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

此時,陳縣城內駐守的是袁熙、辛評和王匡,內有五千騎兵和兩萬步兵。

尹禮不能對陳縣合圍,只是負責監督陳縣,陳縣城內外的聯繫沒有被完全阻隔。

高幹部隊被全殲的消息很快傳到陳縣,辛評、王匡等人心中大急,援兵是來不了,他們可以戰死,但是袁熙卻不能戰死或者被俘。

現在黃忠的大軍已到細陽城,距離遙遠,陳縣城外的兗州兵不多,若是等黃忠返回來的話,他們便沒有撤退的機會了,現在是撤退的最佳時機;且陳縣離汝陽縣僅有幾十裡,當天便能撤回去,比高幹的撤退簡單許多。

於是,辛評、王匡等人迅速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冒險撤退。

突圍前,辛評做了充分的動員,兗州兵少,只需步兵保持隊形撤退,兗州騎兵便無計可施,當天他們便可撤回汝陽縣,他們便安全了,且他們不用攜帶大量的輜重,撤退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官兵的士氣還是很高的,並沒有受高幹部對被全殲的影響。

爲了保證路途的安全,辛評做了全面的準備,砍伐樹木做了大量的鹿角,每個什長、伍長都要攜帶一支,萬一遇到必須紮營的情況,可以排在外圍,用來阻擋騎兵。

根據辛評的安排,一萬步兵先出城,而且是以王匡的泰山兵打頭,隨後是長槍兵和刀盾兵,其後是五千騎兵,最後是一萬步兵和六百多泰山兵斷後。

泰山兵僅有一千兩百多人,皆非常強壯,配備硬弓和環手刀等武器,鎧甲齊備,戰鬥力非常強,且對王匡忠心耿耿,是王匡在袁紹勢力中賴以立足的資本;袁紹軍的弓箭手比較少,這一千多泰山兵,也是辛評敢在平原地區撤退的底氣。

步兵弓的射程和威力遠超騎兵,尹禮試探之後便敢硬拼了,只得放他們出城。

辛評之所以安排五千騎兵在隊伍的當中,受步兵保護,是因爲他感覺這些騎兵絕非兗州騎兵的對手,不說訓練水平如何,單說戰馬的素質就比兗州戰馬差距太多,所以面對兗州騎兵的時候,他的騎兵不僅沒有優勢,反而成了被保護的對象,他更不敢讓騎兵單獨突圍。

尹禮僅有七千步兵,戰鬥力遠超敵軍,但是數量不佔優勢,若是硬拼下來,也會傷亡慘重,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只能智取;這是他在青州軍內學到的經驗。

他的長處是騎兵,五千騎兵的戰鬥力遠超敵軍,不管是騎士的素質還是戰馬的素質皆高出一大截。

所以,尹禮放敵軍出城,然後派七千步兵接管陳縣,他親率五千騎兵對付袁紹大軍,準備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袁紹大軍保持隊形出城,隊伍非常壯觀,不過行軍速度卻很慢,且隊伍寬厚,並排五十人,連同騎兵算上,長達三裡多,這讓尹禮發現了機會,只需製造混亂,打亂袁紹軍的陣型,這些人便成爲他美味的獵物。

袁紹騎兵的戰馬大部分是從高順手裡買的,都是劣馬或者下等馬;而兗州騎兵最差的戰馬都是中等馬,軍官配備的是上等或者更好的戰馬;伍長、什長、都伯和屯長配上等馬,君侯配優等馬,尹禮爲中郎將,配的是特優馬。

尹禮率領騎兵跟在後方壓陣,能隨時出擊,派出兩個部曲的騎兵,在袁紹軍的左右兩翼不斷射箭騷擾。

同時讓士兵高喊“投降不殺”的口號,瓦解袁紹軍的意志。

有大量的袁紹官兵中箭,只要還能動,便要跟上部隊的步伐;即便有人被射殺,袁紹軍依然不爲所動,繼續保持隊形前行,這歸功於辛評做戰前動員、鼓舞士氣的結果。

尹禮不相信袁紹軍的官兵不怕死,每次出動一千騎兵,那怕每人射出三支箭,便是三千支,即便十分之一的命中,那也是幾百人,開始的時候可能不顯多,等傷亡的人數逐漸增多,他們的心理肯定會崩潰,陣型肯定會被打亂。

