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二憨道:“他們說,是前朝戚少保的後人。少爺,這戚少保可是咱們敬仰效仿之人哪。你可得要見一見他們。”
吳爭一愣,戚繼光是嘉靖年間的抗倭英雄,時隔一百多年了,沒聽說還有後人啊。
不過轉念一想,或許是自己孤陋寡聞了,更或許是戚少保的族人的後人。
原本想着找張國維他們問一問再說,可看着池二憨那副對戚少保崇拜的神情,吳爭點點頭道:“小安子,你與二憨將人帶進來,我見見。”
池二憨大喜,一把拽着宋安跑了出去。
吳爭想了想,還是派人去請張國維前來進行辯認,否則吳爭怕自己一旦搞岔鬧出笑話。
一會兒,宋安、池二憨引着三人進來,一個年近四十中年漢子和兩個年齡相仿的十五、六歲的少年進來。
“小民戚道昆攜子侄,拜見王爺。”
吳爭上前攙扶道:“這位大叔,不必多禮。這二位是……?”
戚道昆指着個子稍高些的少年道:“這是犬子承豪,那個是小民二弟的獨子承傑。”
吳爭微笑道:“坐下說話。”
“小民不敢,還是站着吧。”
吳爭不再勉強,問道:“大叔是哪裡人氏?”
戚道昆答道:“小民鳳陽府定遠人氏。”
吳爭聽了一愣,戚少保不是山東蓬萊人嗎?
於是疑惑地問道:“聽池二憨講起,你是前朝戚少保的後人?”
戚道昆答道:“小民並非戚少保的後人。”
吳爭瞪了池二憨一眼。
池二憨着急道:“戚道昆,是你親口跟我說……。”
戚道昆道:“池將軍莫急,並非小民哄騙將軍。實則小民祖上確與戚少保是親兄弟。”
這時,張國維進來,向吳爭一拱手道:“王爺傳我有何要事?”
吳爭用手一指戚道昆三人,道:“張公是天啓年進士,想必是知道嘉靖年間戚少保的,今日池二憨帶來這三人,稱是戚少保後人,可卻是鳳陽定遠人氏,故想請張公幫着辨認一下。”
張國維有些詫異,道:“張某確聽說,戚少保有三子,可這三子的後人應該在蓬萊啊,你們是……?”
戚道昆道:“小民祖父名諱金,爲國歿於關外,當時朝廷褒恤,贈都督同知,蔭子,諡武烈。”
吳爭心中更奇怪了,都督同知在大明後期可是從一品高官,再說蔭子,雖說只蔭一代,那也該是個盈富之家,可現在看這三人的衣着,雖不破爛,可也不光鮮啊。
邊上張國維皺眉,口中吶吶了幾句,突然問道:“可是原吳淞總兵戚金?”
戚道昆道:“正是家祖。小民父親行三,諱元弼。”
張國維點點頭道:“那應該沒錯了。”
吳爭向張國維問道:“張公何意?”
於是張國維向吳爭解釋,戚少保有三兄弟,戚繼光、戚繼美、戚繼明,戚繼美無子嗣,戚繼明有一子戚金,也就是戚少保唯一的親侄,從小就跟着戚繼光從軍,屢建戰功,由百戶歷升守備、遊擊、參將。萬曆初,從總兵劉綎徵關西,先諸將登高麗城,敘首功升副總兵。後轉江南吳淞總兵。戚金有三子,元功、元輔、元弼。
神宗末,適逢邊庭多事,戚金自請出關,率兵深入後被圍,於渾河橋北爲國捐軀。
吳爭聽明白了,這個戚道昆是戚金第三子戚元弼的兒子,這麼說來,朝廷當時的蔭子,確實是蔭不到三子頭上的。
於是點點頭道:“如此說來,你們也確實是與戚少保有關……大叔請坐下說話。”
這次戚道昆沒有推辭,坐了下來。
吳爭問道:“聽池二憨說,你曾對他言,能助本王一臂之力,不知此話何意?”
戚道昆拱手道:“家祖自幼追隨戚少保南征北戰,深得戚少保真傳。家祖在世時,時常督促家父研習兵法、武藝,生前曾留下十八卷《紀效新書》和十四卷《練兵實紀》,原本是傳了大伯祖的,只是大伯祖早亡,又無子嗣,於是傳到了小民這。小民聽聞王爺立下北伐宏願,便想着獻兵書於王爺,以助王爺一臂之力。”
張國維大驚,問道:“如今兵書在何處?”
而吳爭卻心裡並無任何驚喜,他想到的是,都過去七、八十年了,領兵、練兵作戰的思路早就變了,或許可借鑑,但用處想來不大。
吳爭更想要的是,以戚繼光在江南的名聲,組建一支新的戚家軍來激勵、振奮民衆士氣,可眼前之人,並非戚繼光直系後人,讓吳爭由此打消了這個念頭。
吳爭現在想的是,收下兵書,賞賜金銀,好言安慰,勸說他們離開。
戚道昆回答道:“兵書就在大將軍府外,由小民族人看管。”
張國維急道:“快快請進來。”
吳爭倒也不反對,宋安隨即帶人將兵書搬了進來。
看着這一疊厚厚的兵書,吳爭對戚道昆道:“戚大叔遠來,可有需要本王幫忙之處,儘管說,本王打算上報朝廷,追贈戚家爵位,既追思戚少保英魂,也彰戚大叔今日獻書之功。”
戚道昆道:“謝王爺美意,小民今日前來,並非爲朝廷和王爺的賞賜而來。”
吳爭微微一愣,打量着戚道昆道:“那戚大叔有何請求,不妨對本王直言。”
戚道昆道:“小民確有二事相求王爺,望王爺成全。”
吳爭道:“請講。”
“小民從先父手中得到這二部兵書,早已熟之能詳,只是自幼不喜兵事,故未精通。但小民喜鑄造,在鄉里經營着一家打鐵鋪,對兵書中記載之火器,皆小有涉略。今日小民來此,一爲獻兵書,二爲請王爺收留,小民願爲王爺鑄造火器,與小民同來者,還有七人,皆爲定遠戚家族人……而這兩子侄,盼能在王爺軍中效力,望能重現戚家祖上榮光。”
吳爭聽了一愣,沒有說話。
張國維上前湊在耳邊輕聲道:“王爺,這是好事啊。”
吳爭低聲回道:“好事是好事,可我軍眼下的火器豈是數十年前的火器能比的?”
張國維想想也對,也就不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