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戰爭與和平

夕陽西下,錦州城城門正要緩緩關上。城頭的大紅燈籠也已經點亮,這時候依稀飛來一騎。城上哨兵定睛一看,是前方斥候,趕緊扯着嗓子喊道:“開城門!”

斥候氣喘吁吁地喊道:“前方敵情,建奴三萬大軍來犯淩河城!”他的馬跑得太快,一下翻到在城門口,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斥候來不及顧及,和守衛一起前去稟報。

沒過多久,錦州總兵吳襄拿着一封他大舅子的書信,臉色難看。“五萬,建奴這次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拿下淩河城。我那大舅子有危險了。”他沉思良久,臉上焦慮萬分,眉毛都糾結在一起。

“不對!”吳襄瞳孔一縮,“不是說三萬金兵嗎?怎麼密信中寫的是五萬?”

宋偉道:“總兵大人,莫非這情報有誤?要不要派探子去偵查一番?”

“報!建奴兩萬大軍陳兵大淩河!”聲音從門外傳來。

吳襄瞳孔一縮,趕緊走到地圖旁。“三萬正面進攻,兩萬阻斷後方支援,皇太極果然好手段!好在我那老丈人有先見之明,調集了一萬關寧鐵騎,死守淩河城,那皇太極應該不會強攻。”

宋偉點點頭道:“看着架勢,八成是要圍城打援。不過這情報兩個時辰前傳來的,祖總兵怎知會有五萬精兵,而不是三萬?”宋偉心思縝密,看出了這密信之中的疏漏之處。

吳襄低頭繼續看下去,不由吃驚道說不出話來,兩隻手顫抖着,差點連信紙都拿不住。一旁的宋偉目光一凝,道:“總兵大人,怎麼……”

“大……大……淩河城的,竟然不是關寧鐵騎!那一萬精兵,竟然被安置在了廣寧中屯衛!”

“什麼?”宋偉一驚,那關寧鐵騎怎麼可能在祖大成那邊?明明是看着那一萬關寧鐵騎出城的。

吳襄繼續看下去,把整封密信讀完。連呼吸都不敢大出一口,完全是屏息凝視的狀態下,看完了一整封信。“李代桃僵,好一個李代桃僵!”

“總兵大人這是何意?那一萬關寧鐵騎不再大淩河鎮守,那淩河城還保得住?”宋偉不解地問道。

吳襄擡起頭,看了眼城頭的大明旗,道:“你認爲,這淩河城中是一萬關寧鐵騎,還是一萬徵兵,效果有差嗎?”

“難道祖將軍提前就未卜先知了?如此貿然之舉,也太危險了吧?”宋偉驚駭道。

吳襄搖搖頭,道:“這不像是我那大舅子的手筆。”

“難道是孫老帥?”

吳襄依舊搖頭,道:“這樣的險棋,不像這兩人所爲,倒像是一個初露崢嶸的帥才所爲。看來我那大舅子身邊多了一位高人。五萬金兵,我大明還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在淩河城守下來。與其被人甕中捉鱉,不如先發制人,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招險棋,看上去險象環生,實則是險中求穩,即使淩河城全軍覆沒,我大明精銳得以保全。我真是越來越好奇,這一招是誰想出來的。”

宋偉眉頭緊皺,道:“如果是這樣,那祖將軍不是必死無疑了?”在他看來,連一萬大明精銳都守不住的淩河城,如今就剩下那一萬雜牌軍,還怎麼守?

“看看吧。看完記得燒了。”吳襄將密信交給宋偉,隨後走出房門。

宋偉狐疑地接過密信,“這……”他已經說不出話,這計劃……太冒險了吧?

吳襄雙手負背,站在門外自嘆道:“不管淩河城一戰是勝是負,都將是一場千古難忘的血戰。”

三萬金兵安營紮寨,井然有序安頓下來。營帳之中,八旗旗主,幾個貝勒還有蒙古可汗圍坐在一起。

“怎麼樣,消息打探清楚了嗎?”

“估摸地差不多了。一萬關寧鐵騎,兩萬民工。加起來才和我們這一路人馬相當。按我說,直接攻城,殺他孃的。”三貝勒揮勢喝道。

“太魯莽了。我們女真和蒙古的兒郎,馬上功夫一流,要是遊騎作戰,也只有那關寧鐵騎可以相較量。如今他們被我等困在城中,後方支援又被切斷。我看,最好的辦法就是圍城打援。”皇太極道,“諸位意下如何?”

