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收服兩將

謝謝書友:林子的打賞。

感謝各位書友的訂閱、推薦票和月票,謝謝!

.........

在高順的大帳裡,高順親自爲程志遠解開身上捆綁的繩索,說道:“程渠帥,坐吧!”

“你是誰?你不怕我跑了,或者劫持你?”程志遠疑惑的問道。

高順自信的笑道:“哈哈,我相信太平道的渠帥不會做出此等無義之舉,且你也不是我的對手,根本劫持不了我,再說了,在軍營內,你又如何逃跑?坐下聊聊吧,暫時我不會傷害你,不用這麼緊張。”

程志遠乖乖的坐到了高順的對面;外邊的喊殺聲、馬蹄聲,已經停止,戰爭結束了,勝負不用預料,肯定是黃巾軍敗了。

高順首先自我介紹道:“我姓高名順,幷州雁門郡樓煩縣人,代郡和上谷郡屬於我的地盤,這些騎兵也是我招募的;我的目標是保護大漢邊疆安寧,免遭異族劫掠,並讓轄區內的人過上安穩的日子,這與太平道的教義並不衝突。”

程志遠保持沉默。

高順繼續說道:“你們帶領窮苦大衆起義,並不能帶給他們穩定幸福的生活,只會把他們推入死亡的深淵;大漢朝廷,即便衰弱了,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絕不是靠一羣裝備落後,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的農民能推翻的;你們沒有基地,不事生產,只知道劫掠,破壞了生產,都去參加黃巾軍,沒人種地了,明年你們劫掠什麼?就是朝廷不鎮壓你們,你們明年也會餓死。”

陳志遠還是不說話。

高順又道:“你們黃巾軍分成三十六方,各自爲戰,相互不統帥,沒有統一的指揮,這樣只會被各個擊破;雖說先期朝廷沒有準備,讓你們打了個措手不及,你們成果斐然,可是等朝廷穩定住步伐,開始反擊後,正規軍絕不是你們能這些烏合之衆能對抗的,我敢肯定,不用一年,黃巾軍便會慘敗,“天公將軍”、“地公將軍”等人也會身首異處,導致無數人慘遭殺害,成爲你們野心的陪葬品,都是你們這些人害得。”

程志遠憤怒的反駁道:“你胡說,天公將軍怎麼會死?我們不起義他們也會餓死,我們怎麼會害人呢?”

高順沒有生氣,而是反問道:“你知道這次戰爭死了多少人?只是踐踏致死的便有2萬多人,這不是你們害死的嗎?帶領老弱婦幼上戰場,這是恆古未有的奇聞。至於天公將軍是否會死,若你能活到年底的話,你便會知道結果的。”

程志遠臉色鐵青,不再說話。

高順直接威脅道:“被俘虜的有3萬多人,現在看你的態度,是讓他們陪你去死呢?還是你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大坑都已經挖好了,若是你繼續執迷不悟,今天晚上我就命人把你們全部斬首,這可是一筆龐大的戰功,朝廷的賞賜肯定不會少;這麼多人的生死皆在你一念之間。”

沉思了一會,程志遠問道:“如何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

“上古郡和代郡地廣人稀,安排這幾萬人的地方還是有的;若是你們能痛改前非,我則會把你們打亂安置爲民;每人每月一石糧食,直到秋收爲止;每人可開墾10大畝耕地,三年免稅,三年後十稅一,五年內不再有其它稅賦和徭役;當然了,身體力壯者要參軍,等過了三個月的新兵期,若合格的話,將享受正規邊軍的待遇,包括你,也可爲將;否則,按照朝廷律法,任何反叛者,夷滅九族,爾等無一倖免,皆盡斬首。”

程志遠的臉色青黃不定,內心在做痛苦的掙扎,他作爲渠帥,不能背叛大賢良師,可是若他不投降,則幾萬信徒將被斬首;他們起義的目的就是希望讓信徒過上好日子,這種機會現在唾手可得,他是放棄呢?還是抓住機會呢?

若是背叛了大賢良師,則以後無臉與其相見;爲了這麼多人有機會過上好日子而不被無辜殺害,到時候大不了一死贖罪。

內心已定,跪倒在高順面前,說道:“我願降!主公在上,請受我一拜!”

