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河東徐晃

事情已定,關羽顧不上吃喝,立即讓人預備筆墨,書信兩封,分別給父母妻子,以及徐晃徐公明,邀請其到邊軍任騎兵軍候。

高順安排一初級武將解元,字子文,帶領一個什的初級騎兵,快馬加鞭,前往河東郡。高順估計黃巾起義馬上要爆發了,所以特別囑咐,返程的時候務必從太原郡到雁門郡、代郡,然後到到上谷郡的居庸關等候;若是可能的話,連徐晃的家人一起接來,若是其家人不能離開故土,便留下百金。

關羽着重囑咐,一定要先找到徐晃徐公明,然後由其帶着去接父母妻子;他還是擔心當地的惡霸尋解元等人的麻煩,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由當地人帶領,事情會更加順利。

從涿縣到河東郡安邑城,近兩千里路(八百多公里,東漢的裡爲400米左右),來回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高順反覆交代,返程的時候務必從幷州雁門郡到代郡、上谷郡,否則從冀州返回,萬一遇到黃巾軍,那就是好心辦壞事了。

由於有上谷郡都尉的關防文件,一路暢通無阻,從涿縣出發,經中山郡、常山國,過井徑關到達太原郡,然後南下到河東郡。

由於騎的都是上等馬,一路的速度很快;不過在寒冬臘月行軍,風餐露宿,地凍天寒,非常不容易,經過二十多天的奔波,到臘月二十二中午,衆人在解元的帶領下終於到達河東郡安邑城。

衆人飽餐一頓之後,先尋得傳舍(秦漢時期的官營旅舍)入住歇息,然後前往太守府衙尋找徐晃。

徐晃算是郡中名人,雖說在郡中擔任文吏,不過其以勇武聞名於河東。

由於有上谷郡都尉關防,太守府衙的門人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去尋徐晃。

不一會,徐晃走出府衙,喊道:“是誰尋徐某?”

解元一看,暗道,好傢伙,又是一壯漢,他們這些初級士兵和初級武官等人的身高都在175以上,徐晃直接比他高半個頭,雖然是文士打扮,卻一點都不像文人,身材高大,臂長腰圓,面色黝黑,五官粗獷,走起路來虎虎生風,顯得孔武有力、威風凜凜。

解元忙按照關羽的交代,把其約到傳舍;徐晃見其爲官兵,也不擔心,跟隨而來。

在房間中坐定之後,解元介紹道:“某乃解元解子文,上谷郡騎兵屯長,受郡都尉之命,前來尋足下。”

“見過解屯長!”徐晃一禮後不解的問道:“某乃徐晃徐公明,尋某何事?”

“關羽關雲長乃上谷郡的邊軍騎兵軍候,都尉派某欲接軍候家人去上谷郡與軍候相見,軍候怕當地惡霸多生事端,交代某先來尋得足下。”解元解釋道。

“關羽?有何爲憑?”徐晃急切的問道。

“以此爲憑,不知可也?”說着,解元把關羽的信交給徐晃。

徐晃急忙打開錦帛,一眼便認出是關羽的字跡。

讀完關羽的信,徐晃心情非常激動,終於知道關羽的下落了,這些年一直讓他擔心、掛念,現在他擔任軍候了,有一個不錯的出身了,且在邊郡,容易立功,以關羽的身手,以後定會前途無量。

對於信中邀請他去上谷郡任騎兵軍候的事情,讓他非常向往,不過這件事情不是他能做主的,必須回家與父母等人商量。

徐晃說道:“子文,請喊某的表字公明便可,請給某講講關軍候的事情。”

解元把他了解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徐晃聽明白了,這關羽也是剛剛參軍,且得到都尉賞識,立刻就被任命爲騎兵軍候,運氣真不錯,不過他相信,以關羽的水平,做一軍候綽綽有餘,絕對能勝任。

徐晃又問道:“子文,你們一個曲有多少人?”

“公明,每屯下轄兩隊,每隊51人,一屯103人,每曲根據駐紮地點的不同和任務的不同,一般下轄3到5屯。”

“子文,那軍候有何任職條件或要求嗎?”

