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

PS:感謝書友“緣醒”、“書友150910190118228”投的月票。

各地義軍又是此起彼伏,雖說清廷依舊佔據中原和北方,實力最強,可明眼人都清楚,清廷要麼一股作氣,佔領全國,否則漢人一旦穩住腳跟,清廷的日子就難過了。

這個時候,除了以前投靠清廷的,已經很少有人主動投清了。

可錢謙益,好不容易脫離清廷,也爲改善自己的名聲,散家財資助過義軍,萬萬沒想到,到最後還是晚節不保。

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攔不住的。

吳爭道:“那朝廷作何打算?”

這話吳爭問得隨意,可朱媺娖答得卻是讓吳爭驚心動魄。

“陛下頒佈罪己詔,還是無法平息民亂,民衆堅持索要欠銀,並要朝廷懲治有關人等,可負最主要責任的有關人等皆已失蹤,朝廷無法滿足民衆訴求。故,由首輔黃道周諫言,陛下稱病輟朝,由本宮監國,請郡王率兵回京,一來平定內亂,二來主持抵抗清軍攻城,三來震懾宵小。”

吳爭愕然,這算什麼事?

帶兵回京,明白的知道吳爭是救火,不知道的,還以爲吳爭落井下石,趁機篡權呢。

關鍵是,吳爭哪裡去找二千萬兩?

說難聽點,將大將軍府轄下所有產業算上,恐怕也就堪堪夠還這筆錢,可日子還過不過了?

這應天府的居民也忒有錢了吧?吳爭心裡腹誹道。

所以吳爭猶豫了一會道:“長公主有所不知,雖說我軍已經佔領泰州,可清廷多羅貝勒喀爾楚渾所部還有近三萬人流竄於泰州以西,臣正在部署圍殲該部。”

朱媺娖滿腹的期待,被吳爭澆了頭冷水。

她的臉色變得陰暗,“郡王是想見死不救?”

吳爭一愣,忙道:“長公主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可調軍隊增援應天府,只是臣……需要三、五天的時間來指揮圍殲喀爾楚渾所部。”

朱媺娖神色緩和了一些,“但沒有會稽郡王親至,就算本宮監國,也怕難以平復民心哪。”

這話聽起來沒有什麼毛病,可言下之意,也就當事人在能明白。

皇帝、明室長公主監國都難平復民心,一個會稽郡王何德何能,一到京城就能平復民心?

還不是讓自己做冤大頭,抗下這二千萬兩的窟窿?

吳爭心裡無由地一抖,看着眼前這個女孩,四年前遇上她時,神色倉惶,可眼睛裡乾淨。

四年多的時光,改變了一個人。

果然,接觸到正治的女人,就不是女人。

這哪是要自己親至啊,這分明就是要自己抗下這筆爛帳。

這些年,大將軍府在民衆看起來確實光鮮。

在杭州、松江二府林立起的工坊,遍佈江南、江北的錢莊、勢力龐大的江南商會、崇明的港口,三所院校以及正越來越興盛的吳淞新城。

可其中的苦處和拘緊,也就吳爭及少數幾個人知道。

吳爭苦笑道:“長公主的意思,臣心裡明白,可這個窟窿,臣真得背不起,如果陛下是將銀子用在了奢侈花費上,興造宮殿上,那總還能折算些錢財,可陛下是砸在新建軍隊上,這可是個有去無回的無底洞啊。”

朱媺娖倒不是真要爲難吳爭,只是,在她心裡,將吳爭當成了唯一的救星,在她看來,這天下已經沒有什麼事能難住吳爭的。

女人的心,總是那麼執拗。

聽吳爭這麼婉拒,朱媺娖反而感受到吳爭在與自己疏離。

難道……你就不能替我分一次憂嗎?朱媺娖心裡就是這麼想的。

她沉聲道:“如此說來,會稽郡王已經捨棄了朝廷、陛下……和本宮,由着自生自滅而袖手旁觀了?”

吳爭鬱悶得要死,只能道:“銀子的事,還能先緩緩,和民衆實話實說,或者向坊間富人借貸……殿下,先商議抗擊敵軍纔是重中之重,殿下以爲如何?”

朱媺娖臉色稍稍緩和,“本宮既然應下監國,自然不會懈怠……郡王有何應對之策,不妨說來聽聽。”

吳爭道:“興國公殉國,水師盡沒,清軍若調來援兵,數百里江面儘可過江。所以,眼下最要緊的是封鎖江面,臣的舟山水師已經在昨日傍晚西進,此時應該到達龍潭附近,但江浦方向,無法觸及……。”

“你的吳淞水師呢?”朱媺娖急問道。

吳爭輕嘆道,“也怪臣大意了,之前部署時,臣以爲應天府怎麼也能守個十天半月,所以,在臣看來,有王朝先舟山水師策應興國公水師,可保江面控制權。故臣令吳淞水師在掩護金山衛登陸江北之後,出長江口北上,恃機對大沽口進行炮擊震懾,一來震懾清廷,二來也讓多爾袞投鼠忌器,不敢調兵全力南下。”

朱媺娖沉默了一會,悠悠道:“事出有因,這事不怪郡王。”

吳爭總算微鬆了口氣。

朱媺娖柔聲道:“你對我出任監國,有何看法?”

吳爭一邊思忖,一邊說道:“風口浪尖之際,陛下暫時隱退,由長公主監國,避實就虛、平息民憤……倒也不失一着好計。”

朱媺娖深深看了吳爭一眼道:“你難道就沒有想過,我爲什麼要攬下這樁吃力不討好的事?”

吳爭一愣,驚訝地看着朱媺娖,身爲明室,社稷危亡之時,力挽狂瀾,這需要理由嗎?

換個柔弱的宗室女子也就罷了,可眼前的長公主朱媺娖,可是有過兩年多的監國閱歷的,這並不讓吳爭感到突然。

朱媺娖輕嘆道:“兄長志大才疏,根基未實,行拔苗助長之事,方纔有今日之困。同時,兄長看似胸襟廣闊,實則小肚……親小人而遠君子,豈有不敗之理。若是國泰民安,我也就做個深宮癡女子,青燈枯佛轉眼就是一生……。”

吳爭聽了心中一揪,一種無名的愧疚涌上心頭。

看着朱媺娖的嬌容,她已經二十了,這近五年女子最美好的時光,被耽誤了。

雖說這也是國難當頭的原因,可我不殺伯仁,伯仁終因我而死,這種內疚讓吳爭無意識地低下頭,不敢正視朱媺娖。

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