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士族陰謀

七月初十,尚書檯下達聖旨。

京城內消息靈通的家族很快便知道了皇帝對高順等人的封賞。

這次高順不僅因戰功封侯,而且是少有的冠軍侯,房良被封爲濟南國相。

這簡直是打士族的臉。

這讓很多世家大族坐不住了,不僅是因爲他們嫉妒高順的戰功和獲得的封賞,更因爲士族有着強烈的精神潔癖,在他們看來,封侯是士族的特權,哪能讓一良家子逞威?他們羞與爲伍。

更何況高順與宦官走的這麼近,與他們處於敵對狀態。

他們更擔心高順消滅廣宗的黃巾賊後揮軍南下,再立戰功。

他們最害怕的是類似的事情成爲慣例,讓寒門和良家子獲得了上升的渠道,這會嚴重危害士族的利益,動搖他們的根基。

於是,自持有道德修養的家族,採用陽謀,有些自甘墮落的家族,使用陰謀,總之,不能讓高順獨攬剿滅黃巾賊的戰功,必須把他打壓下去。

既然高順能自籌資金供養軍隊滅殺黃巾軍,他們沒有這個方便的條件,不過他們可以另闢捷徑;於是很多家族又開始向皇帝捐獻錢糧、鎧甲、戰馬等,並奉上更多數量的家奴,而且這些家奴的素質較前次有大幅度的提高。

沒有家奴,或者家奴數量少的家族,便從社會上招募人員,送他們參軍。

他們希望皇帝陛下組建更多的軍隊前去清繳黃巾賊。

不僅是爲了戰功,儘快消滅黃河以南的黃巾賊,阻止高順繼續南下,更重要的是黃巾賊是他們天然的敵人,必須儘快消滅乾淨,讓他們的生活回到正常軌道上來。

他們更大的動力是希望平定黃巾賊後,儘快參與重新瓜分財富的盛宴,無主的土地,貧乏無助的農民等,是他們擴大莊園和擴大家奴隊伍的契機;對皇帝的捐獻,他們很快便能賺回來的;畢竟遭受黃巾賊破壞最厲害的是地主階層和寒民階層,對大士族的傷害也就是經濟損失。

這是堂堂正在的陽謀。

皇帝非常高興,送上門的好處,他全部笑納。

劉宏問張讓:“爲什麼士族這麼積極?朕並沒有讓他們捐助啊。”

張讓消息靈通,笑道:“陛下,這要歸功於大將軍和冠軍侯,大將軍接連上書,希望冠軍侯儘快平定冀州,然後南下兗州和豫州平賊,士族怕冠軍侯再立戰功,所以希望豫州戰役儘快結束,阻止冠軍侯南下。”

“呵呵,沒想到朕封高順爲冠軍侯還有這個功效。”

張讓道:“恭喜陛下,冠軍侯對陛下忠心耿耿,必然被士族所仇恨,這樣的話,冠軍侯只會依附於陛下而不敢有二心,否則只是士族便能讓其死無葬身之地。”

劉宏笑道:“呵呵,希望他成爲朕手中的一柄利刃,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對得起朕封的“冠軍侯”稱號。”

而袁家則是另外的思想,上次捐獻了大筆的錢糧,派出兩個千人隊,派出家族最優秀的兩個小輩,卻被黃巾軍圍困在長社,寸功未立。

他們不怪兩位中郎將無能,只怪黃巾軍太狡猾,且官兵數量太少,又缺乏訓練。

現在高順獲得瞭如此多的戰功,不僅清繳了三州的黃巾賊,且斬首賊首張角和張寶,現在又封侯了,更讓他們內心充滿了仇恨的怒火。

且由於高順的原因,袁家與鮮卑族和上谷郡烏桓的交易暫停,使得袁家損失了大量的財富,袁家對高順恨之入骨。

袁司徒痛定思痛,以前聯合各大家族封鎖高順,他們爲了各自家族的利益,沒有起到半點作用;這次,他決定甩開這些目光短淺,自私自利的傢伙,準備單幹。

既然幽、冀、青三州已恢復秩序了,那就給他們製造一些麻煩。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烏桓人,從傳回來的消息看,上谷郡烏桓現在對高順的依賴特別大,關係非常密切;而高順斷了東三郡烏桓人的朝廷賞賜,使得東三郡烏桓人的生活困苦了很多,有發生衝突的可能,這便是他利用的契機。

