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相互算計

徐榮心想,以前沒提升,是因爲沒有機會;以後若是不能提升,那便是能力不夠了。

見高順如此問,仔細的考慮了一下後說道:“主公,遼西郡和遼東郡的烏桓人大部分都是以部落形勢聚居,以放牧爲生,生性野蠻,漢化不足,估計收編的難度較大;而遼東屬國的烏桓人,雖說大部分習俗保持不變,不過長期與漢人雜居,已習慣耕種和穩定居住,心性偏向漢人,又不失烏桓遊牧人的狂野,若收編爲騎兵,實在是難得的強兵了,且易於控制。”

高順對他的回答不甚滿意,繼續追問道:“那如何對待遼西郡烏桓呢?”

徐榮惡狠狠的說道:“殺!殺到他們害怕爲止,殺到他們無力反抗爲止,然後把他們全部打亂,分散到各縣居住,以後向漢人學習耕種,只要被打散了,他們以後便沒有危害的可能了;若是像主公以前組建的騎兵義從,實行兵戶制度,善意的對待他們的家屬,烏桓人早晚會成爲一害。”

高順心想,怪不得歷史上是能烹殺太守的狠人,果然狠辣,不過他喜歡,於是說道:“丘力居已死,繼任者的號召力肯定沒有他強,且上次他們損失慘重,若是由徐軍候全權處理柳城烏桓人的話,需要多少兵力?”

“現有柳城烏桓部落非常虛弱,上次損失慘重,已被主公打怕了,三曲騎兵足夠對付他們了!主公想拿下柳城?”

高順道:“是啊,柳城的烏桓人離這裡太近了,對陽樂縣是個很大的威脅,且那裡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作爲牧場實在可惜;所以必須拿下柳城。”

“主公,攻打柳城榮願打頭陣。”

高順笑道:“好,這兩天你先考慮一下戰術,並派出斥候探測烏桓部落高層的變化,爲出擊做好準備;我需要與陽太守協商一下。”

“是,主公!”徐榮非常高興。

第二天,高順前去拜訪陽終,高順開門見山的說道:“我欲收復柳城,不知陽太守有何建議?”

陽終對此非常高興,便說道:“若高將軍收復柳城,則老夫會上書朝廷,重設北部都尉,將柳城以及渝水河以北的地盤全部劃歸北部都尉轄區,不過駐軍費用可要將軍負責支出啊。”

高順心中想罵人,這人越老越精明,明明賺了大便宜,還說的正義凜然,陽終這是畫了一個大餅,那些地盤都不在官府控制之下,若是高順把那些地盤都佔領下來,並派兵駐守,則陽樂城便安全了,還不用任何付出,真是老狐狸啊。

不過這非常符合高順的利益,花點錢糧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在這裡有一支他能直接控制的軍隊。

不過不能這麼簡單的讓陽終的鬼主意得逞,便說道:“哈哈,謝謝陽太守的美意了,順即便有心在此駐紮軍隊,也無力供養,這麼大批的錢糧運輸便是一個麻煩事。”

陽終笑嘻嘻的解釋道:“哈哈,高將軍過謙了,若是能收回柳城,沿着渝水河谷西行,很容易便到達青龍河谷,若是高將軍把遼西青龍河谷的烏桓人也收編了,則遼東諸郡便不再受到孤立,可沿青龍河谷南下,從無終道返回,交通方便的很,以往遼西烏桓部落入內地郡縣掠奪便是走這條道。”

高順心想,原來這老傢伙早有計劃,一直在算計他,利用他,不過這條措施正適合高順。

這個年代的遼西走廊還受海水侵蝕,要千年以後纔有開發的價值,走無終道是最便捷的一條道路了。

高順裝作懵懂少年,反駁道:“陽太守,這條道路全部沿河間谷底而行,道路肯定難修,不說錢糧耗費巨大,只是時間便來不及,如何在當地徵兵?在道路修通之前如何應對?除非陽太守把一千四百騎兵和一千六百步兵送與順,讓他們在柳城駐紮,並負責修築道路,否則順可不敢接下這個重任。”

