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李肅來投

李肅在呂布處待了近兩年時間了,一直沒有決定投靠誰,本來想與呂布一起選擇一勢力,一起投靠,人多勢大,獲得重用的機會也大;可是呂布現在處於溫柔鄉,整天陪着妻子和女兒,日子過的滋潤,從不提投靠別人之事。

他自恃爲李廣之後,且武藝和謀略皆不輸於常人,他有他的傲氣,一般人自然看不上眼,更不要說去投靠了。

今年,李肅想去投靠董卓,感覺他是有野心的人,無奈今年董卓隨皇甫嵩在涼州征戰,接連失利,戰功平平,又讓他失去了投靠的興趣。

思來想後,感覺還是高順的勢力發展迅速。

他知道高順勢力的情況還是聽張楊去探聽消息後回來彙報的消息。

當初呂布看不上高順,是因爲高順過於年輕,讓他們拜如此年輕的人爲主公,他們感覺抹不開面子;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良家子出身,都來自邊郡之地,且都是武藝高強之人,被比下去了,內心自然不服氣。

從那以後,他一直刻意的打聽高順的消息,沒想到他的勢力發展這麼快,已封侯,官職也越來越高。

最先跟隨的人多人出任太守之職,多人封侯,且出了兩位帝婿,讓寒門羨慕不已。

其後投靠的程立,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出任護烏桓校尉,率領千軍萬馬,連滅烏桓幾部,好不威風。

呂布對李肅的離去有些戀戀不捨,畢竟他知道李肅的武力值僅次於他,有他在,能幫助做很多事情,於是說道:“李兄不管走到哪裡,這裡都曾是你戰鬥過的地方,在外若是不如意,可儘快返回,我們可以繼續在一起劫掠、喝酒,依然逍遙。”

“哈哈,謝謝奉先好意,肅的妻兒就煩奉先代爲照料了。”李肅實在不想繼續在此虛度青春年華了,看到高順一年一個臺階的提高,他內心熱熱的,滿是羨慕。

“李兄放心,布定保她們無虞。”

李肅上馬,揮揮手與衆人作別,毅然離開了。

張楊對李肅的離開,非常不捨,畢竟在一起共事幾年,卻不好阻止他去追求前程。

魏續等人則對李肅的離去有些憤怒,白收留他兩年,最後還是離去了,純粹一白眼狼。

他要去的地方是桃源堡。

正巧高順在家,爲去京城做準備。

對於李肅來投,高順滿是歡喜,忙親自出城迎接。

仔細看來,其身高八尺有餘,強壯魁梧,白麪短鬚;頭帶銀頭盔,身披銀鎖甲白袍,手提一條丈五倒須悟鉤槍,叉弓帶箭,好不威武!

先查看其屬性,27歲,武力值97,智力85,政治56。

確是一員猛將,怪不得歷史上曾被曹操評價爲“有萬夫不當之勇,無人可敵!”;只是政治屬性太低,怪不得歷史上爲追求升官,連續鑽營,以至於留下不好的評價。

“哈哈,復雲前來,順榮幸之至,快快請進!”復雲是李肅的表字,志在收復雲中郡。

李肅忙向前行禮,“肅拜見君侯!”

高順忙向前拉住李肅的手,笑道:“哈哈,復雲毋須如此多禮!”

李肅見高順長髮尚未盤起,是未至弱冠的少年形象,不過身高卻長於他,身材高大威猛,面相白嫩俊秀,五官標緻,確有人主之姿;身後的兩位護衛更是強壯,觀其形象,便猜測兩位護衛的武力不輸於他;再加上一路在樓煩縣的所見所聞,以及太平鄉的繁華、安逸,李肅感覺這裡真是一宜居之地,也從側面看出高順的才能;使得他下定決心跟高順幹了。

於是抽出手,改變語氣和態度,對高順拜曰:“李肅來投,望主公收留。”

古代拜主是很嚴肅的事情,高順沒料到李肅在城門口就拜主,在他還沒做出反應的時候,李強和馬貴祝賀道:“祝賀主公再添一員大將。”

在歷史上他應該是投向董卓的,先爲升官,說呂布,不升而怨;後爲升官,殺董卓,又未升官,結怨呂布,反被呂布所殺;官欲如此之重,高順真不好把握和利用;不過事已至此,周圍有這麼多圍觀者,只能先收下,否則影響以後他人來投。

於是高順哈哈一笑,拉起李肅道:“復雲來投,順甚喜,快快請起!”

