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軍政調整

把當天的任務合成完畢,高順開始設計薪酬體系。

初級武官的任職調整爲騎兵屯長,步兵軍侯,薪俸調整爲250石;中級武官的任職爲騎兵軍侯,步兵軍司馬或者縣尉,薪俸爲500石;高級武官可任職騎兵軍司馬、別部司馬或者郡都尉,薪俸爲800石到1200石。

初級文官可任郡吏、縣主薄、縣丞、功曹等,薪俸爲250石;中級文官可任縣長、縣令、郡督郵、郡功曹、州吏等,薪俸爲500石;高級文官可任郡太守、州功曹等,薪俸1000石。

每個級別的文武官員皆分爲上中下三等,享受不同的薪俸標準,承擔不同的責任。

把各郡的軍政分開,太守主要負責民生、基礎建設等工作,職責範圍減少;都尉負責防禦、治安等工作,責任加大;兩人職責分開,相互監督,工作要相互配合,且要壓縮地方的軍事實力。

邊郡每縣可有一屯騎兵和一個部曲的步兵;邊郡可視情況變化,最多可設兩千騎兵和五千步兵。

首先要替換下來的太守便是雁門郡太守趙雄、代郡太守曹山、上谷郡太守孫成和涿郡太守向榮;然後是安排朔方郡、雲中郡、五原郡和定襄郡的太守和都尉。

現在高順想在穩定地方的基礎上,組建幾支野戰部隊,每支野戰部隊下有2到5名中郎將和數量不等的別部司馬,每位中郎將下設3到6位軍司馬或者別部司馬;中郎將的薪俸暫定爲1400石到1600石

屯和部曲的編制不動,軍司馬下轄2到4個部曲,別部司馬下轄5到10個部曲,或者1到3名軍司馬;中郎將可下轄1萬到3萬官兵。

以前缺乏中級軍官,一直沒有設都尉以上的軍職,現在擴大編制,條件已成熟。

高順心想,徐榮乃遼東人,熟悉遼東,便讓其專管遼東事務,任職中郎將。

程立的軍隊爲幽州軍,田豐的軍隊爲幷州軍,沮授的軍隊爲涼州軍,共三大軍團,均負責野戰;周飛的軍隊爲司隸軍,房良的軍隊爲青州軍,身負保護地方和野戰的兩種功能。

高順用幾天的時間用來合成高級文武官員,並不斷完善着他的計劃。

六月二十日晚,高順把馬貴請到書房,先諮詢一下馬貴的意見。

高順把他的想法詳細與馬貴敘述一遍,馬貴聽的很仔細。

馬貴仔細考慮了一下道:“主公,我們的變化不宜太大,還是逐步實施的好;再說了,暫時不適合建立單獨的野戰軍,太耗錢糧了;我建議,程立擔任幽州牧軍師兼兵曹,負責幽州軍事務和各郡防務;田豐擔任將軍府長吏,負責幷州軍事務和各郡防務,代郡、上谷郡到朔方郡的軍事皆歸他管轄;周飛的司隸軍將來可面向司隸放向,沮授暫時歸周飛負責管理,專事關中和北部匈奴事務;房良的任務是面向徐州和兗州。”

高順發問道:“那冀州呢?必須儘快拿下冀州,這樣的話我們的地盤才能連成一片,便於防禦。”

馬貴笑道:“主公,爲杜絕枝大,可建立將軍府直轄軍團,且還有一支力量主公沒有算進去,那就是秦關的黃巾軍,現在他在中山國和常山國的力量非常強大,若是主公一聲令下,佔領冀州不成問題。”

建立將軍府直轄軍團的想法,讓高順非常心動,感覺馬貴的建議非常及時,以前他絕對信任田豐,程立和沮授等人,此後必須逐漸限制他們的權力,避免成爲後世的慣例,謀士的職責,最終還是要回到出謀劃策的主業上來,所有的政策和命令必須出自他手,逐漸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

高順又提出調整行政區劃的計劃,不過馬貴強烈反對,現在還是要低調,讓京城的人鬧騰,不宜有過大的舉措。

他現在可不會有太大的顧忌,沒有采納馬貴的意見,於是發出的第一道調整命令,便是設立平城郡和寧城郡;把馬邑縣劃歸定襄郡,雁門郡治水以北,除去馬邑縣,剩餘地盤皆歸平城郡;上谷郡只下轄現在管理的地盤;代郡除現在直接管理的幾縣外,雁門郡治水之南,東部靠近代郡的劇陽和汪陶等縣也劃歸代郡管轄;在原護烏桓校尉府所下轄的地盤上建立寧城郡;不過把班氏縣、北平邑和道人幾縣劃歸平城郡管轄,它們幾縣離寧城太遠了。