解元解釋道:“公明,沒啥要求,從伍長到軍候,都是憑本事打出來的,要是有人挑戰你,你輸了,那你就失去軍候的位置,然後只能去挑戰其他軍候;軍候以上的軍官纔看戰功,當然了,如果很能打,但是指揮能力不強,也不會讓其擔任軍候,不過卻可以享受軍候的待遇。”

徐晃心想,這種制度好,有才能者將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不會被埋沒,不像其它地方,要排資歷、要憑關係才能升官,他又問道:“那你們的騎兵是什麼待遇呢?”

“公明,騎兵每月6石粟米,600錢,6升鹽,什長翻倍,都伯年俸爲180石,屯長年俸爲240石,軍候年俸420石;都伯以及以上級別的軍官還會有其它福利,比如分配住房、土地等。”

徐晃心中大爲震驚,對方只是一個騎兵什長的待遇就遠超他這郡吏了。

“薪俸能按時發放嗎?軍官會剋扣嗎?”

“哈哈,公明,你把我們看成什麼人了?我們每月初一發放俸祿,沒有剋扣,一文都不會少,由軍師派專人發放,不經過軍官之手。”

“你們對騎兵有何要求?”

“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能打敗我帶的騎兵就行。”

“我們村的人能不能參加你們的隊伍?”徐晃心想,要是從本地帶領一些人一起從軍,肯定能成爲他的幫手。

解元考慮了一下說道:“皇帝陛下規定我們的招兵範圍僅限於幷州、冀州和幽州,若是你的鄉親想參軍的話,可以直接去雁門郡樓煩縣桃源堡報名參軍,那裡是軍師的基地,離這裡也近一些,也可以到馬邑縣參軍,都是軍師的兵,待遇、要求等都是一樣的標準。”

“軍師?何爲軍師?與上谷郡什麼關係?”

解元知道高順的知名度低,所以耐心的給徐晃解釋一番,徐晃恍然大悟,心中對高順佩服有加,現在這個勢力已經不算小了,要加入的話就要趁早,否則戰功就要比別的軍官落後了,且到時候有關羽在,他們兩人聯手,肯定能打出一番天地來。

另外,他是感覺自身是武將,應該到戰場上去搏殺,而不是做憋屈的小郡吏,決定立即辭職,北上參軍,等北上路過家中的時候,說服父母和妻子,並動員族中的青壯跟隨他一起去參軍。

於是,徐晃說道:“子文,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你們暫且在此等候、歇息一晚,明天一早咱們前往關軍候家接人。”

“好,那我們就在傳舍等候公明。”

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9章巴豆立功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67章騎兵出戰第115章關羽參軍第29章匈奴來襲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177章平定冀州第567章班超後人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63章聯盟解散第7章初次殺戮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372章天下大亂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654章匆匆百年第133章拜見刺史第46章曹性到來第589章南下航海第148章蘇雙拜主第567章班超後人第280章高度酒精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309章嫁禍袁家第191章張讓詭計第52章馬邑縣長第365章諸人心態165章救援北海第133章拜見刺史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44章駐兵遼西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2章滿載而歸第234章高順驚懼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310章混亂局勢第319章就任州牧第75章太守懊悔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192章盧植做媒第192章盧植做媒第329章意外投降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37章劉宏怒火第43章匈奴和談第193章高順要求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205章超級忽悠第380章歷山大學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224章朝廷封賞第183章佈網待敵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462章高順的計劃165章救援北海第166章卜己敗逃第99章杜邊歸來第449章馬超拜師第291章周飛新政第246章徐晃出兵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483章黃祖投降第306章高順遇刺第583章取消封國165章救援北海第326章沮授出兵第59章高順買官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312章和連斃命第252章攻城妙計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235章高順家宴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89章南下航海第261章低調結婚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67章騎兵出戰第182章三郡烏桓第415章幷州大族第516章裝備連弩第340章志才之謀第174士族陰謀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619章和談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544章射殺黃蓋第65章關門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