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

遷移潮造成的最直接後果是,華亭地價幾乎一日一變,甚至每個時辰都在變。

而大將軍府對無主荒地的嚴控,使得華亭地價,形成有價無市的局面。

一個月後,當官府再推出二萬畝荒地時,搶購者雲集。

驟然將地價哄擡至二百五十兩一畝的天價。

江南商會居然先發後至,竟只搶到其中五千餘畝,餘者皆被蜂涌而來的各地商人哄搶。

這種情形,讓熊汝霖等人震撼,特別是莫執念,對吳爭的點石爲金之術佩服得無以復加。

這個翻手爲雲、空手套白狼的操作,讓莫執念至少在一、二年內,不必再面對財政窘迫的困境,也使得軍工坊、港口、軍校等在建設施有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同時,也加快了華亭城道路、房屋及公用設施的建設進度,反過來影響、促進了各地各國商人的入駐。

形成了良性循環。

當然,這是後話了。

……。

在吳爭拋出建新城治所這招棋的時候。

北方清廷已經得知了多鐸被殺的消息,朝野震動。

當朝豫親王戰死,這已經是清廷不可承受之重了,何況是在被俘之後遇殺害,更令清廷無法容忍的是,多鐸的人頭竟被懸掛城頭示衆三日。

這是從未有過的恥辱,是整個滿清王朝的恥辱,是努爾哈赤建立大金以來從未有過的巨恥。

整個滿清朝堂,有了“同仇敵愾”的激憤。

小皇帝福臨下旨,廢棄大清與義興朝的停戰條約,撤回正與義興朝談判的使團,拜攝政王多爾袞爲大將軍,以舉國之兵征伐義興朝。

多爾袞隨即在順天府及京畿周邊承德府、錦州府、永平府、昌平府、天津府等二十四府之地開始徵兵。

對,徵兵,沒錯。

清廷此時確實外強中乾,京師、山東、山西、河南,可調之兵幾乎枯竭。

不過此次徵兵,還是比較溫和的,清廷也考慮到人心不穩對統治不利,所以,徵兵的地域僅限於濟南府以北,太原府以東。

多爾袞一面徵兵,一面急令江北濟爾哈朗返回江都,並調淮南、湖南兩地清軍,置入濟爾哈朗麾下,號稱十萬大軍,可其實淮南、湖南兩地清軍調往江都的,合計不到三萬,也就是說濟爾哈朗麾下,真正可用的也就六萬多人,這其中八旗兵僅一萬餘人。

但就算如此,清軍的兵力也遠遠超過了義興朝。

多爾袞勒令濟爾哈朗在五天之內,對應天府和鎮江兩地發起進攻。

而十天之後,多爾袞將親率大軍南下。

……。

山雨欲來風滿樓。

停戰條約的廢棄,清廷使團的離開,大戰將啓,此時的應天府一片風聲鶴唳,義興朝似乎在風雨中已經搖搖欲墜。

洪武門外的榮來酒樓,一直是京城中消息的聚集、分散之地。

此時,酒樓裡照樣是賓客滿座,沒有因戰爭即將到來而空曠起來。

只是,客人聊天的話題,集中在了對戰爭的猜測和揣摩中。

“聽說了嗎?江北韃子已經聚集起十萬大軍了,估計也就在這三兩日就要進攻了。”

“頭報有賞,二報吃巴掌……你問問諸位,這事誰不知道?”

“啊?那您說說,這次咱明軍能打勝嗎?”

“嘖……嘖,難嘍——!這要是換半年前還好說,那時,咱有興國公、鎮國公在啊,這二位國公一個在陸一個在水,合計起來,一樣六、七萬大軍啊,是不是?可現在,興國公麾下折損了一半,鎮國公又在南邊遲遲不肯北上,這仗啊……懸嘍!”

“說得也是啊,你說,好好一支水師,明明在殺韃子,怎麼就成了叛軍了呢?要是他們能回來,韃子哪敢渡江啊?”

“就是,我朝能坐享南都,可不就是二位公爺的功勞,特別是鎮國公,從紹興府到應天府,七、八成的仗可都是他打的,卻被……趕出了京城。”

“噓……噤聲,別亂講,也不看看這是在哪?”

“怕什麼,實話實說罷了。朝廷還能殺了我不成?”

“這話也得反過來說,鎮國公功勞是有,誰也不否認,咱們心裡都跟明鏡似的,可他也確實太跋扈了些,所謂天地君親師,聽說過有哪個臣子把君上從奉天殿的寶座上拽下來的嗎?將心比心哪,哪個君上能容忍這種臣子?”

“這話我可不認同,如今可是亂世,你見過哪朝有君不在位數年之久的嗎?雖說南邊有皇帝,可咱們也沒認哪,對不?”

“這話在理,講禮也得看時候,但凡有本事的人,脾氣自然大些,況且鎮國公不也是明室嗎?都是一家人,什麼事不能好好商量嗎?”

“胡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謂漢賊不兩立……。”

“你省省吧,二兩黃湯下肚就滿嘴胡話,誰是漢,誰是賊?鎮國公是賊?有替大明朝光復十府之地的賊嗎?真要多有這樣幾個賊,我大明朝早就將韃子趕回關外吹北風去了。”

“這話在理。聽說了嗎……鎮國公在紹興打敗了來犯的四萬清軍,不僅活捉了敵酋多鐸,還一刀斬了多鐸的腦袋掛在城頭上示了三天衆……聽聽都來勁、解氣。”

“得了吧,瞧把你樂的,要不是鎮國公魯莽,哪有今日大兵壓境之禍?”

“胡說八道,鎮國公不殺多鐸,韃子就不南下了?應天府還是人鎮國公和興國公光復的呢,要不是二位公爺,你我還是亡國奴,做人得講點良心不是?”

“得,你有理。可眼下大戰就要來了,我們這等小民,還得想着保命纔是,你們有轍嗎?”

“有個屁轍,要不在城裡等死,要不往南逃唄,反正我不想做亡國奴了。”

“對,我也是準備去杭州,至少那能過幾天安生日子。”

“你們說得容易,怎麼逃?我家在城裡,十幾家店鋪,城外二、三千畝地,這可是咱家幾代攢下的家當,怎麼帶走?我不逃了,聽天由命吧!”

“我也是,心急也沒用,這說起來都得怪那臥子先生,要不是他朝三暮四,一會兒擁立鎮國公,一會又擁立當今聖上,害得君臣反目,事情也不會糟糕成如今這樣。”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滅口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