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董卓回信

那小太監又帶着帝國虎賁拉着幾車絹布絲綢乃至印璽符節來到了曹陽亭,弘農太守也想要高遷升官,可惜那小太監根本不理他。

小太監騎着馬浩浩蕩蕩來到曹陽亭,只見曹陽亭闕樓已然開始興建,不愧是少年英雄。

張慕得知那左豐帶着帝國虎賁又至,想必是得到了陛下的歡喜,又想曹陽亭侯印還未在自己手中,此次他們前來應該是爲此事。

“見過天使。”張慕將左豐迎進軍帳,左豐也沒把張慕當做外人,袖中也有一份詔書交給張慕,拍了拍張慕的手,此事已成。

“呵呵,奴家可真是爲侯爺高興,陛下特下詔賞賜侯爺不少東西呢。”左豐一聲尖笑,雖說讓人毛骨悚然,但聽到有些賞賜,朝廷能有多少賞賜?

“臣張慕領旨。”張慕拜道。

“皇帝詔曰:曹陽亭侯慕,剿滅山賊勞苦功高,少年英雄。朕深感欣慰,特在府庫挑選蜀錦千匹,絲綢千匹賞賜愛卿,望愛卿再立戰功。欽此。”左豐念道。

“謝過陛下。”張慕拜道。

“侯爺請起,奴家也已升遷成中黃門,還賴侯爺多加照顧,奴家也一定赴湯蹈火,朝中之事侯爺不必擔心,奴家自然告知侯爺。”左豐攙扶着張慕拍了拍他的小手笑道。

“那……多謝天使,此物就孝敬天使了,還望天使費心。”張慕又拿出十顆玉珠,少說也值錢一百多萬,左豐假意推辭,實際上十分高興,既然收人錢財,那就替人消災。

“侯爺真是太客氣了,奴家保證赴湯蹈火……”左豐笑道。

“謝天使。”張慕也奉承道。

左豐帶着虎賁走後,文蒙也將戰馬整理完畢,張慕所寫書信也已抵達董卓手中。

“如何?”董卓問了問軍中將軍們。

“答應,將軍現在缺少馬匹,若想麾下戰力提升,這一千戰馬必不可少。”一將軍說道。

“正是。”衆人點頭道。

“容我回信。”董卓也豪爽點了點頭,回執一封信,他答應張慕所有的條件。

張慕接到回信後,微微一笑,董卓如今果真爲西涼豪傑,真乃快人快語。

董卓答應張慕購買戰馬,這人情也算欠了下來,同時董卓備錢五千萬,這是他變賣所有金器銀器所得的家產,一千匹上好的戰馬,五萬已經夠良心了,明明十萬的價賣給自己卻五萬,這不是虧了。

董卓也不願意欠人情,並且在信中說若有何事,隨時找他,日後必還人情。

“呵呵呵,人情,不需要……我只需要你“兒子”呂布就夠了。”同時張慕也將眼光放在了幷州地區。

幷州人口稀少,東漢末年人口才有幾十萬,也因匈奴鮮卑入侵此地導致幷州連年戰亂,商賈、馬商多南下買賣,而對抗匈奴的官軍也寥寥無幾。

此時的呂布與張慕年紀相仿,他卻在老家五原練習武藝,此時的他還並未有史上天下無雙之勇。

“呵呵……董卓倒也大方,竟然直接給了我們五千萬,要知道這五千萬的概念可不少啊。”文蒙說道。

“錢在如今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與其這樣還不如將錢散出去全部購買軍備物資,這樣也好應對日後變化。”張慕說道。

“主公高明。”文蒙敬佩道。

“非也,大漢政治體制正在崩潰,各地都民不聊生,陛下太過寵溺宦官而不信賴忠臣,這就已經埋下了亡國的根源。”張慕又說道。

“嗯……主公日後有何打算?”文蒙問道。

“匡扶漢室,拯救蒼生,亙古不變。”張慕回答道。

匡扶漢室,拯救蒼生。此話看似只是一個想法,但在張慕心中卻比天還大,要知道東漢末年諸侯攻伐,三國鼎立,司馬歸晉後五胡亂華,華夏大地究竟亂成什麼樣他並非不知道,現在張慕要徹底改變大漢的格局,就是發展自己的實力從而達到權力頂峰從根源清除大漢禍患。

這個想法別人敢想,但他們卻不敢做,但張慕敢想,那麼他就敢做!

