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開墾良田

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快便炎熱六月,自張慕獲爵亭侯之後日夜勵精圖治,將曹陽亭治理的井井有條,弘農太守多誇讚於慕。

但杜儀的蠻橫無理,卻讓張慕感到了種種憤怒。前些日子杜儀率家丁自導自演在街上攔住謝昌企圖污衊於他,若不是謝昌享名於郡,多有熟人,恐怕便栽在了他們的手中。 www▲ ttκǎ n▲ C〇

爲此張奐還特意去尋找太守說理,可太守也是搪塞過去,含糊其辭保護杜儀的安全。

張慕自知自明,太守這方面決不能再如此了,除非人證物證皆全彈劾此人,並且連帶杜儀一鍋端,否則空有其辭,沒有物證,再多的人證也無濟於事。

“少主。”老管家終於不再走地道,正大光明的來到了曹陽亭,看着張慕如此成就,他很欣慰。

“吳伯,有什麼話便說吧。”張慕讓了主座,將座位讓給了老管家。

“杜儀前些日子要污衊老謝,要不是因爲老謝在郡中人人熟知他,否則會栽在杜儀手裡頭。”老管家說道。

“這杜儀,越來越不像話了!”張慕怒道。

“可那又有何用,太守包庇杜儀,人證雖有,物證暫缺。”老管家嘆道。

“哼,既然沒有物證那我們就自己造!”張慕早就準備了一手,杜儀乃一方豪強,張揚跋扈多年,弘農百姓多懼三分,若物證也有了,人證還會少嗎?

“少主高明。”老管家拜道。

“吳伯,你回去告訴叔父和大哥,靜待佳音。”張慕說道。

“喏。”老管家起身應道。

這幾日從羣英樓招募的豪傑多是能武練兵之人,自闕樓蓋成後多有文人雅客在此論道,張慕也多往於此聽上幾句這些文人的篇章,增加了些許知識。

候府少文吏,這也是他當下最爲重要的事情,招募擅長內政的人才的確很不容易,自蓋成闕樓之後這些文人都是些騷客,算不上內政型人才。

真正的內政型人才在於論國,國之大事,國之未來,如何興復漢室,如何處理大小事務,而張慕最近便盯上了個常來於此的人。

“少主有何貴幹。”負責這裡防守的士兵應道。

“那人來了幾天?”張慕問道。

“算上今天已是五天。”士兵回答道。

“都是一個人嗎?”張慕又問道。

“嗯,五天都是一人,每天帶着一本關於……種田什麼的書籍。”士兵應道。

“你去吧。”張慕點了點頭,來到那人旁邊。

只見那人濃眉大眼,三尺鬍鬚,頗有些威嚴之氣。見張慕坐到前來不用想便知此人是誰,那人依舊沒有說話,只是盯着手中的書。

關於農民種田的書籍,難不成他對於屯田有研究?這讓張慕更好奇了,一直盯着此人目不轉睛的看,張慕不厭其煩的看,而那人也沉得住氣,一個時辰愣是沒說話。

一旁的文人雅客也看不下去了,都紛紛向張慕行禮,而那人依舊不爲所動,張慕對此感到十分滿意,高尚士也!果真如此。

“敢問足下所看書籍乃種田之書否?”張慕放下了身份虛心問道。

“然也。”那人也終於開口道。

“足下擅種田?”張慕又問道。

“然也。”那人又點頭道。

“呵呵,屯田可有興趣否?”張慕問道。

“嗯?”那人終於放下了書,靜靜地看着張慕,又開始思索張慕的話。

屯田?他所想的種田制度正愁沒有名字,屯田這個名字正適合這個制度,他對張慕有了新的認識。

那人也放下了態度,起身以君臣之禮相拜,他已經對張慕有了興趣,連續五天前來,目的就是爲了能夠讓張慕賞識他。

“呵呵,先生這是認慕爲主也?”張慕起身問道。

“少君侯口中屯田,所謂何來?”那人對張慕口中的屯田二字依舊耿耿於懷,難不成張慕也擅長種田?

張慕只不過想到了歷史上曹操爲大軍取得兵糧而設立的屯田制度,而負責此制度發展的便是曹操御林軍指揮官棗衹。

“吾意納田於亭,爲兵取糧,日後天下有動,吾之麾下,糧草先行。豈不善哉?”張慕說道。

“善!少君侯果真乃天之驕子,所想與衹不謀而合,受在下一拜。”那人拜道。

衹?張慕有些熟悉,剛想說出口,卻又憋了回去,他想親口確認眼前的人是他。

“敢問足下姓甚名誰?”張慕問道。

“在下棗衹潁川人氏。”那人回答道。

果然!

