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軍陳列!

卻說甘寧每日精煉麾下八千水軍,駕船於東海之上弄潮,每日只想着爭鬥廝殺。

曹昂使徐庶傳令至,甘寧大喜,當即點齊兵馬,便欲往江夏去。

徐庶勸道:“興霸若進軍江夏,繞東海必從孫權處進發,其時孫權必知曉主公欲攻荊州之事,興霸只八千精兵,如何奈何得孫權數萬軍馬?”

甘寧稱是,請徐庶教之。

徐庶沉吟道:“吾曾見馬鈞所制之戰船,多靈巧便攻樣式,不似江東、荊州等用來衝撞大船,攻夏口必經長江水路,而長江兩岸幾乎皆有佈防,興霸可趁夜色渡之,只是八千人需分作數十批,至鄱陽湖與大江三岔口處相聚,如此休整些許,再趁機猛攻,以興霸之勇奇襲江夏,必能下之!”

甘寧大讚,“石掛廣元曾贊元直先生智勇兼備,才學遠勝旁人,寧原先卻是不信,今先生籌謀得當,正奇相輔,寧佩服!”

徐庶謙讓一番,“今軍情如火,將軍可速速安排!”

甘寧交接事務與徐庶,自引八千軍去謀劃。

卻說自馬鈞造出適宜徐州戰法的大船,便把心思放在小船上,爲了達到曹昂說的隱蔽、便捷的期望,馬鈞特地研究了江東、荊州的小漁船,微微改變了外表,內部又至暗格,能放短刃、引火物、手弩等小巧有用之物。

甘寧點了五百隻小船,將八千人安排完畢,分批次自洪澤湖出發,慢慢往大江上飄去。

江上打魚小船何其多也,何況甘寧又是分批次,有心算無心,江東根本沒有發現。

甘寧依徐庶之計,聚兵於長江與鄱陽湖相交三岔口,此處水流湍急,漁船多無停留者,此刻距夏口不過百里,順流而下,幾個時辰便至。

甘寧選天色微黑之時,令八千人內披甲衣,外罩破單衣,往樊口殺去,待天色完全昏黑之時,距樊口只五里!

樊口、三江口、夏口此三處乃江夏守衛要地,若下這三處,一可防江東,二能抵荊州兵馬反撲,三能接應大軍,因此此三處必下!

水聲淙淙,小船輕輕的從江心分作四批,甘寧親帶三千人繼續往江夏去,王齊帶兩千軍軍往樊口去,部下李潤引兩千軍攻三江口,餘下一千軍馬觀後方敵情,若有人襲,即刻放號接應。

甘寧腰掛鐵鏈,身背弓矢,手拿雙戟,引軍緩緩至岸邊,襲殺沿岸守衛軍士,引三千軍往江夏城來!

時黃祖正摟着嬌妻美妾安睡,便是兒子黃射亦在家中,一家人上下十餘口是整整齊齊的。

甘寧使鐵鏈爬上城頭,使短刃殺了猶在酣睡的守城兵士,先留五百兵士把守城門,以爲後援,生擒一兵士得知黃祖住處後,親引五百軍殺入黃祖府中,將侍衛等皆殺,時黃祖一條錦被遮身,兩位美人兒在懷,均被甘寧砍死,其於親眷亦被軍士砍殺,這一家死的是整整齊齊。

如此,江夏爲甘寧所奪,甘寧忙使人渡江放信號。

原來曹昂書中已說,曹昂將駐大軍於平春城,甘寧一旦奪了江夏,曹昂便分一軍助甘寧駐守,自引軍攻襄陽。

曹昂在平春等了三日,半夜見夜空中號起,大喜,使高順引一萬大軍助甘寧守城,自提大軍往襄陽去。

卻說曹昂統九萬大軍往襄陽趕去,甘寧得報三江口、樊口已經下,高順亦至,大喜,心想如今夏口生亂,荊州軍無首,應極速取之以助主公!

甘寧見高順備說此事,高順拱手道:“吾必以性命守此三處,望君凱旋!”

甘寧遂引軍往夏口來!

夏口守將依舊是張虎,此人名中有虎,實乃鼠輩,前者失了戰船,爲甘寧襲寨,報說黃祖江東大將引數千人來,他身先士卒力戰一番方纔將敵軍擊退,黃祖竟信以爲真,多賜金帛賞賜。

更有趣的是,此人不長記性,前者佈防依舊未改,甘寧遂使人偷寨,四下放火,夏口軍大亂,甘寧引軍砍殺!

待甘寧殺到之時,張虎尚昏昏欲睡,一副精力不濟的模樣,爲親兵護着往襄陽方向逃,甘寧彎弓搭箭看準那身着將軍甲,頭盔歪歪斜斜,爲親兵拖着走的人,遠遠一箭,正中後心,張虎終於瞪大了雙眼,可惜晚了!

