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

濟爾哈朗兩次派人去招安,被“叛軍”打了回來。

濟爾哈朗甚至還提出,只要沈致遠他們肯主動離開,無論想撤往哪,他都不阻攔,可以大開方便之門。

可這麼優渥的條件開出來,“叛軍”就是不答應,就象要死賴上興化,與縣城共存亡了。

就在濟爾哈朗不知道如何辦纔好時,因豫親王多鐸的“遇害”,清廷終於下旨,要與義興朝決戰了。

多爾袞令濟爾哈朗儘快體面地結束圍剿這支義興朝“叛軍”之事,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嘛,這道理濟爾哈朗也懂。

多爾袞限期濟爾哈朗將江北清軍向六合、儀真、江都一線集結,完成渡江進攻應天府、鎮江府的準備。

這下濟爾哈朗是被逼到了牆角了,怎麼辦?

細思之後,濟爾哈朗咬牙作出了決定,他派人向沈致遠下了最後通牒,要麼降、要麼撤、要麼雙方在興化決戰。

同時,濟爾哈朗下令清軍向興化縣城進逼,給予“叛軍”足夠的威懾和壓力。

……。

都到了這個份上了,濟爾哈朗確實夠“仗義”了。

進、退後路都任由選擇了,還想人家咋滴?

沈致遠、錢翹恭、蔣全義、王一林四人開了個會,議題自然是怎麼選擇。

蔣全義沉聲道:“這還用得着商議嗎?二萬多兄弟,如今就剩下幾百號人了,韃子若有本事,就來取了去!”

錢翹恭道:“我的意思是,不要作無謂的犧牲,我與致遠此來,確實是有在敵後打出一片天的想法,可畢竟局勢在變,如今濟爾哈朗所部清軍,已經三面包圍了興化城,我們唯一的退路也就是大海,可問題是,金聲桓已經走了,雖然韃子不知道,但只要大戰一啓,濟爾哈朗就會很快知道,其實我們沒有退路,之後勢必就是一場猝死的圍剿。所以,我認爲應該撤退,趁清軍還沒有發現我們虛實之前。”

王一林原本是個粗獷之人,可在沈致遠等人面前,他卻“乖巧”得象只兔子。

水師原本是他的直屬麾下,可王一林很清楚,真正掌控水師的,不是他,而是面前這三人。

這就是現實,不由得他不“乖巧”。

王一林猶豫了一下道:“我覺得錢大人說得對,因時而異,我們雖有決死之心,可我們也是一支孤軍,就算此戰能拼死二、三千韃子,可對於整個局勢而言,並無益處。我贊同撤退。”

三人的目光齊齊看向沈致遠。

現在,這個終於掌握起軍隊,不再是紙上談兵的沈致遠,已經成了這支軍隊的真正首腦。

沈致遠很滿意,他滿意於自己終於執掌了軍隊。

不,沈致遠不僅僅是滿意,他還胸懷大志。

沈致遠自得地掃了三人一眼,開口問道:“爲什麼不投降?打又打不過,逃也逃不了,撤?那我們當初北上做什麼?讓金聲桓直接送我們回杭州就行了。”

這話還沒落地,蔣全義“噌”地竄起來,怒罵道:“沈致遠,你敢投敵?”

錢翹恭眉頭一皺,對沈致遠斥道:“你沒糊塗吧?你這一投降,毀了你自己不說,連大將軍也被你牽累了。”

連王一林也瞪眼道:“投降這事可做不得,打不過逃就是了,何必做這等辱沒了祖宗的事呢?”

沈致遠卻好整無瑕、自得其樂地道:“本將軍主意已定,爾等遵命行事便是了。”

蔣全義怒罵道:“好你個沈致遠,蔣某麾下幾百號兄弟,絕不會向韃子跪下討饒!你敢投敵,莫怪蔣某腰間鋼刀不留情面!”

王一林也站起來道:“某麾下水師兄弟,也絕不會向清軍投降。”

錢翹恭依舊皺着眉頭,他感覺有些不對勁,怎麼想,也不存在沈致遠要投降的理由啊?於是,他開始選擇沉默。

那邊蔣全義發現錢翹恭不說話了,更加憤怒,他大喝道:“錢大人,你可是京衛副都指揮使。難道你要眼看就這廝將兄弟們帶進溝去嗎?某是看在鎮國公的面子上,奉這廝號令,可若他真想投敵,錢大人,莫怪屬下要……反了!”

沈致遠看着三人,面不改色心不跳,他搖搖頭喟嘆道:“瞧瞧,瞧瞧,太沉不住氣了。要是我是主將,你們只能當副將呢,難道你們就不知道有句話叫身在曹營心在漢嗎?”

這話一出,錢翹恭眉頭一挑道:“你是想詐降?”

沈致遠讚道:“這三人中啊,也就你的腦子能跟得上本將軍。沒錯,我就是這意思。”

在三人驚愕的目光中,沈致遠自得地一笑道:“淮安周邊,駐防清軍不多,眼下包圍我們的,只是濟爾哈朗所部,可他們不可能長期待在這,只要南岸稍有風吹草動,濟爾哈朗肯定得調兵回去。我們待在這,大有可爲。若是吳爭北伐,我們突然率軍倒戈……嘖嘖,諸位想想,多大的功勞哇?”

三人面面相覷,錢翹恭想了想問道:“你如何取信清廷,韃子不傻,怎會相信我部突然有了降意?”

沈致遠驚訝狀,“怎麼能說是突然呢?從江都時起,一萬餘大軍,到如今不足三千人,這種損失,無論對哪方軍隊都是不可承受的重創。眼下濟爾哈朗決意圍剿,我等不想做無謂的犧牲,無奈投降,不在常理之中嗎?”

說到這,沈致遠詭異一笑道,“諸位莫非是忘記了,我部可是朝廷已經定爲“叛軍”的軍隊。面臨死亡,山窮水盡,不投降還要真送死啊?再說了,在清廷眼中,我們是不是真心投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部的投降,可以作爲打擊義興朝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說,清廷會以此大肆宣揚義興朝不被百姓擁護。所以,只要我們答應,清廷絕不會生疑,至少在明面上,清廷會深信不疑。”

這話讓三人沉思起來。

過了一會,王一林突然道:“萬一清廷令我部與南岸我軍相互廝殺,怎麼辦?”

沈致遠胸有成竹地隨口道,“投降談判時,這可以做爲必要條件提出來……你們放心,現在提什麼,只要不是讓小皇帝福臨主動退位,清廷不會拒絕我們任何合理的條件。”

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