在平原地帶,步兵陣型被打亂,面對騎兵,便是待宰的羔羊。

於是,尹禮命令實行車輪戰術,每次出動一千騎兵,攻擊一輪後便歸隊休息,讓所有的騎兵都保持充沛的體力,隨時能投入掩殺。

按照這樣的行軍速度,尹禮估計,天黑前敵軍很難趕到汝水河畔,不過夜間情況多變,不適合騎兵作戰,必須在白天結束戰鬥,或者拖住敵軍,於是,他派人返回陳縣,命令步兵準備飲食、馬料以及運送大量箭支前來。

不斷的騷擾,收穫戰果最多的是屯長、軍侯,連兩位軍司馬都輪流上陣兩次,直呼“過癮”。

尹禮知道他中郎將的位置有些虛,是高順照顧他和吳敦,他的武藝和謀略連這些軍司馬都不如,所以他對幾名軍司馬極爲尊重,相互關係處的比較融洽,這也帶動他所轄的軍隊中官、兵關係非常好,戰鬥力提高不少。

即便如此被騷擾,辛評也不敢派騎兵還擊,否則不僅追不上兗州騎兵,還很容易被吃掉;他準備的長槍陣,就是防備騎兵衝陣的,可是兗州軍只騷擾,一觸即離,根本不上鉤,辛評也無可奈何,只能被動挨打卻不能還擊的滋味非常難受。

兗州騎兵隊形稀疏,且速度很快,即便還擊,命中率也很低;而他們的步兵陣型密集,且速度很慢,中箭的機率很大。

一個循環下來,便造成近兩千袁紹官兵傷亡,那些被射殺的已被身後的官兵、戰馬踐踏成肉泥了,且減緩了部隊的行軍速度。

辛評感覺若此如此下去,還不等到達汝水河畔,官兵要麼被殺光了,要麼會崩潰;他急速思考着,突然,他想到圓形陣,於是立即調整,騎兵居中,長槍兵和刀盾兵在外,外圍是一圈鹿角,一千多泰山兵分散開來,若是兗州騎兵來騷擾,泰山兵的硬弓便會反擊。

趁辛評變換陣型的時候收穫了不少戰果,等陣型變換完畢,卻讓尹禮損傷了幾十位騎兵,於是他立即命令停止騷擾,因爲這種陣型下,袁紹軍只能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

袁紹軍刀盾兵的盾牌很小,防禦作用不大,尹禮主要害怕那些步兵弓箭手。

尹禮心想,敵人不動,他也不動,他的騎兵可以輪流歇息,可以輪流吃飯,而袁紹軍沒有攜帶大量輜重,肯定堅持不了幾天,看看誰能熬過誰。

辛評心裡非常着急,如此陣型,雖然令兗州騎兵不敢向前作戰,只能遠遠的看着,可是他們也很難受,這種陣型是不好用於行軍趕路的,時間拖的越久,對他就越不利。

第100章出發赴任第303章商業調整第103章再次升級第268章斬殺柯最第75章太守懊悔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251章包圍羌人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333章智擒魁頭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36章涼州局勢第246章徐晃出兵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52章馬邑縣長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381章青州人才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271章鮮卑動態第128章精明蘇雙第228章暴亂四起第492章江南陷阱第273章何進思變第81章栽贓嫁禍第85章皇帝心思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494章潛伏三年第323章平定豫州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180章發展商業第508章大敗高幹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63章萬事俱備第457章一戰成名第49章王允之計第108章長吏獻策第291章周飛新政第381章青州人才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62章戰前安排第229章高順謀劃第485章高順南下第97章人員安排第148章蘇雙拜主第273章何進思變第496章大戰將起第159章意外之喜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505章李儒有恃無恐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07章杜邊送禮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25章鮮卑動態第12章滿載而歸第198章田豐拜主第27章悠閒生活第240章高順心思第609章再次升級第231章高順賣馬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331章先登出擊第187章收服典韋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69章論功行賞第171章高順佈局第279章兵進荊州第183章佈網待敵第85章皇帝心思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233章蔡邕來訪第54章馬邑密謀第33章震驚四方第381章青州人才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15章徐榮拜主第79章薛銀歸心第423章笮融反叛第156章養寇自重第202章再見張遼第575章呂布的決定第229章高順謀劃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490章再佔兩郡第475章董卓出兵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567章班超後人第122章大將雲集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495章接收徐州第516章裝備連弩第69章甕中捉鱉第469章荊揚水戰第232章皇家婚姻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384章徐州密約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530章成廉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