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

清廷幾乎是歇斯底里地拒絕火器的研發和改良,以保持騎兵優勢,對戰爭的絕對控制,甚至拋棄了皇太極曾經大力對火炮的研發,而僅僅是在每月初,拉出一門稱之爲“神武大將軍”的火炮(其實射程只有一、二里),進行祭祀。

所以,在此刻,當張名振親眼看到這些鉅艦和艦上密密麻麻、巨大的炮口時,心中的激動是難以描述的。因爲這截然不同於明制火炮,明制火炮太過粗糙,加上後期國力衰弱,對金屬的使用,那是到了如“葛朗臺”、“阿巴貢”的地步。

可現在,這十艘裝載了七十四和六十四門火炮的鉅艦,將置入他的麾下,這如何讓他不欣喜欲狂、手舞足蹈?

隨艦歸來的海員被迅速分配下去,他們將成爲新艦隊的基層軍官,或許經過點火的錘炬之後,西方的海戰戰術將會由此而與東方海戰戰術相融合。

工匠被分配去了三大軍工坊,這種東西合璧的融合,是吳爭一直想做的嘗試。

十二月十五日,莫執念一臉欣喜地來找吳爭。

“王爺,發行金、銀幣的時機到了。”

吳爭沒好氣地道:“怎麼,那八個漢奸商人將銀子匯兌過來了?莫老,用銀子的地方多了去了,金、銀幣之事,先緩緩,且等本王西征之後,再作定奪。”

倒不是吳爭思想落後,不肯與時俱進。

而是吳爭確實對金銀幣的發行有着顧慮,因爲大將軍府畢竟是一個地方政權,私自鑄造、發行貨幣,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總有些唐突。

與朝廷能相安無事,保持現狀,是吳爭的戰略目的,一旦鬧翻,後果難料。

加上一旦發行,也需要朝廷控制的七府之地的配合,也就是說,如果朝廷翻臉,不允許流通,那麼僅六府之地流通,顯然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這就是吳爭不想馬上就搞金、銀幣的原因。

莫執念聞聲一愣,可臉上的笑意卻依舊,“王爺,您先容老朽說完。”

吳爭點點頭。

“按與範永鬥二人的約定,四千五百萬兩的股本金,以一千五百萬兩現銀,分一年兌付,首期是四百萬兩,餘下每月兌付一百萬兩。其餘三千萬兩,以煤炭、銅、鐵等貨物及八個商人在江北的店鋪四成股份抵充……。”

吳爭斜眼道:“這些我都知道,說重點。”

莫執念笑道:“他們已經同意,只要是商會鑄造的金銀幣,他們會提供在江北流通的便利。”

吳爭驚訝道:“他們能無視清廷的存在,而私下使用我們鑄造的錢幣?”

莫執念道:“又不是前朝寶鈔,真金白銀,誰會不用?況且如今南北雙方並未開戰,清廷爲何要阻止民間金、銀幣的流通?這就象西方的銀幣大量存在在南方,王爺想過去禁止嗎?”

吳爭沉默下來,他知道這話是有道理的。

錢幣只要是實打實的金銀,不管是哪方,都無法去禁止,因爲民衆不答應啊,他們手中有了這些金、銀幣,怎麼會讓它變成一文不值?

說難聽點,直接熔了,不就成金銀了嗎,官府如此去禁?

莫執念有些興奮地道:“如今陳守節、戚道昆已經研製出了鑄造機器,加上範永鬥等匯兌來的銀子,咱們可以鑄造銀幣發行了。”

吳爭臉上有了笑意,“這陳守節、戚道昆還真有些能爲啊?”

莫執念高興地說道:“確實有能爲,王爺是不知道,兩千斤的鐵錘子一砸……。”

“那叫衝壓。”吳爭不樂意地糾正道。

“是,是……咦,王爺也去看過了?”

吳爭苦笑着搖搖頭,沒有回答。

莫執念繼續道:“王爺,咱可以先試製一批銀幣,探探民間的反應再說……就用北面送來的四百萬兩,老朽想過了,這第一批銀幣,只鑄造一兩幣和一錢幣兩種,以九成一銀子和九錢銅的配比,如此就可輕鬆得三十多萬兩的毛利,除去鑄造的費用,應該有不下二十五萬兩的收益,一旦鑄造千萬、萬萬兩……嘖嘖,這利潤,可以說躺着賺錢啊……。”

看着這老頭,吳爭感到好笑,萬萬兩?何止萬萬兩。

真用能流通天下,就算是十萬萬兩也是可能的,而這鑄幣的收益,幾乎是可以忽略成本、毫無風險的。

吳爭改變了主意,點頭道:“既然莫老有這心思,那就按你說的做吧。”

……。

北都皇宮,慈寧宮,太后的寢宮。

一臉激憤的福臨與同樣臉色陰沉欲滴的布木布泰下面對峙着,如同一雙鬥雞。

是什麼讓這對親母子到了這種劍拔弩張的地步呢?

其實是喜事,那幅被福臨一怒之下丟在地上,還用他的小腳跺了好幾下的詔書,此時還耷拉着露出半邊字體來——“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詔”。

福臨幾乎是尖聲怒吼道:“兒子絕不答應!”

說完衝出了殿門,幾個內侍趕緊向太后躬了躬,拔腿追了出去。

看着怒不可遏兒子的背影,布木布泰長嘆一聲,眼角滴落兩顆淚水,慢慢地,順着臉頰,滲進嘴角。

苦澀。

錯了嗎?

自己真錯了嗎?

身爲科爾沁草原首領寨桑的次女,因爲滿蒙聯姻,十二歲就嫁給了皇太極。

曾經的黃金家族,多麼強悍,戰無不勝,十多萬鐵騎,踏遍了東西大陸。

可惜好景不長,龐大的帝國僅不足百年,轟然坍塌,分裂成漠南、漠北、漠西三大塊。

而自己的家鄉,科爾沁部落,僅僅是漠南東邊的一個小小分支,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善馳騁沙場的科爾沁部落面對着建州女真這個強鄰,只能屈服。

但滿蒙聯姻絕不僅僅是屈服、和親那麼簡單,因爲部落長老們有着更深的目的。

那就是“改變人種”,讓科爾沁的子孫們重新強大起來。

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科爾沁部落把血統最高貴的女子都嫁給了建州女真人,這是爲了讓女真人的血液裡流淌着一半蒙古人的血,然後再由滿蒙聯合,去收復被漢族奪去的江山。

科爾沁部落的女人,都是帶着這樣的目的嫁到女真的。

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