高順心中大喜,忙拉起程志遠,說道:“好,爲了少生事端,從現在起,你便爲程志,字遠方!”

“是,主公!”

“那你現在去勸降鄧茂,然後連夜向代郡、上谷郡轉移民衆,否則朝廷追究,我等難辭其咎!”

“是,主公!”程志遠知道朝廷的這種律法,他知道事情的輕重,不敢耽擱,忙按照高順的命令去勸說鄧茂。

連渠帥都投降了,他這個副將就沒有必要堅持了,鄧茂從容的拜高順爲主公,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只要求高順能兌現承諾。

高順非常高興,任命程志和鄧茂爲軍候,享受四百石待遇,等二人立功之後,另行提拔。

兩人大喜,轉瞬間從反賊成爲正式軍官,這個變化太大了,要是早有這樣的機會,他們也不會造反。

有了兩人的加入,甄別工作更加簡單,先讓家眷按照原來的編組分開,然後讓士兵迴歸家屬隊,非常容易的恢復到原來的編制。

隨後,從中選出400騎兵,組建四個騎兵屯,屯長爲初級武官,顏良、關羽等四人每人增加一個屯的騎兵,以表彰他們在此次戰鬥中的功勞;作戰勇敢者,根據表現,提升了部分伍長、什長和都伯,士兵也非常高興;等他們的軍隊達到8個屯的時候,便提升爲軍司馬,享受六百石的待遇;四人非常高興,爲接下來的戰鬥充滿了憧憬,再打幾場勝仗,他們便成爲軍司馬了。

當然了,承諾給張飛和顏良兩人的美酒是不能缺少的。

另外選出2600步兵,分別由程志和鄧茂各領5個屯;剩餘步兵組建四個步兵曲,由4名初級武官任步兵軍候。

剩餘人員被一分爲二,一半被分到代郡和上谷郡的10多個縣中安置,每個縣分到1000多人;一半被分成4個鄉,由一名初級文官帶領,前往高柳城,以後在高柳盆地安家。

各位士兵對這樣的安排非常滿意,他們能明確的知道家屬的去向,不再爲家屬擔心,至於那些死亡者,只能讓他們入土爲安了。

那些入選騎兵隊的人非常高興,對薪俸待遇非常滿意。

程志遠和鄧茂感覺這樣真能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了,就是對不起那些爲此死去的人。

高順用系統地圖功能查看了一下,發現這些人皆從紅色變成了黃色,看來起義的時間尚短,受到的毒害還輕。

希望他們以後能過上好日子。

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190章梅花先生第43章匈奴和談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240章高順心思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128章精明蘇雙第418章高手史阿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502章益州矛盾第24章系統升級第36章嚴陣以待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200章到達寧城第30章痛擊匈奴第490章再佔兩郡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630章征伐歐洲第201章系統升級第158章張角出逃(三更)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166章卜己敗逃第501章佔領CD第109章難樓狂喜第74章處理內奸第77章獵殺鮮卑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5章匈奴情報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459章中原鉅變第373章兩郡來投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455章麴義出擊第518章袁術之死第125章鮮卑動態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275章黃忠拜主第400章陳國獨立第26章商業發展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348章馬貴的建議195高順面聖第84章朝堂爭議第77章獵殺鮮卑第351章強勢袁術第242章幽州事務第269章論功行賞第203章聯姻郭家第350章酸棗會盟第174士族陰謀第261章低調結婚第468章袁術出兵第470章孫堅出擊第308章一網打盡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364章智者雲集第392章李儒的陽謀第29章匈奴來襲第508章大敗高幹第516章裝備連弩第208章連建五城第102章代郡局勢第26章商業發展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24章匈奴備戰第279章邊讓到來第157章鉅鹿對峙第252章攻城妙計第439章大長公主第449章馬超拜師第275章黃忠拜主第242章幽州事務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577章呂布逃跑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60章黃忠到來165章救援北海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266章瘋狂殺戮第538章劉備崛起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40章輕鬆獲勝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293章卜己投降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31章戰後總結第135章鄒靖來投第276章得勝歸來第598章高順稱帝第622章進軍埃及第572章出擊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