高順暫時準備把雁門郡作爲他將軍府的駐地,這樣調整後,縮小了雁門郡防禦的範圍,集中力量防守雁門關和寧武關等,沿句注山、以及恆山山脈和呂梁山山脈防禦,以後重點發展南部,保留陰館縣,作爲前哨,郡治遷移到廣武縣,安全性大增。

田豐的駐地從寧城調整到馬邑縣,專管塞外幾郡的防禦;寧城防禦由曹性接管,依然歸田豐指揮,曹性被任命爲第一位中郎將,下設五位軍司馬,由五位高級武官擔任,每位軍司馬下轄四個部曲;同時派出了寧城郡和平城郡的太守和都尉。

隨着合成的高級文武官員的增多,高順又陸續任命了朔方郡、雲中郡、五原郡和定襄郡的太守和都尉;每郡皆留四部曲的騎兵和五部曲的步兵。

在西部,又任命薛銀爲中郎將,駐雲中城,下轄官兵與曹性相同,也歸田豐指揮。

爲了加強田豐的機動力量,張飛被任命爲第三位中郎將,隨田豐駐守馬邑縣。徐州和許福被任命爲別部司馬,依然歸田豐指揮。

文丑、李肅、許林和麴民被任命爲中郎將,攜帶剩餘官兵到廣武縣駐紮,以後歸高順直轄,作爲徵北將軍府的直轄力量;文丑和許林專門管理騎兵,麴民專管步兵。

到月底,又派出兩位高級文官任代郡和上谷郡的太守,把曹山和孫成解放出來。

曹山被任命爲田豐的副手,孫成被任命爲程立的副手,皆擔任中郎將一職,並負責全軍的招募、訓練、軍官選拔、後勤輜重等事宜。這既能加強對田豐和程立的監督,減少田豐和程立過多的被雜務牽扯精力,又方便此後軍隊後勤物資的補給等。

由於以後還要發動對冀州之戰,向榮和褚燕的職務沒有變動。

高順計劃,等七月、八月,合成的文武官員逐漸增多,再逐漸調整沮授、程立和周飛、房良等人的軍隊。

並計劃把顏良調歸程立管轄,任命爲中郎將,作爲最高武力和機動力量;周飛處的關羽、房良處的黃忠和沮授處的麴義皆爲中郎將,作爲最高戰力和機動力量存在;張猛、程志、徐晃、臧霸、于禁、武安國、宋憲等皆可作中郎將的人選,逐漸進行調整。

若是招募到趙雲或者太史慈等人後,皆作爲將軍府的直轄武官。

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507章豫州之戰第616章閃電戰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463章益州使者第11章初次升級第167章轉變思想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5章匈奴情報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157章鉅鹿對峙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510章袁紹自殺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196章高順辭官第374章兗州之爭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260章黃忠到來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500章進軍巴蜀第189章拜訪何進第186章程立拜主第54章馬邑密謀第616章閃電戰第364章智者雲集第253章羌人投降第236章強硬態度第228章暴亂四起第184章戰爭爆發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220章見公孫瓚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186章程立拜主第501章佔領CD第297章北疆異動第492章江南陷阱第74章處理內奸第576章李儒被殺第507章豫州之戰第630章征伐歐洲第254章戰後獎賞第70章屠殺俘虜第418章高手史阿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4章規劃未來第193章高順要求第469章荊揚水戰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227章拜會郭縕第86章劉宏決定第494章潛伏三年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108章長吏獻策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610章國內情況第443章修築潼關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335章再次升級第73章建攻堅營第190章梅花先生第564章秦關投降第469章荊揚水戰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638章盛大聚會第549章統一江北第141章收服兩將第70章屠殺俘虜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415章幷州大族第594章施壓高順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632章歐洲聯軍第240章高順心思第526章佔領洛陽第70章屠殺俘虜第386章高順陽謀第433章公孫家族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29章高順謀劃第335章再次升級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204章家中鉅變第596章劉協妥協第107章烏桓使者第323章平定豫州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56章養寇自重第159章意外之喜第366章郭嘉之策第127章和連發威第618章連升六級第490章再佔兩郡第216章相互算計第251章包圍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