張慕的猜測沒有錯,但是棗衹爲何從潁川跑到弘農來了?他不是應該還在潁川待着種田嗎?

“在下聽聞少主缺乏人才,故此前來。”棗衹說道。

“如此,我們回府再聊。”張慕點頭道。

屯田制度,亦稱“屯田制”、“兵屯制”或“軍屯制”。中國古代朝廷利用士兵和農民墾種荒地,以取得軍隊給養或稅糧以戍守等的制度。包括軍屯制度、民屯制度和商屯制度。

張慕也藉此機會利用亭中窮苦百姓在亭外開墾良田百畝進行屯田,待日後天下大亂,糧食乃重中之重,若此制度成了,那日後自然不用再操心糧食的問題。

回到府中的張慕和棗衹,二人主次分列,張慕坐在主座,棗衹坐在右手邊。

“先生如今幾何?”張慕問道。

“二十出頭,不足道也。”棗衹笑道。

才二十出頭?!張慕有些驚訝,二十出頭的男子都這麼老嗎?他還以爲棗衹如今也已快而立之年了,卻沒想到纔剛剛二十歲。

棗衹也猜到了張慕會驚訝,於是也沒解釋,他性格沉穩不愛說話,造就了他現在的自己,但遇到了明主,他也依舊如此。

“先生,不知爾如何屯田?”張慕問道。

“開闢良田,在亭外進行屯田,發動亭中所有窮苦百姓前去屯田,這樣一來,部分糧食歸他們足夠他們一年之用,少主依舊佔大頭。”棗衹說道。

“嗯……如此便這麼辦。”張慕點頭道。

其實張慕又想到了兵屯制,將亭中部曲抽調出來,閒餘時間屯田,訓練時間練兵,這樣兩不耽誤,又能大力開墾良田。

六月初,張慕正式登用棗衹,並且以曹陽亭侯的名義封棗衹爲屯田令秩比六百石,全權負責曹陽亭的屯田事宜。

第311章 雨前殺機第七十三章 段氏子弟第292章 雙狼共舞第320章 靜待其變第一百零六章 冊封諸將第351章 離間計第398章 西域初勝第一百五十四章 以禮相邀第409章 折戟沉沙第一百三十二章 影潛衛第387章 染指益州第198章 黑甲之謎第354章 以戰養戰第294章 擔憂第293章 用兵之道第288章 趙英闖敵營第231章 假意退兵第247章 初露野心第190章 鉅鹿決戰(一)第261章 董卓的計劃第384章 重啓絲綢之路第九十八章 誰都不能攔着朕!第243章 再添良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金城蘇則第242章 信念與執着第276章 都在搶人第260章 太丘病重第375章 化身劉跑跑第291章 誰反悔誰孫子第234章 背後的原委第八十五章 終相見第171章 張飛喝斷曲陽城第326章 興兵討賊之事第401章 先滅益州第315章 終於動手了第250章 賭一把第291章 誰反悔誰孫子第331章 東西夾擊第328章 廢舊立新第275章 明着來了第296章 一羣人的計劃第九十七章 談判第408章 繼續進軍第308章 坐堂醫生張仲景第343章 延伸至幷州第四十六章 大比武(一)第395章 法令再改第181章 這場戰爭還沒完,繼續追第331章 東西夾擊第381章 推演第六十五章 初遇困難第165章 那不是董卓嗎?第七十五章 線索(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董卓回信第250章 賭一把第239章 關西華雄第253章 涼州亂定第378章 俠士徐庶第342章 計劃方針第391章 助推波瀾第六十一章 楊彪的問題(求推薦票)第六十五章 初遇困難第七十章 玄武戰旗第330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將軍,抄書很要命啊~第十五章 鐵浮屠(四)第389章 荊兵入川第195章 祭壇之戰第387章 染指益州第八十一章 夢第360章 沽縣之戰第199章 同鄉人之間的談話第209章 又是你!第210章 戰狂李稚然第217章 不可多得的人才第281章 待客之道第269章 貪污的下場第399章 二度出西域第372章 內亂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備初遇牽招第157章 蒼天已死第239章 關西華雄第二十一章 剿賊第274章 進言表第一百零五章 得勝班師第287章 青年多勇第167章 欲擒賊,先擒王第224章 天王蓋地虎!第156章 亭中邂逅一見鍾情第193章 黑山統帥張燕第一百零一章 君臣之交第240章 約定第七十八章 雪狼谷第六章 書道第九十八章 誰都不能攔着朕!第七十四章 遊弘農第294章 擔憂第十九章 訓練(一)第九十九章 大漢諸將聽令,隨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