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

劉曄得知孫策退出幾縣,除了派水軍送人去柴桑城駐紮外,還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計劃執行,部隊交替前進,並一路修築堡壘,並設立了幾個縣。

現在是九月,已是秋收之後了,孫策不僅把幾縣的百姓遷移走了,而且把剛收穫的糧食全部運走,短時間內他是不會缺糧的;且南昌周圍以及以南有大量的荒地可供開墾,只需除去雜草,翻耕之後就是肥沃的良田,百姓可以繼續在那邊耕作,使孫策有持續作戰的能力,將非常難以對付,加上孫策的繼承了孫堅的勇猛,讓流域不得不小心應付。

劉曄現在手裡有大量的荒地和孫策留下的耕地,不僅承諾勝利後對官兵進行大肆獎賞,他還準備用這些土地來吸引、安置山越人,並由此組建一支能征善戰的丹陽軍。

山越人之所以居住在險峻的山區,就是爲了逃避稅賦和徭役,現在朝廷在這些山區設立了縣城,派駐官員和官兵,橫徵暴斂,殘酷壓榨,使得山越人的叛亂極多。

山越人與官府最大的矛盾是他們祖上從沒有交過稅賦,承擔過徭役。

劉曄準備採取高順建立軍戶的制度,在這裡也建立軍戶,每戶只需有一合格的士兵,便可免除全家的稅賦和徭役,且免費耕作一百畝地;劉曄現在手裡有大量的土地,非常適合執行,且用山越人來填充新佔領的幾縣,避免耕地再次荒廢,待幾代人過後,這些山越人也就與漢人無異了。

且把那些蠻橫有力的山越人吸納進軍隊,既加強了官府的實力,便於此後對抗董卓,又能減弱山越人的反抗,一舉多得。

在柴桑縣、彭澤縣和鄱陽等四縣周邊的山區便有大量的山越人,劉曄便讓各縣新上任的各縣官員廣泛宣傳,積極招募山越人爲軍戶,並作爲對他們工作的主要考覈內容。

其實那些山越人也不是喜歡住在山區,只是被逼無奈,現在有了好機會,他們皆不願意放過,很想去平原地區生活,那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貿易發達,生活不用此前那麼艱苦了,只是他們不敢貿然相信漢人的話,決定派人前去試探一下,是否真的如宣傳的那麼美好,當兵吃糧,還分發土地,還不用承擔稅賦和徭役。

劉曄要求每五十一戶爲一個村,分爲五個什,另外一人擔任都伯,每村五千畝耕地,在廢棄的村落上建設房屋居住,即便條件當前有些艱苦,但是官府信守承諾,還是讓那些山越人相信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多的人走出山區,接受官府的安置,同時,每戶出一人蔘軍,當然,必須滿足官府的條件,否則要與漢人一樣繳納稅賦。

每十個村爲一鄉,安排一位鄉長;劉曄不敢在每縣安置太多的山越人,每縣安排兩千戶山越人爲宜,剩餘的土地要安置漢人,只有漢人的數量占主導地位,才能保持地方穩定;穿插雜居安置,也便於山越人與漢人通婚,跟隨漢人學習先進的耕作方式,加快他們接受漢人生活方式的速度。

到十一月底,劉曄率領的主力到達鄡陽和鄱陽縣,沿昌河東岸紮營,看着那成片片的肥沃良田,衆人非常興奮,只需打敗孫策,立功者都能分得一份耕地。

劉曄採取如此措施,牢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讓孫策等人非常痛苦,秦關所佔領的地盤比較富庶,地盤大,人口更多,有更大的戰爭潛力,能耗的起時間和錢糧,而他們僅有一郡之地,且還主動放棄了四縣,人口更少,若是對戰日久,官兵疲憊,如何對抗?