這次,他派出家族最得力的管事,前往遼西郡,爭取說動烏桓人,讓他們入塞劫掠。

對他們來說,這正是邊郡空虛之機,是劫掠的好機會,不由他們不動心。

烏桓幾萬大軍南下,與冀州黃巾對高順進行聯合夾擊,以他現有的兵馬,如何自存?袁隗相信,即便不能借此消滅高順,也能讓他損失慘重。

若烏桓人入塞劫掠,他便有打擊高順的事由了。

另外,袁司徒又有一計,調河東太守董卓討賊。

董卓曾被司徒袁隗徵辟爲府掾。

徵辟作爲一種自上而下選任官吏的制度,地位僅次於察舉;東漢時,由於政治腐敗,官僚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對闢主的感戴,形成兩者間的隸屬關係,助長了官僚中私人權勢的增長。

由於袁隗和董卓之間有這樣的特殊關係,所以關鍵時刻,袁隗便想到了董卓。

而這時,何進上任大將軍時間不久,黃巾未滅,寸功未立;不管是滅黃巾,還是組建大將軍府的班底,都離不開士族的支持,而他的出身卑微,所以大將軍有向士族靠攏的意向。

何進對士族拋出的橄欖枝,忙不迭的接住,以滿足他交好士族的目的,此舉不僅能交好士族,且希望能有所作爲,更有打壓高順之意。

袁隗雖然不能代表士族,卻是士族的重要代表之一。

而袁隗不僅要推薦本勢力的人賺取戰功,且要打壓高順,阻止其南下剿匪,再立戰功。

袁隗和何進兩人一拍即合,上書皇帝,推薦河東郡太守董卓爲中郎將,率領大軍支援豫州戰場。

特別是潁川郡的黃巾軍,勢頭正勁,且他們離京城洛陽太近,危險性太大,劉宏也很想盡快平定豫州和兗州的黃巾賊,便順利通過了兩人對董卓的舉薦。

而董卓一直苦於找不到交好士族的機會,此舉正中其下懷,不僅能交好中原士族,還能賺取戰功,便欣然前往。

袁隗寫信交代董卓,少殺戮,多驅逐,爭取把豫州和兗州的黃巾軍全部驅趕到冀州去,給高順製造更多的麻煩,就像他們把黃巾賊驅逐到徐州是一個道理。

董卓現在還沒有發跡,沒有更多的野心,對老上司袁隗言聽計從;他知道袁隗的能力,若是不按照其意圖辦事,則很快便會被藉機免職。

至此,司徒袁隗還不罷休,派人去鉅鹿郡、濟南國,以及冀州和青州的其它各郡,蒐集高順不軌的證據,準備到時候一舉扳倒高順。

而高順尚不知危險正悄悄向他籠罩過來。

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567章班超後人第526章佔領洛陽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9章高順買官第73章建攻堅營第549章統一江北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535章連弩發威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44章田豐之策第323章平定豫州第42章縣長心思第301章高順得子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7章初次殺戮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69章甕中捉鱉第439章大長公主第234章高順驚懼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518章袁術之死第216章相互算計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327章程武之策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297章北疆異動第175章高順封侯第232章皇家婚姻第320章西園八校第82章張讓心思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111章初到幽州第279章邊讓到來第532章曹操之策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115章關羽參軍第372章天下大亂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241章養寇自保第108章長吏獻策第292章勸說徐和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486章黃巾再起第218章攻心戰術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47章匈奴出兵第331章先登出擊第4章規劃未來第501章佔領CD第177章平定冀州第334章收復朔方郡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55章立足縣城第146章人員分工第86章劉宏決定第499章劍門天下險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211章移民定襄第342章何進斃命第455章麴義出擊第138章幽州出兵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210章斬殺難樓第135章鄒靖來投第48章匈奴贖人第617章征伐非洲第542章南部局勢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408章收服趙雲第564章秦關投降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229章高順謀劃第617章征伐非洲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7章意外之喜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466章挺進中原第108章長吏獻策第227章拜會郭縕第225章李肅來投第532章曹操之策第232章皇家婚姻第240章高順心思第262章董卓崛起第183章佈網待敵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408章收服趙雲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223章諸人婚事第84章朝堂爭議第250章大兵壓境第217章圍困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