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

在布木布泰看來,洪承疇所提出的建言,似乎有些荒唐。

倒不是這二女身份有什麼不妥,這時的女人嘛,就分個出身,無非嫡庶罷了。

按所議,授於沈致遠二人的官職,將這二庶女賜婚下嫁,倒也是說得過去的。

布木布泰認爲荒唐的是,洪承疇將沈、錢二人與攝政王、鄭親王同時拉上了關係。

這本也沒什麼,都是愛新覺羅氏,可問題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已經成水火不容之勢。

將二人的關係生拉硬扯進新軍裡面,可想而知,這得多熱鬧?

但布木布泰已經不是小姑娘了,徐娘半老的她,早已看穿了世情,她很明白,洪承疇肯定有他的用意。

於是,布木布泰道:“宗室女子婚配,須慎重,既然牽扯到攝政王和鄭親王,自然得他們回回朝之後再作定奪。今日還是議議與義興朝是戰是和,纔是眼下之事。洪卿家,你先講講吧。”

洪承疇應道:“臣遵太后懿旨。之前,我朝聽聞豫親王被害,大軍南下是爲報復義興朝,而非是要攻滅義興朝。如今鄭親王率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應天府,報復之意圖已經達成。可隨之而來的是義興朝的反噬,鄭親王、徵南大將軍及麾下三萬大軍因長江阻隔,被困於龍潭周邊,明軍已對我軍形成合圍之勢。況且吳爭率部已經佔領靖江,正對泰興發起進攻。諸位心裡都清楚,我軍在江北的主力就是鄭親王所率大軍,再無別的軍隊可以阻攔吳爭,而攝政王雖然已經在渡河南下,可所部除了三百重騎和一千五百旗軍之外,餘者都是新徵民壯,真要打起來,敗或許不至於,短時間勝卻也渺茫。與其將國力耗費在無妄之戰上,不如與義興朝暫時議和,將鄭親王所部撤回江北,鞏固江防。故,臣以爲,當議和!”

范文程隨即附和道:“臣附議。”

馮銓道:“臣附議。”

嶽樂看了一眼福臨,也道:“臣附議。”

祁充格和剛林心想多爾袞也建議罷兵,也就不再反對,“臣等附議。”

布木布泰點點頭道:“既然諸卿家都認爲當和談……皇帝,那就下旨吧。”

頓了頓,布木布泰對洪承疇道:“洪卿家先留下,關於賜婚沈、錢二人之事,還有些事,須問問洪卿家的意思。”

“遵太后懿旨。”

待羣臣退去之後,福臨首先憋不住問道:“先生爲何要選攝政王的女兒?難道先生不知道,有攝政王插手其中,朕……。”

布木布泰慍聲輕喝道:“皇帝,記住你是皇帝!”

福臨只好閉嘴,可眉宇間一股不服,已經非常明顯。

洪承疇心中喟嘆一聲,他躬身道:“皇上,不是臣願意選攝政王的女兒嫁於沈致遠,實在是無奈之舉。皇上試想,攝政王是大將軍,天下兵馬大元帥,京城中多少官員都是他的眼線。就算皇上想將新軍納入禁軍,恐怕也避不過攝政王去。與其讓攝政王秘書處地安排人進新軍,倒不如索性迎他進入新軍。如此一來,至少攝政王不會想方設法地阻止和破壞這支新軍組建。”

福臨明白了,“原來如此,倒是朕錯怪先生了。”

布木布泰沉聲道:“洪卿家所慮甚是,皇帝啊,要多向洪卿家學學安邦定國的本事。”

洪承疇連忙道:“太后過譽了。皇上天縱奇才,臣無非是拋磚引玉罷了。”

福臨卻很不適宜的開口問道:“可朕還是不明白,先生爲何要將鄭親王也牽扯其中?”

洪承疇耐心解釋道:“回皇上,雖說攝政王權傾朝野,可鄭親王畢竟是皇上堂叔,又是先帝欽點的輔政大臣,朝堂之上,能與攝政王抗衡的也只有鄭親王了。”

福臨會意過來,“先生的意思是在新軍中,讓鄭親王平衡攝政王?”

“是這個意思。不過,此事最要緊的,還是沈致遠、錢翹恭二人,只要皇上能攏絡住他們,加上鄭親王和臣的配合,這支新軍就不會落入攝政王之手。”

福臨道:“既然先生說要朕攏絡這二人,何不賜二人爵位?”

洪承疇搖搖頭道:“不可。二人新附不久,先不說其心意未定,就說一旦皇上授二人爵位,朝中滿族官員必定憤憤不平,漢臣也會嫉妒眼紅,紛紛暗中使拌,反而與新軍不利。”

福臨微微蹩眉道:“那朕需要如何攏絡這二人?”

洪承疇心中一嘆,可面上恭謹地道:“皇上,臣原是明臣,後卻效忠於先皇。先皇待臣如國士,臣自當以國士回報先皇。”

福臨聽懂了,他道:“多謝先生指教。可朕還是不明白,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真有如先生般本事嗎?”

洪承疇斟酌了一會,道:“臣觀二人言行,沈致遠文才並不出衆,可有一顆赤子之心,這種人看似言語輕浮,但一旦有了決定,就會誓死效忠。況且,他有練火槍兵之能,臣在看過新式火槍的演練之後,幾乎可以斷定,不出五年,戰場之上,火槍兵的對戰將會成爲主要的作戰方式,我朝將會組建起至少火槍大軍,可我朝卻沒有比沈致遠更適合的火槍兵將領……控制住沈致遠,等於控制住新軍。只要皇上能以國士待之,沈致遠必能爲皇上所用。”

說到這,洪承疇喟嘆道:“臣已近花甲之年,如日薄西山,而皇上卻是如旭日東昇……臣陪不了皇上太久。皇上來日親政之時,也須有肱股之臣輔佐……在臣看來,只要能攏絡住沈致遠,他日定能爲皇上一大臂助。”

福臨點點頭道:“先生所言,福臨記住了。那錢翹恭呢?”

洪承疇搖搖頭道:“這錢翹恭……臣一時還看不透。從他的言行來看,他的文才似乎遠在沈致遠之上,可卻屈居於沈致遠之下,這不合常理!如果解釋爲懷才不遇……這說不通,他可是義興朝太傅的獨子,他的歸降我朝的理由,臣總覺得有些牽強……。”

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