幾位旗主、可汗紛紛點頭,道:“天聰汗果然英明。我等本就不擅長攻城,何況那城牆我看上去就感覺古怪,明晃晃地,不知道是用什麼築成的。這樣圍城打援,把他們餓死在城中,我等也不會傷亡太大。如此甚好!”

“哈哈,那就這麼定了。明日吩咐八旗子弟,在城周圍挖四道壕溝,再築起一尺高的土牆,我倒要看看,他祖大壽還能撐多久!”皇太極拿起桌上的羊奶,“來,我等以奶代酒,幹了!”

“幹了!”

“幹了!”

唯獨莽古爾泰,臉色陰晴不定,有些怨恨地捏着手中的那杯羊奶。臂腕上的青筋如虯龍般蠕動着。

夜色涼如水,入秋之後,更加明顯。站在城頭的楊帆看着那星星點點的千帳燈,不覺有些悵然,他不知道自己做得對還是錯,不知道這次會死多少人。但他知道一點,那就是這次,大明的將士不會吃人,不會吃大明的子民。要麼戰死,要麼站在勝利地巔峰,將大明旗插在敵人的屍堆上。

“想什麼呢?”祖大壽走上城頭。

楊帆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就這麼站着。“我在想一個問題,爲什麼要打仗?”

祖大壽將那碗黍米粥放到楊帆面前,“爲了生存。更好的生存下去。”

“難道就不能和平共處嗎?”楊帆問道,這是問祖大壽,也是在問自己。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戰爭,沒有一個世紀是和平、寧靜的,即使在二十一世紀,戰火也是未斷過。

祖大壽雙手負背,道:“楊子,我知道你看不慣死亡。在順天府下,我殺了那敗類的時候,我就從你眼睛之中看出來了。你對於死亡很抗拒,但我要告訴你,和平最好的方式,那便是消滅敵人,這樣就和平了。”

楊帆臉色慘白地呢喃道:“和平最好的方式,就是消滅敵人……和平最好的方式,就是消滅敵人……”

第224章 官場閒語第454章 恩斷義絕196章 青燈語偷柿食第238章 就是這麼任性第5章 勸諫第346章 嶽靈甫第260章 聽聽這冷雨第450章 本心第266章 收鋪子第394章 吃癟第153章 讓炮彈飛第125章 計將安出?第348章 雨夜人情債第32章 事將起第225章 歸第70章 怒衝冠第377章 向死而生的藥方第514章 借黃袍第517章 黃袍之戰(下)第202章 引雷第137章 松江府第49章 大捷歸京第240章 老子不幹了第467章 出征第97章 對簿公堂第264章 有個地方第52章 徹底瘋了!第363章 歸家(下)第417章 隔窗望第510章 秘辛第40章 大明沒有一個是孬種!第246章 中秋月(下)第414章 被遺忘的利器第319章 我的眼線遍天下第135章 海上有人?第122章 等待第466章 長白山上有仙女第239章 故人逝第176章 秋、刀、魚第104章 莫染江湖氣第382章 浮誇第492章 過河卒第252章 斬盡滿園黃花(下)第54章 看小自己,眼界就大了第373章 狙殺,威懾第285章 一大波學生正在靠近第176章 秋、刀、魚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334章 軍至第470章 迷人眼第518章 終點,也是起點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49章 大捷歸京第229章 找人(下)第179章 迷第177章 刀光影第215章 詰問(下)第506章 人未還第384章 纏鬥第57章 風花雪月軍歌舞第411章 寧國侯第518章 終點,也是起點第116章 什麼是公平第464章 調查第447章 一人之力第251章 斬盡滿園黃花(中)第351章 上山問青羊第68章 撿漏啊,撿漏第444章 春祭第509章 衣錦思還鄉第468章 死得其所第94章 陰陽人的三通鼓第284章 不器而立第411章 寧國侯第228章 找人(中)第119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114章 上行下效(下)第283章 不器書院第347章 名利從來比情堅第122章 等待第278章 落幕第139章 人心第29章 豆腐渣工程第322章 臥聽蚊第163章 我只想要那個瓶子第336章 兵臨涼山第219章 僧與道第30章 嚇唬人誰不會?第281章 院門開,人歸至第43章 我們都是游擊隊!第353章 放不下第484章 會盟第285章 一大波學生正在靠近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29章 豆腐渣工程第377章 向死而生的藥方第347章 名利從來比情堅第44章 大掃蕩第315章 尋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