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

變化,吳爭久盼的變化,終於出現了。

不是宋安的援兵、不是瀝海陳勝部出擊。

也不是杭州衛南下增援。

自然更不是多鐸、博洛出了什麼人身意外。

這個變化,來自紹興城中,最底層人的嘶吼。

自古以來,華夏最底層的人,往往是最好治理的,因爲他們善良也麻木、溫和也慵懶。

只要還有一口吃食,就不會生出造反之心。

哪怕是異族入侵,他們依舊在坐視。

哪怕是鋼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依舊可以麻木地……去死。

或許會在意識喪失前的那一剎那,在心中祈求,來生不做亂世人,寧爲太平狗。

可華夏人,也從不喪失過背水一戰的勇氣。

這話聽起來好象很矛盾,也確實矛盾。

二者最關鍵的區別在於,有一個引領他們的人。

這是一隻羊領着一羣狼,一頭狼帶着一羣羊的區別。

嶽爺爺,整編了一羣羊,打得金人發出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嘆息。

可嶽爺爺一死,曾經令金人聞風喪膽的岳家軍,便如同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戚繼光,戚武毅,召集起三千金華、義烏民壯,就在臺州全殲來犯倭寇,從此倭寇聞戚家軍即遁,不敢入浙東。

要知道,正是這羣倭寇,從福建一直打到了應天府,讓沿途十五萬明軍據城不敢出。

百姓需要英雄,英雄的指引能讓一個雜碎成爲一名勇士。

紹興府百姓自然不可能是雜碎。

能以一隅之地抗清二十七年的浙東百姓怎麼可能是雜碎呢?

如今,他們有了英雄。吳爭,便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在清軍入紹興,吳爭兵敗退入平崗山之時。

就有那麼一羣人,在悄悄聚集。

上虞始寧鎮,短短三年間,出了一個國公,一個指揮使,三個副指揮使,無數百戶。

百姓們,與有榮焉!

這如同戚爺爺一戰成名之後,無數浙東少年,無不想持三尺劍,滌盪天下、建功立業一般。

始寧街,城隍府邊上有個肉攤。

肉攤的主人叫張阿大,他大名叫張聚財,他爹給他起這名時,張家還是個中上人家,他老爺子希望兒子能聚財,振興家業,光宗耀祖。

可張阿大如同每個浙東少年一般,更尚遊俠,不喜讀書。

平日裡常結交象周大虎這幫子人,呼嘯來去,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等到他爹不幸病故之後,家道慢慢中落。

二十三年過去,張家敗落到了只能靠張阿大的肉攤支應渡日。

當年吳爭在始寧街一戰時,張阿大卻沒有參與。

不是不想參與,實在是不能參與。

他還有個寡居老孃,這是他的牽拌。

可去年,老孃也不幸走了。

此時的張阿大,發出一聲巨吼,拎圓了膀子,就是一個字“幹”。

張阿大素有勇名,爲人又講義氣。

這一聲巨吼,十里八鄉,中、青、少年響應者衆。

一日之間,聚集起千八百人。

沒有什麼宣言、沒有什麼軍議,更沒有什麼籌劃、謀略。

千八百人在張阿大大手一揮之下,直衝紹興城而去。

這三年裡,紹興府三次淪爲戰場,數度易手。

不管是明軍還是清軍,戰損者衆。

對於戰場毀壞的刀劍弓弩甲具,因沒有軍械坊,大都棄之於野,便宜了那些拾荒者。

可百姓撿拾之後,卻經過簡單的修繕,勉強也能夠使用了。

這讓那些素有投筆從戎的少年人們,紛紛從百姓手中購入,掛在腰間、挎在背上,招搖過市。

所以,這支人馬,還真稱得上軍械齊備。

多鐸排兵佈陣,周詳老到。

他的二萬大軍,一萬部署在瀝海,應對瀝海衛出擊。

三千部署於瓜瀝,阻擊杭州府援兵。

五千部署於平崗山外,那是爲吳爭準備的。

剛剛攻下的紹興城中,清軍只有二千人馬。

可這二千人,那也是韃子精銳。

且有紹興城牆可以依仗,也不是張阿大那羣徒有一時之勇的烏合之衆可以攻打得了的。

這上間總有些人,不自量力。

他們打心底裡就不認爲自己是那顆撞石頭的雞蛋。

就算知道自己是顆雞蛋,他們也認爲自己這顆雞蛋是鐵蛋。

拼得一身剮,敢將皇帝老兒拽下馬!

衝向紹興城東門的時候,張阿大喊得就是這句話。

喊得很有氣勢,喊得多麼不合時宜。

沒有人在意,就算這千八百人中有不少讀書人,也不會介意張阿大這話不合時宜。

因爲這時的人心是無畏的,他們的血液在沸騰。

打一場守護家園的勝仗,給家鄉父老們看看,給平崗山中,他們心目中的英雄看看,吳越之地,不僅僅只有一個英雄。

就是這麼簡單,理由就是這麼簡單。

因爲簡單,所以直接。

因爲直接,所以敢死。

熱血涌上頭時,任何人都敢拿自己的腦袋去與城牆決個雌雄。

因爲這支“烏合之衆”的起兵速度太快,涌向紹興城的速度更快。

快到哪怕是堪稱精銳的清軍都無法“適應”這種突如其來的進攻。

東城牆一度被這支義軍攻下。

可熱血會冷卻,不怕死不代表着不會死。

當近半的折損,滿地的屍體,流動的鮮血匯聚成血流時,當張阿大不禁意發現自己身後追隨之人了了時,當清軍開始從開始的慌亂中回覆過來時,義軍被趕下了城牆。

巨浪撞在岩石上,撞成紛飛的水花和團團氣霧。

遭遇岩石頓挫,怎麼也得倒退一下,匯聚後浪再圖撞擊吧?

可張阿大顯然不這麼想,他做了一個令人驚愕的決定——分兵。

這就是在開玩笑了,千八百人,折損已經到達一半,千把人還要分兵?

如果吳爭在,肯定會踹死這個殺豬的。

城牆上的清軍笑了。

這該是天下最好笑的笑話了。

人數幾乎比義軍高出五成的清軍也開始分兵。

可很快,清軍就笑不出來了。

他們或許已經認定了這天下是他們的。

他們或許根本想不到,城中百姓是漢人。

他們或許根本就沒有想過,上虞與紹興城這麼近,誰家沒有個七故八姨、親朋好友?

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