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

這種簞食壺漿的景象,讓吳爭覺得有些汗顏,無以面對。

看着那一張張純樸的滿是因滄桑而佈滿溝壑的臉,吳爭知道,他們纔是真正的漢人百姓,血液中的凝聚力隱隱地在指引他們,在做出怎樣的選擇。

也正因爲此,吳爭甚至輕易放過了清廷任命的官員,還有那些原本該被清洗一空的奸商富豪財產。

吳爭不敢,是真的不敢,他怕等軍隊撤退之後,清軍會對這些無辜的百姓清算。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被百姓推舉出來。

他端着一碗混濁得已經看不見碗底的酒,顫巍巍地來到吳爭面前。

“敢問這位將軍可是城中明軍主帥?”

吳爭點點頭應道:“我是。”

老者將那碗酒高高捧起,“聽聞王師收復泰州,老朽從家中徒步三十餘里,就想將這碗酒敬於將軍。”

老者彷彿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又巍顫顫的將手降了下來,“老朽原本也能請得起將軍喝碗好酒的,可韃子南下,老朽家中三個兒子和兒媳婦,還有那兩個孫子、一個孫女,盡喪在韃子之手,韃子劫掠殺人之後,還一把火燒了我家四間屋,若不是老朽外出走親戚,怕也早已命歸黃泉。”

說到此處,老淚婆娑。

他身邊的百姓無不擦拭起眼角。

吳爭心中一陣酸楚,他上前一步,欲伸手去接老者手中的碗。

老者下意識地縮了出手,擡着淚眼問道:“將軍不嫌棄這碗黃湯?”

吳爭強睜着眼睛,阻止着自己欲滾出的眼淚道:“在我眼中,此時老丈手裡端得不是黃湯,而是江北父老鄉親的一片心意,我又怎會嫌棄呢?”

說着,接過酒碗,一飲而盡,那一股帶着濃濃酸味的酒進口,讓吳爭強忍喉嚨的翻滾,硬生生地嚥了下去,可眼中原本就已經安捺不住的淚水,終於不爭氣地落下。

砸在碗中,“嗒嗒”作響。

百姓抽泣聲隱隱響起,有婦孺噎不住聲,哭聲開始連成一片。

是啊,四年的亡國奴生涯啊,再見王師北進,心中的委屈和自豪,怎麼能控制得住激動呢?

除了那些鐵了心投清的,心繫故國的百姓又如何不涕淚交流呢?

吳爭上前攙扶着老者問道:“那老丈如今在何處安身?”

老者答道:“鄉黨們不忍見老朽無家可歸,便讓老朽暫居在祠堂內安身。”

吳爭長吁了一口氣,“若老丈在此地已無親人,不如隨大軍南返,由官府來贍養您吧?”

老者驚愕了,他張大着嘴巴看着吳爭。

所有聽到吳爭說話的百姓,都張大了嘴巴。

老者半晌才問道:“將軍話中的意思,是王師要退回南岸嗎?”

吳爭面露愧色,只能點點頭。

老者的臉、百姓的臉瞬間黯淡下來,那種濃濃的失望,如同一張巨大而濃重的網,網着並撕扯着吳爭的心。

吳爭只能解釋道:“不是將士們不拼命,只是義興朝還無力以半省之力對抗佔據數省的清廷,這場仗打到現在,我軍已經無力北上,只能和談……。”

老者吶吶地問道:“老朽就想問將軍一句話。”

“老丈只管問就是。”

“王師還能北伐嗎?”

“當然能!”

“當真?”

“當真!”吳爭從沒有如此鄭重地承諾過,從沒有如此不給自己留下一點地餘地過。

“老朽還能活着看到嗎?”

吳爭一愕,看着這個搖搖欲墜的老者,一時噎住了。

然而老者卻突然轉身,大聲道:“哭什麼?將軍應了,王師終究會北返,無非多熬些日子罷了。老朽或許看不到,可你們終將能看到。”

被老者這麼一說,百姓們的眼中開始有了光亮。

吳爭熱血心上涌,大聲道:“老丈說得對,我吳爭有生之日,必將北伐,請泰州父老鄉親們見證。雖說我軍明日撤回南岸,可局勢也已經與之前不同。靖江已經是我朝的土地,另外,按和約,清廷將不在泰興駐囤軍隊,鄉親們若是在泰州待不下去,可去泰興,如果泰興容不下太多人,可以去靖江,更可以去南面杭州、松江等府。”

說到這,吳爭再一次邀請老者道:“老丈隨我軍南撤吧,至少,在南岸不會再受韃子欺負。”

老者輕輕拍拍吳爭攙扶他的手道:“將軍好意,老朽心領了。若是還年輕,當隨將軍南下,爲將軍執鞭墜鐙、陣前效力。只是老朽時日無多、故土難離啊……將軍率虎賁再度北上之日,若老朽已經身故,也會在地下祝福將軍旗開得勝、王師光復京城。”

吳爭緊抿着嘴脣,點頭不止。

老者回頭招呼道:“你們既然有心推舉老朽出來,那就別躲着藏着了。”

說完回頭對吳爭道:“將軍帶着這些孩子們走吧,鄉親們都說了,讓孩子隨將軍上戰場,殺韃子去。況且,王師一旦撤退,這些孩子保不準就被韃子抓去當苦役或者抓去當壯丁回頭與王師交戰,那可就辱沒了祖宗了。”

吳爭擡頭看去,一片黑壓壓的年輕人向自己涌來。

吳爭大聲道:“本官正有意在靖江設一衛,以庇護北岸百姓。請放心,你們的孩子就在靖江從軍,定可保護你們。有他們在,也能時刻威懾清軍,不敢對我漢人百姓恣意妄爲!”

吳爭的這番話確實讓百姓們安下心來。

泰州離靖江不遠,離泰興就更近。

聽到孩子們在靖江從軍,再加上雙方此時已和談成,那這些孩子們的安全應該不會兇險了。

還別說,吳爭的這番話,讓那些原本還在猶豫不讓孩子從軍的父母,頓時有了讓自家孩子也從軍的意願。

兩個時辰的功夫,踊躍報名從軍者,超過二千人。

若不是天色暗下來,人數怕是會更多。

當天晚上,吳爭收穫了一筆意外之財。

蔣全義來見吳爭,他將之前與王一林一起率水師從江都開始,收颳了大半個揚州府及周邊五、六縣之事,一五一十向吳爭做了彙報。

當吳爭聽聞此事之後,驚訝地嘴巴都合不攏了。

確實,大將軍府的財政非常拘緊。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