陽終也有算計,他認爲高順此舉是爲他送業績的,若是打通遼東諸郡與內陸的聯繫,則是大功一件,肯定會得到朝廷的封賞。

更重要的是,若是高順打下柳城後便撤走,他一定無力防守柳城,肯定會遭到烏桓人的報復和鮮卑人的攻擊。

若是滿足高順的要求,則是雙贏的局面。

陽終想明白了,於是說道:“哈哈,高將軍提的要求老夫實在爲難,遼西郡有足夠的勞動力來修築道路,只是遼西郡貧窮日久,實在拿不出這麼多的錢糧來修路,希望高將軍務必援助一半的錢糧。”

高順見陽終有意動,只是想要更多的好處,便說道:“陽太守,若是把三千軍隊送與順,以後這三千官兵的薪俸開支等由順承擔,順還保證陽樂城的安全,若此,陽太守節省下的錢糧可足夠用來修築道路了。”

要的就是高順的這句承諾,只要保證陽樂城的安全,其它一切都好說,且高順主動承擔軍隊的開支,這超出了他的預料,便欣然同意了高順的意見。

要知道修路是一次性支出,以後維護的費用很低,若是供養軍隊,則是長年日久的開支,費用更是巨大,這樣的話他陽終賺大便宜了,高順還是年輕啊,沒有分清事情的主次。

陽終心中大爲高興,就怕高順反悔,忙說道:“哈哈,高將軍爽快,一切便以高將軍所言,老夫會全力配合。”

高順雖心中暗罵陽終的無恥和算計,不過這樣對他來說非常有力,便於將來佔領遼東諸郡,且能更方便的打擊異族。於是說道:“謝謝陽太守支持,順必全力以赴的打擊異族,保我大漢邊郡安寧。”

“哈哈,高將軍高義。”

“此乃順的職責所在。”心中不住的鄙視着這位老狐狸。

“那請將軍儘快收復柳城,老夫會上書朝廷,請求設立北部都尉,保邊境穩定安全。”

高順承諾道:“那順告辭,這便回去安排相關事宜,儘快拿下柳城。”

回到軍營,把事情與李強一說,李強大爲高興,認爲這是一步妙棋,些許錢糧的付出,對財大氣粗的高順來說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合理佈局。

對於遼西郡北部都尉的人選,高順已有目標,便是徐榮,爲了讓徐榮有足夠的戰功,決定這次佔領柳城、消滅烏桓部落的重任交給徐榮去完成。

高順更長遠的目標是佔領遼東諸郡,徐榮是遼東人,更易被遼東人所接受,會減輕佔領的難度。

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132章穩定後方第59章高順買官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104章搬遷郡治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324章政治鬥爭第38章游擊戰術第408章收服趙雲第80章完全歸心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69章甕中捉鱉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36章強硬態度第150章甄家資敵第346章權傾朝野第45章戰後安排第637章新計劃第53章再次升級第507章豫州之戰第263章擴大商貿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93章卜己投降第53章再次升級第148章蘇雙拜主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459章中原鉅變第108章長吏獻策第50章左豐到來第423章笮融反叛第2章喜獲系統第16章技驚四座第211章移民定襄602章平定益州第583章取消封國第500章進軍巴蜀第97章人員安排第12章滿載而歸第198章田豐拜主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307章引蛇出洞第297章北疆異動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353章袁隗之策第120章呂布決定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365章諸人心態第352章袁紹謀劃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55章立足縣城第104章搬遷郡治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148章蘇雙拜主第484章袁術南渡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185章斬丘力居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173章皇帝封賞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495章接收徐州第573章飲馬北海第415章幷州大族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89章南下航海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532章曹操之策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319章就任州牧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203章聯姻郭家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584章稅賦改革第11章初次升級第246章徐晃出兵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573章飲馬北海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00章出發赴任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78章蠻夷使者第631章匈奴現身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318章低調生活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108章長吏獻策第468章袁術出兵第84章朝堂爭議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253章羌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