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

方國安臉色一變,他知道這瞞不過吳爭,可他沒辦法,三點一線的瞄準方法,他經過偵察得知時,訓練已經過去二十五天,這還是他耗費了幾十兩派人從吳爭那隊人裡,威逼利誘才獲知的。

時間太緊,就算練法對頭,怕也難有太大效果。

於是,方國安耍了個小聰明,改動了比試時靶子的距離。

這道理很簡單,槍口射出的子彈越近,彈道的偏移就越小,射中的概率就越大。

越遠,綜合起偏移、風速等等,就越難命中目標。

吳爭似笑非笑地看着方國安,方國安只好道:“那就再比一場?”

吳爭點點頭道:“既然方將軍提議再比一場,本王只好同意了。”

方國安心裡無數匹草原神獸飛馳而過,“那改成……六十步?”

“一百步。”吳爭淡淡地說道。

“啊?”方國安驚愕起來,這個距離,在以前火繩槍而言,已經是有效射程的極限,也就是說超過這個距離,彈丸打中人的殺傷力就會漸漸降低,如同強弩之末,要想精準,就是做夢了。

如今的燧發槍,有效射程已經到了一百五十步以外,但這種距離,瞄準就已經很難了,視力差點,看出去就開始模糊了。

方國安不敢反對,於是派人傳令,將靶子移至百步外,重新比試。

圍觀的新兵們,一陣吵雜。

射中百步之外靶子?

要知道,百步穿楊就可以成爲一軍之將的年代,這確實是恐怖的。

當槍聲此起彼落之後,最後的結果出來了。

方國安那隊人,無一人十槍皆中靶,就勿用說擊中靶心了。能中五槍者七人,中六槍者三人,中七槍以上者,無。

而吳爭這隊,四十八人中,中六槍者四十八人,中七槍者三十一人,中八槍者十五人,中九槍者六人。最關鍵的是,有一人十槍皆中(是靶,不是靶心),那就是體格、個子在四十八人中皆弱的史坤。

在新兵們雷鳴般的歡呼聲中,方國安的臉色有些白,他意識到,吳爭說得是對的,以後的戰場,再不是身強體壯者的天下。

弱者已經和強者站在了一條起跑線上,那麼,戰法的修改就是必須項。

想到以一個勇士帶動一支軍隊的日子,一去不返還了,方國安本身就是武舉出身,心裡不禁涌起一種滄涼。

自小十多年的苦練,如今看來,就是一場玩笑。

“王爺,屬下心服口服。”方國安拱手道。

吳爭笑笑,目光有些閃爍,“方將軍也不必過謙,本王只是佔了個小便宜,如果這次你我練的不是新兵,而是改造老兵,或許結果就會不一樣……方將軍,本王要依仗你之處,很多啊。”

方國安聽得懂吳爭的意思,老兵已經養成一種作戰的習慣,想改沒有那麼容易,最主要的是,他們沒有想改的心願。

吳爭這是想要讓自己去改造舊軍隊啊,方國安猶豫着應道:“屬下理當效力。”

吳爭嚴肅地道:“本王答應你的事,絕不會失言,但前提當時也說了,替本王練完兵。”

方國安神色一鬆,道:“屬下絕不負王爺所託。”

最後的拼殺,比賽的規則是羣體拼刺。

被刺中者,則退出比試。

結果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哪怕吳爭也意外起來,面對着方國安那隊牛高馬大的士兵,吳爭這隊,本身就少兩人。

可最後的結果是,吳爭這隊有三十人站到了比試結束。

三人背靠背組成一組迎敵、以三防一刺爲戰術,徹底打敗了方國安那隊,看似強悍的集體衝鋒突刺。

這已經很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以後的戰場拼刺,孤膽英雄已無太大的發揮餘地。

在吳爭與方國安默默地對視中,二人都知道,使用新的訓練方式,已經迫在眉睫了。

……。

當天開始,每天晚上,吳爭、方國安及池二憨等人,一起商議、討論新的練兵方法。

經過五個晚上的努力,一部新的《步兵操典試行版》誕生了。

它其中涵蓋了構成、行軍、隊列、射擊、拼刺、獎罰升遷六大主體內容。

譬如構成,吳爭確立了以小隊(班)爲軍隊最基層,四小隊爲一排,設排長;四排爲一連,設連長;四連爲一營,設營長;四營爲一團,設團長……。

沒有采用三三制,是因爲基層的火力比不上後世一個班的火力配製,只有以人數來增強。

討論時,方國安提出,十二人的構成中,增設兩名立盾兵以遮擋敵人箭矢,來保護火槍兵,還有單獨設置投彈兵。

但被吳爭在思考後,否決了。

吳爭不認爲需要設置立盾兵,確實,這能起到一定的保護士兵作用。

但由此而損失兩名士兵的火力輸出,得不償失,十二人中佔二人,這就是損失一成半的火力啊。

況且,面對弓弩箭的時候,兩名立盾兵能起到多少防護作用,還是個謎。

真等到了需要短兵相接的時候,手中的槍刺,才能真正地保護自己,進攻纔是最好的防禦。

而單獨設置投彈兵,就更不需要了。

如果以眼下火槍兵的火力配置,火槍射程爲遠,投彈爲中,拼刺爲近,由此構成遠中近輸出。

而投彈距離的極限在三十步附近,在這個距離,如果沒有手雷,那麼士兵應該從射擊轉爲上刺刀,也就是說射擊動作已經不存在,那麼完全可以以全體投彈來打擊敵人,根本無須獨立設置投彈兵。

最關鍵的是,單獨的投彈兵,在敵人距離三十步以上時,根本起不到作用,也就是在開戰之初,屬於戰場旁觀者,而由此帶來的,也是火力損失,等於是虛耗。

同時,吳爭在等待軍工坊的改良“虎蹲炮”試製成功,這樣,就可以爲基層增加火力配製,每個排擁有一個炮隊(四門小炮),每個連配備一個炮排(十二門),每個營配備一個炮連(三十六門),而在團一級,配備一個重炮營(仿製英國十二至十八磅野戰炮,共計六十四門)。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