“有一句話說:如果你想擁有你從未擁有過的東西,那麼你從未做過的事那麼你必須去做。你懂嗎?”張慕將他曾經看的一部書經典臺詞說了出來,他想擁有的東西其實很渺小,他只想擁有一個美好幸福的生活。

“主公,此話……末將永記終生!”文蒙聽懂了張慕的意思,他將永遠記住這句話,並且跟隨張慕成就大業,還給天下黎民一個不再動盪,不再戰亂,百姓們安居樂業的天下。

張慕點了點頭,他的眼光現在已經不僅侷限於一里亭的地盤,而是放眼天下,若想讓百姓們安居樂業,他寧願當一個權臣也要讓百姓們安居樂業過上好日子。

“我們走。”張慕說道。

張慕的回信和戰馬一同送給了董卓,並且讓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雖然此時的董卓乃豪傑,但同樣張慕也懂得江湖上的一些道道,董卓爲人他雖瞭解,但爲了保險還是將鐵浮屠派去護送戰馬。

楊伯隨又新募工匠十五人來到軍帳,他們想同張慕商議如何在練兵場上增設擂臺和點將臺還有大校場練兵臺。

“少主,擂臺還好說,但是點將臺若想翻修,也不是不行,只是地方太小了。”楊伯說道。

“曹陽亭方圓多少?”張慕問道。

“九里左右。”楊伯回答道。

“點將臺按照一丈寬,兩丈長設置即可,大校場練兵場地就騰出來了。”張慕在紙上畫了一圈,楊伯點了點頭,於是帶着這些工匠們開始開工。

修建曹陽亭的各個部位同樣也不能落下,剩下的鐵匠也開始開工,部曲士兵多有擅長土工之人,於是全部派去修建圍牆。

並且張慕又請張芝親自在宣紙上寫下曹陽亭三字,東西兩門各掛一匾。

並且曹陽亭的興建,張慕名聲日益興起,弘農郡周邊縣城的百姓們多遷移曹陽亭居住,張慕熱情相迎,僅僅一月便從弘農各縣匯聚了三千邑民。

張慕深知朝廷沒有錢財給自己發俸祿,只能自己豐衣足食,楊賜得知曹陽亭的興建已經開始,張慕又是將門之子,身爲前太尉自然也是前來拜謁。

而太尉楊賜之子楊彪如今也二十有七,舉孝廉又舉茂才皆不應命,雖父一同來到曹陽亭。

張慕盛情款待了楊家父子,並且又拋出了橄欖枝,他想幹筆大買賣,而他腦子裡也有着配方。

第178章 大漢四庭柱第248章 暴風雨前的雷電第四十二章 上古陣法第245章 何氏插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改良裝備第182章 動員令第六十二章 鏖戰(二)第262章 合併之事第196章 龍威一刀第215章 控制心神第六十一章 楊彪的問題(求推薦票)第409章 折戟沉沙第一百五十章 又遇老丈第一百三十八章 當賈詡遇到“外祖父”段熲時第一百四十七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書信第二十七章 陳蕃之子第248章 暴風雨前的雷電第200章 祭吾弟第九十三章 治國之道(明天起一更,詳情見前文)第305章 將錯就錯第三十九章 曹陽演習(一)第311章 雨前殺機第383章 精彩對決第263章 此子可堪良才第307章 密謀起兵第290章 戰神呂布第332章 閃亮登場第四十六章 大比武(一)第二十一章 剿賊第八十六章 若有來世,我便嫁你(上架第一更)第377章 壯志難酬第七十三章 段氏子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孟德的感悟第二十七章 陳蕃之子第367章 全盤崩潰第228章 兩敗俱傷第三章 武略之道第351章 離間計第七十章 玄武戰旗第200章 祭吾弟第234章 背後的原委第310章 交接調動第294章 擔憂第五十九章 匈奴鷹派第六章 書道第208章 美陽交鋒第265章 匠人楷模第344章 斷你財路第七十六章 交代第四十一章 曹陽演習(三)第214章 崔烈買官第197章 黃巾亂終第八章 元旦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彪什麼意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與閻出奇策第406章 一路推進第381章 推演第七章 天賦第226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二章 二明攜手第九章 重聚一堂第242章 信念與執着第二章 槍術第330章 酸棗會盟第二十二章 破寨第323章 戰神的含義第232章 皇室的利益第185章 丟人丟大了第400章 最後的規劃第389章 荊兵入川第六十二章 鏖戰(二)第250章 賭一把第三十七章 利潤第245章 何氏插手第321章 儲存軍備第八十九章 殺出重圍第245章 何氏插手第281章 待客之道第三十章 翎揚衛天賦第156章 亭中邂逅一見鍾情第330章 酸棗會盟第381章 推演第十八章 私兵部曲第四十九章 大比武(三)第九十六章 又是匈奴第369章 死亡計劃第386章 聯絡西域第222章 打得過就跑,打不過我還跑第一百零三章 北漠大將伊斛單于(求推薦票)第388章 實力第十七章 隱藏天賦第343章 你們慢慢搶第一百零五章 得勝班師第214章 崔烈買官第163章 不死不滅第283章 開通貿易第八十一章 夢第210章 戰狂李稚然第163章 不死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