甘寧遂使人大喝,“張虎已死,降者不殺!”除張虎親兵外,餘者皆降,甘寧遂據夏口,佈防下去,嚴防荊州方面。

卻說夏口這邊如此大的動靜,早有人報知孫權,孫權忙召衆人商議,遣周泰引人先查探動向,周泰來報,言說曹昂使人取了江夏,如今已佔據重要關隘!

衆人皆驚,孫權忙問周泰,“曹昂何來戰船?又如何攻取樊口等處?”

周泰言說不知,孫權忙使其去探,與衆人商議當如何是好!

荊州事關江東利益,張昭也顧不上曹昂給的那些利益,忙拱手道:“此必曹昂探得劉表將死,欲奪荊州,故奪江夏以駭劉表,促劉表死也!”

孫權忙問:“爲今之計,如之奈何?”

張昭道:“今曹昂使人據江夏,必立足不穩,荊州定派兵來攻,可使數將往去攻之,若能下江夏,荊州之地,吾江東亦能奪得一塊肥肉!”

孫權大喜,點齊周泰、蔣欽、淩統、太史慈四將各引兵五千,發兵江夏!

卻說江夏有失,殘兵往歸荊州報之,時荊州主事者,蔡瑁也,劉表已臥牀不起,蔡瑁雖知兵事,卻非善謀能斷之人,急忙召衆人商議。

蒯良道:“此時江夏已失,乃曹昂欲取襄陽也,萬萬不可妄動,若輕動大將,曹昂趁虛而入,則荊州失矣!”

其弟蒯越知江夏既失,荊州失陷不過時間問題,腹背受敵,如能能持久?心下暗自計較,不爲蔡瑁謀劃。

蔡瑁心急如火,如今劉表將死,眼見劉琮就要上位,到時這荊州就是他蔡氏把控!誰料如今竟殺出一曹昂,這可如何是好!

衆人正膠着間,人報劉備劉玄德請入,蔡瑁本欲不見,然蒯良與劉備交好,“不若請入,若有良策,荊州爲難可解!”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考前的準備第一百九十一章 張郃之勇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謀遼東第六十三章 曹昂詐門賺樊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重啓白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掌控第一百一十一章 修路,修路!第四十八章 吳國太建業選婿第一百七十一章 安撫劉璋第一百九十二章 炸營第二百零八章 不可言說之味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欲弒父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城殺將第二十章 曹子修怒斬簡雍第五十七章 徐州紙江東事宜第十五章 曹呂姻親謀袁術第五章 真命格驚賈文和第三章 曹子修融魂說夢第九十四章 遼東風雲許都事第二百零四章 太原何來曹昂軍?!第六十章 兩軍陣前龍蛇鬥第一百七十五章 齊幹劉璋第四十九章 衆賢雲集建業會第八十一章節 歸徐州成立水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抓週第九十九章 張敞不服第九十章 二賊盡死青州破第二百五十四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四章 圖謀倭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渡!第七十二章 曹昂班師歸許都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開花 下第五十一章 曹子修入洞房第二百一十六章 涮肉第一百六十五章 漢壽風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仲景見元化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端第一百七十五章 齊幹劉璋第一百一十一章 修路,修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欲弒父第二百七十一章 周瑜欲歸第二十五章 董國舅受衣帶詔第十七章 曹子修鬥關雲長,呂奉先霸戟逞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狠辣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城以掠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考前的準備第五十七章 徐州紙江東事宜第一百九十二章 炸營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東攻略第二十四章 曹阿瞞許田射獵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怒的孫權第十二章 袁術稱帝逼徐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孔融之死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許田秋狩第二十六章 曹昂單騎截劉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借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波第一百四十九章 間諜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劉璋謀漢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考前的準備第二百八十二章 備戰第九十九章 張敞不服第六十三章 曹昂詐門賺樊城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章 張魯的恐慌第七十一章 殺敗三賊歸州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軍動第二百零三章 謀太原第二百三十一章 公孫恭的恨第五十二章 曹子修力戰四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女衛第三十七章 計驚許攸謀烏巢第二百七十三章 廝殺第一百零二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上狙擊第二百零三章 謀太原第六十章 兩軍陣前龍蛇鬥第一百三十二章 凌家父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近冬第二百二十二章 萬軍卷平岡第一百七十章 益州張鬆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建漢壽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逼急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炕和鍋竈第六十六章 四州亂而曹昂利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七十章 善使計謀殺賊軍第一百零九章 步入正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狼環伺第八十四章 漫漫長夜火龍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軍陳列!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權謀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柳毅之死第五十三章 東海巧試得細鹽第二百零一章 整治冀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入冬第二百八十二章 備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欲歸荊州第一百一十章 籌謀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