“謝主公!”李肅心中大喜,不由爲他的機智感到自得。

高順立即命人預備酒席,舉辦宴會,隆重歡迎李肅來投。

此後,李肅講述了這些年的經過,以及呂布勢力的情況和呂布對高順的態度。

高順對呂布的態度,只能表示遺憾。

李肅見高順對呂布極爲尊重的樣子,而李強對呂布卻不屑一顧,便炫耀的說道:“主公,呂奉先有萬夫不當之勇,武功極爲厲害,若是以後爲敵,宜小心爲妙。”

高順道:“復雲所言不錯,奉先確是一位世人難敵的猛將。”

李強道:“哈哈,自跟隨主公以來,主公從未尋得匹敵的對手,真是手癢啊。”

李肅不以爲意的說道:“孟文武藝雖高,卻不能大意,遇到奉先還是避其鋒芒爲好。”

高順笑道:“哈哈,復雲高看奉先了,孟文的武藝不說超過奉先,至少在二百回合內難分勝負,甚至會憑藉馬力,稍勝一籌。”

李肅不信,自信的問道:“主公看肅的武藝若何?”

“復雲乃萬人敵也!”

李肅聽了高順的評價,滿臉的自傲之色。

李強對其表現非常不滿,爲了打擊他,接話道:“哈哈,希望復雲不要小看了主公的勢力,以復雲的武藝,尚不敵公驥、公桓、雲長、飛揚,若是益德發威,也不敵於益德;持平的人有孟珍、戈虎、子斌等人。”

馬貴說道:“哈哈,孟文,你把你自己漏下了,汝之武藝,天下何人能敵?就算主公的武藝,也不在復雲之下。”

高順笑道:“你們都錯了,爲將之道,在於智勇結合,否則單憑勇武,難成大事。”

“是,主公,我等謹記。”

李肅對這些人瞭解一二,聽李強和馬貴如此評價,內心一驚,不由感慨道,還是來晚了一步,主公有如此多的猛將,以後還是小心些爲妙,對高順等人的態度,隨之變的恭敬了許多。

第二天,高順送其一匹優等馬和一把班鋼寶劍。

高順承諾,待其立功後會賞賜更好的戰馬。

李肅對這匹馬已是非常滿意了,比起他以前的戰馬,這已是難得的寶馬了;至於班鋼寶劍,更是削鐵如泥,李肅愛不釋手。

對於李肅的使用,高順還沒想好,歷史上董卓就是因爲利用不當,最後慘遭李肅的反水,他可不能重蹈覆轍。

於是準備先讓他擔任一段時間的護衛,好好的瞭解一番後再做決定,爭取安排他到一個最適合他的位置上。

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33章智擒魁頭第217章圍困柳城第94章聖旨到達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117章河東徐晃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329章意外投降第274章華佗到來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33章公孫家族第90章馬貴彙報第197章徵北將軍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422章接收五縣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220章見公孫瓚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443章修築潼關第211章移民定襄第415章幷州大族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02章益州矛盾第355章李儒之謀第512章接收豫州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163章孤立廣宗第7章初次殺戮第504章朝廷南遷第598章高順稱帝第450章黃衍之策第577章呂布逃跑195高順面聖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643章佯裝被圍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191章張讓詭計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96章呂布基情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367章洛陽局勢第616章閃電戰第110章軍戶編制第306章高順遇刺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210章斬殺難樓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94章潛伏三年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101章各方反應第496章大戰將起第272章劉宏狂喜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352章袁紹謀劃第187章收服典韋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73章劉表援兵第582章武舉考試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340章志才之謀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47章匈奴出兵第378章合縱連橫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209章烏桓之戰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331章先登出擊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345章政治交易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5章戰後安排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130章兇猛文丑第113章張飛心動第103章再次升級第201章系統升級第309章嫁禍袁家第56章接風洗塵第197章徵北將軍第616章閃電戰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35章高順家宴第418章高手史阿第560章董卓病死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61章抓捕內奸第339章兩人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