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與閻出奇策

公元174年,也就是漢靈帝熹平三年,曹操被徵辟數次拒絕朝廷,而這次答應了父親的要求,接受了朝廷的任命,舉孝廉,在洛陽擔任洛陽北部尉一職。

同時,公孫瓚也在北平擔任郎將兩年左右,深受太守喜愛,並且任命其爲北平中郎將總領北平兵馬。

“主簿大人……”一小吏拜道。

“嗯,怎麼了?”年僅十三歲的劉備問道。

“太守大人找主簿大人,請馬上去太守府議事廳,諸位將軍都在等待大人。”小吏說道。

“我馬上就去。”劉備點頭道。

此時涿郡太守府議事廳內,所有鎮守涿郡的將軍們皆彙集於此,他們此次被太守召集過來的原因,其實是右北平上谷等地的烏桓之事。

由於從北方烏桓入幽州的烏桓人太過繁多,而前些日子公孫瓚又發現了幾地烏桓大人相聚一地的大營,這就有道理說明,這幾個地方的烏桓大人早有準備。

“劉備拜見大人!”劉備拜道。

“哦,玄德啊……入座吧。”太守點頭道。

衆將對於劉備早已經心服口服,前些日子涿郡周邊山賊橫行,多虧了劉備以身犯險單槍匹馬獨闖敵營勸降賊首,這才讓那羣將領們心服口服。

此後多次領兵征剿山賊的任務,涿郡太守就全部交給了劉備統率,且每次作戰皆克敵軍,太守甚爲器重於他,並且打算收他爲養子,卻被劉備拒絕了。

“大人,備聽公詢兄(涿郡主簿小吏趙言)說,烏桓人又有所舉動了?”劉備問道。

“是的,北平方面已經在探查對面的底細了,在沒有查清楚之前,我們決不能先動手。”太守說道。

劉備點了點頭,這是明智之舉,但是想不打草驚蛇可就難了,在兩年前公孫瓚出任北平郎將時,曾親自獨闖敵營揭露了他們的秘密,想來這層面他們不會沒有警惕。

突然有一個與劉備差不多的少年男孩請求拜見,劉備點了點頭,太守隨即請他進來。

只見那少年一身夷裝,腰佩彎刀,更像是烏桓人,太守卻不得不警惕起來。

“拜見太守大人……”那少年拜道。

“爾乃何人?爲何找本太守?”太守問道。

“稟大人,小子並非烏桓人,乃是漢人,請大人不要見怪。”那少年解釋道。

漢人?那又爲何穿着胡人的服裝?

