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

博洛在接到斥候稟報,得知吳惟華所率三千騎兵被忠貞營全滅時,大驚失色。

什麼時候,被自己壓着打的忠貞營,有了如此強悍的戰力?

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不是再三追問,博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斥候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地描述,讓博洛不得不信。

無端地爆炸、尖嘯的炮彈、密集的槍聲,這一些,只能證明這個自己不能相信的事實就是事實。

於是博洛迅速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幾乎是勉強着讓自己接受這個事實,因爲他明白,戰場上不能往好的地方想,只有做最壞的打算,才能夠,贏!

可博洛還是在詫異,忠貞營哪來的這麼多火炮、火槍和不知所謂的無端爆炸?

整片華夏大地,除了義興朝那個牧浙東六府的吳爭麾下,有着成建制的火器軍,就算如今擁有百萬軍的大清朝,也無法在這樣一場中、小規模的戰鬥中,聚集、投入如此大規模的火器軍。

博洛瞬間感到一張密佈陰謀的網,向他自己當着罩下。

不對,這定與吳爭有關。

想到此,博洛打了個寒戰。

他死死地盯着地圖上的忠貞營和九江義軍潰退方向,突然豁然開朗。

吳爭,是吳爭,一定是吳爭!

藉着西征忠貞營殘部之名,明裡說是討伐,暗地裡與忠貞營勾結,並且輸送大量的火器,以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

怪不得明軍能輕易驅逐忠貞營南撤,原來這是兩方事先密謀好的。

忠貞營一路向西,一路南下,原本真正的目的不是潰退,而是對廣信府進行夾擊。

由此可以達到驅虎吞狼的目的。

博洛的反應確實很快。

但他這次,依舊是猜對了開頭,沒有猜對到結尾。

博洛下意識裡,還是沒有去猜,來的是吳爭的北伐軍。

這種下意識的成因,其實說穿了很正常。

從杭州府到紹興府再到寧波府,加上吳爭曾經南渡福建增援的那一仗,博洛和多鐸四度在吳爭手中吃癟。

這對於曾經屢戰屢勝的博洛而言,不僅僅是感到恥辱,而是有些……麻木。

所以,他下意識中去避免與吳爭的正面交戰。

事實上,博洛在恐懼,恐懼遇到吳爭。

上過戰場的領兵者,都明白這個道理,一旦在同一人手中接連戰敗數次之後,就會與一種無法言表的恐懼,一旦再遇上,十成戰力,發揮不出七成。

要解決這種恐懼,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從此繞着走,另一種就是在下一場戰鬥中去戰勝對方。

可惜,博洛在眼下不具備戰勝吳爭的條件,所以,下意識中,博洛迴避着與吳爭的正面交戰。

可惜這個時代沒有心理醫生,能對博洛進行相關疏導。

在一陣的思忖之後,博洛擡頭問道:“敵人現在何處?”

“回大帥,敵人沒有異動,依舊滯留在鄭家坊。”

博洛下令,“傳本帥令,集結軍隊,進行夜襲!”

吳爭與博洛的戰術思想,其實都有正確的地方,也有錯誤的地方。

正確和錯誤,其實在戰場上很正常。

戰鬥的勝利在於,誰錯得少一些、後果輕一些,同時,看誰臨機應變的更快一些。

這次即將發生的戰鬥,就是考驗着雙方的應變能力。

博洛手中的兵力還足以一舉扭轉戰局。

他的決斷其實也是正確的,忠貞營來得太快,西面南昌、撫州、臨江三府已經被忠貞營佔領,如今北面,忠貞營南來,東面是衢州府,那是吳爭的嚴州衛勢力範圍。

廣信府已經處於三面被圍的情況,而福建啓程的援軍,至少將在六、七天後才能到達。

如果是往日,忠貞營沒有這麼龐大的火器數量,博洛定會選擇繼續穩重,據城而守等待援軍。

可現在,據城而守肯定是不行了。

上饒城畢竟只是一個府城,再修繕、加固,也不可能成爲省城的規模。

一旦忠貞營兵臨城下,守軍很難發揮出該有的戰力。

所以,博洛選擇主動出擊,發動夜襲,一舉扭轉戰局。

……。

鄭家坊。

夜色降臨,鎮上燈火通明。

白天的血腥味,依舊籠罩在小鎮的上空,經久不散。

那個該死的畜生吳惟華,身體已經被削成了一副骨骼,卻依舊沒有人去掩埋它。

士兵們拖拽着他的屍首,將它跪立在鎮外百姓的大墓前,用一根木棍頂着後脊骨,不讓它倒下。

剮下的皮肉,被丟棄在它屍首的周邊,這將引來野狗的吞噬和啃咬。

這一切,都將是它該得的報應。

大曬場東側的一座祠堂內。

吳爭與一衆將領正在議事。

將領們一個個正襟危坐,臉上的悲憤已經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迷茫和不解。

“王爺,我軍正應該挾大勝之威,連夜進攻上饒城纔是,爲何要在此休整一晚?”李過是真急了,其實午時在大曬場,他就已經感覺到不對。

吳爭的表現太異常了。是,看見全鎮百姓被清軍殘暴屠殺,任誰都感覺憤慨。

可這不應該影響到最終目標。

只要攻下上饒城,仇能報得更徹底。

而且到時再回來爲百姓安葬也來得及,何必急於一天半天,而錯失進攻上饒城的好機會呢?

李過終究是忍不住了。

而北伐軍一衆將領,卻一個個地垂目斂神,臉上一片平靜,就象沒有聽到李過對吳爭的質疑一般。

不是他們不想問,而是在他們心中,吳爭的威信已經到達了巔峰程度。

四年間,吳爭經歷了無數的惡戰,但最後的結果都一樣,那就是勝利。

今天這仗,更是酣暢淋漓,三千步兵,完勝了三千騎兵,除了幾個在衝鋒時不小心扭傷了踝的,此戰北伐軍無一人傷亡。

這種戰績,足以傲視天下。

誰能去質疑吳爭?

也就這個纔剛剛歸附的李過了。

當然,李過也沒有壞心,他只是惋惜錯過了一次將勝利果實擴大的好時機。

吳爭微笑着,看向李過,“本王倒是想問問李將軍,如果與博洛易位而處,李將軍該如何應對我軍攻城?”

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