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

洪承疇是漢人,哪怕是漢奸,那也是漢人不是?

在滿清,漢人也掌着兵,就算八旗中,那也有漢旗。

可問題是,洪承疇的手升不過去。

而降清漢將那,就更不可能了,雖說都降了清,可他們與洪承疇不是同道中人,譬如吳三桂等人,與洪承疇根本尿不到一壺去,雙方的訴求背道而馳,洪承疇是忠於清,只是想攬權,可那些降清明將,心裡想的是地盤、銀子、女人,最好能割據一地,做個土皇帝。這二者的道,是衝突的,是對立的。

所以,洪承疇是想借此機會把沈致遠、錢翹恭和那二千多人控制在手裡,甚至壯大它,變成自己的後盾和底牌。

可不想,沈致遠在太和殿前來了這些一出,這讓洪承疇的頭,有點痛了。

倒不是洪承疇想替范文程抱不平。

事實上,洪承疇最想看到的是范文程倒臺。

因爲范文程號稱崇德朝漢臣第一人,而洪承疇卻是順治朝漢臣第一人。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

洪承疇自然不會替范文程抱不平,洪承疇想到的是,沈致遠這小子太難控!

沈致遠聽了洪承疇的這聲威脅,恭謹地揖身道:“多謝亨九先生提點。”

這種恭敬的態度,一時讓洪承疇有種錯覺。

可想到之前被沈致遠一句話弄得自己差點失態,洪承疇一聲冷哼,“好自爲之。”

說完,拂袖而去。

錢翹恭滿臉惱意地走上前來,斥道:“你搞什麼名堂?”

沈致遠和錢翹恭是上不了朝的,他們來,只是等候召見。

聽着錢翹恭的責問,沈致遠微笑道:“不搞什麼名堂,就是探探清廷的底線。”

錢翹恭一愣,問道:“那你探到什麼了?”

沈致遠詭異一笑道:“探到清廷其實比咱的義興朝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更慘不忍睹。”

“就這些?”

“對。”

錢翹恭大怒,罵道:“你知不知道,你差點害死我倆?早知你就這麼胡爲,我該拿把土堵上你的嘴!”

沈致遠正色道:“這些難道還不夠?”

錢翹恭愕然。

沈致遠悠悠道:“我真想不通,象滿清這樣的朝廷,怎麼就亡了我大明朝了呢……錢翹恭,你知不知道,看到這些滿漢官員我就想笑,讓我對北伐頓時充滿了信心。”

錢翹恭突然懂了沈致遠的意思,他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確實,以後世的說法,大明朝好歹也是封建制度,遠勝於滿清的奴隸制度,這怎麼就劣幣淘汰了優幣呢?

要知道,大明早已有了內閣,而這個時候,滿清還是典型的奴隸制度,就象前面說的,老範媳婦被多鐸強擄了,其實這在滿清並不違法,老範是八旗鑲白旗旗奴,多鐸做爲旗主,是有權強佔旗奴妻子的。

若不是皇太極袒護了范文程,范文程甚至根本找不到地說理去,所以,最後其實是多鐸吃了虧,就玩了幾天,生生賠了一千兩,外加十五牛錄的人。

沈致遠出身商人之家,雖然他也是個讀書人,可他從小就只愛武裝,如果愣要將他劃入讀書人的行列,充其量也只是個濫竽充數的讀書人。

可錢翹恭不同,錢家的書香門第,讓他已經刻上了讀書人的烙印,只是錢翹恭剛剛長成,就被他爹塞到了吳爭身邊,可以說,吳爭對錢翹恭的影響是巨大的,說吳爭徹底顛覆了錢翹恭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一點都不過份。

按錢家叔侄離開錢肅樂選擇追隨吳爭時的對話,他們不是背叛,只是走一條與父親(大哥)不一樣的救亡之路。

此時沈致遠的話,確實讓錢翹恭心中震動,是啊,爲什麼?

沈致遠目光四下一掃,道:“這時候想想,吳爭是對的。如果他真取而代之,坐上了那個位置,恐怕天天就得在這羣人中間勞神費力了,還談什麼北伐?你看現在大將軍府多好,萬衆一心,大夥擰成一股繩,爲北伐而努力。”

錢翹恭沒好氣地道:“要全是你這樣的,怕是再多幾個吳爭,也會焦頭爛額。我讓你來救人,你卻帶我等降了清。”

沈致遠嘿嘿一聲道:“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等完成大業之時,天下人自然會明白你我一片冰心在玉壺的。”

錢翹恭嘆了口氣,“可大將軍府,也未必會象你說的一心……要知道,有人的地方便有爭鬥。我只盼啊,父親能早日想明白,這樣至少,錢家上下能一心了。”

沈致遠無所謂地隨口道:“大將軍府再不齊心,也好過眼前這清廷。”

這時,內侍的尖叫聲再起,“宣……沈致遠、錢翹恭入殿進見。”

……。

面對着滿殿數百雙眼睛的招呼,見過世面的錢翹恭反而有些緊張。

可平生第一次出遠門的沈致遠卻應對自如。

他一路拱着手,笑嘻嘻地衝這些根本就不認識的人打着招呼。

就象在自己家招呼客人一般。

還真別說,滿人的官員還真有回以笑臉相對的。

這不奇怪,滿人的官員之中,特別是武官,大字不識幾個的佔了大部分,這也是范文程以一秀才就能被清太祖努爾哈赤、皇太極善遇,參與指揮謀劃事宜的主要原因。

可問題來了,這些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酸文人,未建什麼大功,就佔據廟堂之高,這讓那些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的悍將情何以堪?

不服氣、有矛盾,是情理中事。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些個文人在大明朝社會風氣中薰陶慣了,大有拿自己不當外人的自覺,做了官,還真就象那麼回事了。

他們不僅佔據朝堂中高位,還一個勁地約束和諫言,讓這些清人也學禮義、知廉恥,但凡有什麼“稍微”出格些的舉動,譬如劫了點財,搶了些銀子,擄了個把良家婦女什麼的,就一折子遞進宮去了,偏偏皇太極還特別聽他們的,一彈劾一個準。

如此一來,滿漢官員之間的關係能好嗎?

不在太和殿打起來,上演全武行就不錯了。

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