那少年苦笑一通,這還得從五年前一場劫掠說起。

五年前的秋天,一場浩劫降臨在了幽州邊疆,北方烏桓王大軍壓境四處劫掠牛馬並且還有漢人,其中就有他一個。

他的雙親被烏桓人殺害,被帶往烏桓之地,整天都在爲烏桓人放馬牧馬,對馬性頗爲了解,並且深受烏桓人的信任。

同時又擔任了與鮮卑聯絡的中間人,和鮮卑人的關係也是互通有無,交情倒也不錯。

“所以,你是什麼意思?”劉備問道。

“在下請大人相信在下,他們定不會犯我大漢疆土。”那少年誠懇地拜道。

“勇氣可嘉……小子,叫什麼名字?”中郎將龔祿問道。

“在下閻柔。”少年拜道。

“若真有辦法,還請勞駕了。”太守點頭道。

劉備對這個閻柔的感覺和牽招的感覺十分相似,他剛剛離開,劉備就追了上去。

他轉過身來對着劉備行了一禮,這也是他作爲漢人的禮節。

“閣下是……”閻柔問道。

“閣下剛剛席上所言,備深感激動,不過備有一策,不知閣下可進我府中一敘?”劉備問道。

“既然如此,在下就不吝賜教了。”閻柔點頭道。

二人來到了劉備府,自從父親死後,母親便一直跟在他的身旁照顧他,現在劉備也有成就了,自然也是爲劉備高興,並且叔父劉子敬之子劉武也成了劉備的助手。

“娘,我回來了。”劉備拜道。

“哦…吾兒玄德回來了,誒,此子?”劉母問道。

“母親,這是我的兄弟,叫閻柔,身手敏捷。”劉備介紹道。

“閻柔拜見令母。”閻柔拜道。

“原來是玄德的兄弟啊……快請坐,就不打擾你們敘事了。”劉母點頭道。

劉母走後,廳內只留下了兩人,劉備端着熱茶遞給了閻柔,閻柔起初還不相信,劉備的確是涿郡主簿,且是漢室後裔。

“柔有眼不識泰山,兄臺莫怪。”閻柔拜道。

“哈哈……閻兄這就見外了,既然我剛剛稱你是我兄弟,你就是我兄弟。”劉備笑道。

“玄德兄果真名不虛傳,涿郡劉備,仁義無雙,廣交天下豪傑的確不假。”閻柔笑道。

兩人相視一笑,劉備邀請閻柔前來不是爲了什麼,而是因爲如何去勸說烏桓人不再打幽州的主意。

閻柔卻對此事十分看重,因爲在烏桓,漢人的地位根本沒有地位可言,只能被烏桓人驅使着放馬牧馬……

所以他才專門趁着此事,來到太守府請戰去做這些事的。

“閻兄不應該在右北平附近?怎會到了這裡?”劉備問道。

“替他們做些事情。”閻柔說道。

“閻兄想聽聽備的建議嗎?”劉備笑道。

“賜教了。”閻柔點頭道。

劉備笑了笑,兩人也沒那麼拘謹,只是同普通談話一樣從容,但越是從容,心中就越不平靜。

“備以爲,閻兄此次前去,切不可以身犯險,而是要巧取。”劉備說道。

“玄德兄繼續說下去。”閻柔點頭道。

“若想真正的把那羣烏桓人說退,就必須恩威並施,如今朝廷剛剛任命皇叔劉虞爲幽州刺史,此時正好是向他進言的時候,我想……此時皇叔也會有我這樣的想法。”劉備說道。

於是,劉備帶着找到了劉虞,劉虞對這個小子感到十分好奇,通過對話他的確非同一般,對北方烏桓的見解十分透徹,並且以懷柔之策安撫他們,以威嚴的刑罰壓迫他們,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沒有任何意義。

劉虞採納了劉備的建議,並且二人也熟悉了很多,通過對話劉虞也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身世,他也是漢室宗親,只不過家道中落,對於劉貞他也知道,不過……這個宗親可就有些意思了。

得到了劉虞的支持後,劉備讓牽招一同前去,他們幾人年齡相仿,且牽招也會烏桓語言,所以絕不會讓他們多加懷疑。

並且劉虞也暗中調兵逼近幽州幾個烏桓人聚集地,公孫瓚也得到了調令,暗中率兵調到右北平紮營觀望對面。

第250章 賭一把第171章 張飛喝斷曲陽城第177章 荀公達又要陰人了第351章 離間計第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187章 該結束了……第346章 保存實力第227章 大事成矣第二十二章 破寨第326章 興兵討賊之事第188章 這一切的真相第五十五章 收徒(更一章說明我還活着)第332章 閃亮登場第185章 丟人丟大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訪潁川第312章 刀兵相向第八十九章 殺出重圍第三十五章 屯田令第四十章 曹陽演習(二)第五十六章 遇襲第十二章 鐵浮屠(一)第183章 黑甲騎兵第305章 將錯就錯第215章 控制心神第407章 秣陵死戰第200章 祭吾弟第341章 界橋衝突第十五章 鐵浮屠(四)第178章 大漢四庭柱第311章 雨前殺機第254章 伊闕關部署第一百三十七章 背水陣第九十八章 誰都不能攔着朕!第295章 幷州軍雛形第231章 假意退兵第292章 雙狼共舞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的,抄書太爽了!第358章 西楚霸王第234章 背後的原委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懷疑你在開掛!第三十章 翎揚衛天賦第187章 該結束了……第298章 雁門張遼第221章 進攻失利第九十二章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加羣加羣,在簡介裡和章節裡)第174章 要用法術戰勝法術第155章 人不可貌相第五十五章 收徒(更一章說明我還活着)第三十二章 白砂糖成第230章 監軍司第181章 這場戰爭還沒完,繼續追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讓來訪第237章 燒羌王戈當第七十四章 遊弘農第一百四十九章 鄧展那天還是留情了第166章 屬於劉備的精銳第222章 打得過就跑,打不過我還跑第388章 實力第一百零一章 君臣之交第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304章 御人之術第197章 黃巾亂終第四十五章 東漢戰神第六十一章 楊彪的問題(求推薦票)第364章 玩轉沮授第240章 約定第390章 宣禾都尉第一百零八章 告別第169章 曲陽刀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當賈詡遇到“外祖父”段熲時第七十五章 線索(求推薦票!)第七十五章 線索(求推薦票!)第一百零一章 君臣之交第155章 人不可貌相第346章 保存實力第311章 雨前殺機第一百章 困獸之鬥第334章 汜水關激戰第343章 你們慢慢搶第310章 交接調動第五十一章 大比武(四)第160章 首戰必克!第二十章 訓練(二)第321章 儲存軍備第193章 黑山統帥張燕第249章 大儒蔡邕第一百零九章 坐堂神醫第八十六章 若有來世,我便嫁你(上架第一更)第五十二章 招還是不招?第202章 金城之變第六十章 寶刀未老第410章 揮師北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彪什麼意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訪潁川第五十四章 大比武(五)第374章 改變方針第261章 董卓的計劃第297章 按着計劃來第245章 何氏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