劉跑跑第377章 壯志難酬第367章 全盤崩潰第六十一章 楊彪的問題(求推薦票)第231章 假意退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彪什麼意思?第九十三章 治國之道(明天起一更,詳情見前文)第五十八章 鏖戰(加羣啊……羣號在簡介裡)第368章 冀州歸我了第三章 武略之道第七十三章 段氏子弟第409章 折戟沉沙第六十六章 阻礙第186章 揭秘第177章 荀公達又要陰人了第六十六章 阻礙第410章 揮師北上第382章 江東雙霸第一百三十二章 影潛衛第386章 聯絡西域第十二章 鐵浮屠(一)第162章 不費吹灰之力第345章 慢慢打,打完接盤第311章 雨前殺機第241章 突襲第七十二章 班師第368章 冀州歸我了第232章 皇室的利益第268章 果不其然第352章 威脅第十七章 隱藏天賦第197章 黃巾亂終第六十八章 完善律法第252章 通通解決第201章 登用三傑第182章 動員令第285章 匈奴再度來襲第211章 馬騰,虧得你爲將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