爲了預防萬一,孫策派朱治前往廬陵縣駐紮,修築防禦陣地,萬一南昌不可守,他可帶領官兵和百姓撤往廬陵縣繼續抵抗;同時讓孫賁攜帶孫權等家族成員前往贛縣,做同樣的事情,都是預防萬一。

這也是劉曄的辦法引起了他的靈感,劉曄採取步步爲營的進攻辦法,他便採取節節阻敵的防禦戰術。

不過孫策的調整,很快便被潘璋和馬忠獲悉。

孫策沒有文臣協助,能做出這麼多防禦安排,確實難得,若不是敵對陣營,劉曄也起了愛才之心。

劉曄對孫策的防禦,做出及時調整。

孫策大軍安排在贛水和餘水之間,那歷陵縣和海昏縣便孤懸在外了,於是,在穩定鄡陽和鄱陽兩縣的防禦後,準備發動西線攻擊,拿下歷陵縣和海昏縣;同時,通知秦關大軍儘快達到柴桑縣參戰。

這兩縣是劉曄計劃中的關鍵,必須一擊拿下,才能完成對孫策的包圍,否則被高山大川所阻,無法進入豫章郡內部,危及不到孫策的根本利益。

秦關感覺劉曄的辦法不錯,就是太耗費時間了,便率領大軍儘快到達柴桑;準備消滅孫策後儘快消化豫章郡,並讓部隊歇息,做好隨時對董卓開戰的準備。

十二月低,劉曄做好準備。

在水軍的配合下,紀靈率領本部一萬步兵和兩千騎兵在彭澤湖南岸登陸,迅速完成對歷陵縣和海昏縣的包圍,秦關大軍從北部發動攻擊,紀靈從歷陵縣南部發動攻擊,歷陵城僅堅持一天便被攻克,三千守軍戰敗投降。

海昏縣孤立無援,三千守軍不戰而降。

何曼前去佔領艾縣。

秦關率本部兵馬駐守南昌以西,隔河與孫策對峙;劉曄返回鄡陽縣,準備從東部發動攻擊,牽制孫堅軍隊。

紀靈則率領他的本部人馬相繼佔領其他地方;孫策原來與紀靈等人同屬袁術戰將,但是孫策等人帶領近一半的官兵背叛,令袁術實力嚴重削弱,以至於兵敗;所以他們把袁術的失敗歸罪於孫策,對那些不立即投降者殺無赦。

各縣處於內地,守軍極少,很多士兵都認識紀靈,所以大軍所至,各縣立即投降;建昌縣、建城縣、宜春縣和新淦縣相繼被紀靈佔領,隨後又輕鬆佔領臨汝縣,徹底切斷了孫策與南部朱治和孫權等人的聯繫,完成對孫策的包圍。

紀靈等人非常高興,這纔是打仗,令人振奮,心情舒暢;相比以前在袁術手下,真是活的太憋屈了。

此舉讓孫策的計劃落空;他把主力部隊集中到南昌周圍,方便了秦關佔領南昌周邊諸縣,輕鬆完成對他的包圍;僥倖的是提前把家人安排到南部山區去了,他可以放手一搏了。

不過普通百姓卻沒有孫策那麼樂觀,他們懼怕戰爭,懼怕官兵,更懼怕戰敗逃亡的士兵,所以被包圍後大量逃離;孫策雖然生氣,卻無良策,只得撤回餘漢縣的守軍,全部駐紮在南昌城,準備與秦關決死一戰;沒有及時逃離的百姓也被強制入城,現在可做雜役,將來好做炮灰。

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6章葫蘆谷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441章趙雲發威第451章宗建之憂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18章袁術之死第567章班超後人第384章徐州密約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3章回村第248章關羽出兵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296章房良改革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112章張飛醉酒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308章一網打盡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576章李儒被殺第417章再見王越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644章勝負已分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483章黃祖投降第135章鄒靖來投第18章縣長來訪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301章高順得子第632章歐洲聯軍第47章意外之喜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30章痛擊匈奴第110章軍戶編制第183章佈網待敵第549章統一江北第491章新收四將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7章再戰匈奴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254章戰後獎賞第255章安置奴隸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173章皇帝封賞第585章促進發展第239章鮮卑內亂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598章高順稱帝第26章商業發展第223章諸人婚事第576章李儒被殺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527章呂布出馬第367章洛陽局勢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340章志才之謀第97章人員安排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73章兩郡來投第333章智擒魁頭第4章規劃未來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64章抵達青州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178章黃巾落幕第600章益州暴亂第70章屠殺俘虜第242章幽州事務第84章朝堂爭議第648章勝利迴歸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582章武舉考試第171章高順佈局第264章閃擊鮮卑第13章回村第61章抓捕內奸第28章感情風波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92章江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