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

當着朱以海和王之仁、張國維、錢肅樂的面,方國安怎能以舉止不當去堅持殺張煌言呢?

方國安生生嚥下一口惡氣,“既然如此,那就杖責三十,以敬效尤吧。”

王之仁一拍掌,大笑道:“瞧瞧,越國公果然宰相肚裡能撐船啊,當爲我輩楷模。”

朱以海也誇道:“越國公確實有肚量。”

張國維見張煌言性命無虞,自然不吝惜幾句好話,“越國公大度,張某自愧不如。”

錢肅樂怔怔地看着這羣戲子,心中就象吞了坨X一般地噁心。

可想到這或許是最好的結局,不想節外生枝,於是板着臉微微點了點頭。

看到一場和氣,王之仁笑道:“越國公啊,那個百戶吳爭,也是一片忠於朝廷之心,只是年紀尚小,不懂分辨是非,聽風就是雨,這不,鬧了這麼大一個誤會。這樣,越國公也好好教訓他一下,出出氣,如何?”

這下方國安臉色變得非常陰沉了,都道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吳爭,是方國安決意要殺的。

這一步,怎麼都不能讓。

“興國公,我已經很給你面子了。”方國安沉聲道,“張煌言是言官,可聞風而奏,本公可以不再追究,可那吳爭卻非言官,監國麾下數以千計的將領,若都效仿吳爭,憑空構陷朝廷重臣,此例一開,不用滿清南下,我等就自亂陣腳了。此例絕不能開,故本公必殺吳爭,以警示天下。”

王之仁聞聽,心中很明白。

方國安肯放過張煌言,卻不肯放吳爭。

爲得就是張煌言是一介書生,都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

可吳爭不一樣,他是將領,從屍體堆裡爬出來的將領,手中還有數百老兵。

如今都撕破臉了,方國安豈能不知打蛇不死,後患無窮的道理,而讓吳爭活着?

但方國安的話,確實有道理,讓人無法反駁。

堂內一片寂靜。

半晌,方國安向朱以海拱手道:“殿下若無別事,恕臣便要動手了。”

說完,甩了把下襬,出門而去。

錢肅樂盯着王之仁急道:“興國公,這可如何是好?”

王之仁也鬱悶,他來本不是爲了張煌言,而是爲了吳爭。

可不想,有心栽花花不開啊。

“錢御史先別急,張煌言、吳爭有本公的兵護着,一時半會,方國安動不了手。”

張國維道:“這事還得殿下出面,否則僅憑興國公硬擋,是擋不住方國安的。”

朱以海猶豫道:“可如果孤強硬保下吳爭,逼反了越國公,這又如何是好?”

王之仁等人面面相覷,心中不覺得百般失望。

這時,王之仁的副將在堂門口稟報,方國安要搶吳爭了。

王之仁嘆道:“看來這小子命該如此……罷了!”

說完,揮揮手,示意副將別管了。

……。

吳爭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他留的一着後手,就這麼廢了。

在他看來,紹興府朱以海,能與方國安相抗的,就只有王之仁了。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不管王之仁表面上與方國安怎麼合拍,但利益分割上,二人就是潛在的對手。

所以,吳爭打算拉一方,對抗另一方。

這確實是步好棋,不,應該說是步妙棋。

吳爭將王之仁的心思,揣摩得很透。

但結果卻南轅北轍。

王之仁在最後,還是放棄了吳爭。

在被重新按回池塘邊那塊石板上時,吳爭覺得好悲哀。

原本還有張煌言作陪,如今張煌言被拉去杖責了,歷史終究回到了原來的道路。

並沒有因自己的出現而改變軌跡。

上路的只有自己。

吳爭不明白,自己前生今世,怎麼就這麼背呢?

這次死了,還會有再一次穿越嗎?

吳爭閉上了眼睛,看來,人真的不能與天爭,爭不過!

就在吳爭自己都感到絕望的時候。

天意終究顯露出它的難測。

變數來了。

這個變數,不但方國安、王之仁震驚。

連朱以海都驚愕了。

“長平公主?!”

張國維與錢肅樂面面相覷。

長平公主的到來,對任何南明勢力都是一個強大的衝擊。

正統!

這是一個看似荒謬,但卻深入人心的命題。

朱以海問道:“諸公,孤該如何應對?”

錢肅樂隨即出言道:“殿下,如果有長平公主在,殿下就不會再因正統,受制於隆武朝,臣以爲,殿下該即刻出迎,萬不可讓長平公主久候,引起非議。”

張國維道:“如今之局勢,殿下困一隅之地,北有滿清,南有隆武朝,此時若有長平公主在,大事可圖。”

王之仁道:“先帝子嗣已絕,長平乃先帝嫡女,若殿下得長平,便可一改被動局勢,與隆武朝爭一時高下。”

就連方國安也道:“臣以爲,這是上天眷顧監國殿下,殿下萬萬不可錯過這絕佳之機。”

朱以海隨即起身,大喝道:“傳召紹興府,七品以上官員,來王府覲見公主殿下。令王府樂伎,奏雅樂……。諸公,隨孤出迎。”

一身宮裝的朱媺娖,臉色平靜地面對着跪拜的官員、軍兵。

身後鄭叔,也已經是太監打扮。

與在吳莊不同的是,她(他)們的臉色都很平靜。

平靜得如同是一潭死水。

在衆人的簇擁下,來到王府正堂。

朱媺娖當仁不讓地在主位坐下。

“本宮只有一個要求。”聲音平淡卻堅決,令人無從抗拒。

朱以海應道:“公主殿下儘管說。”

“即刻詔告天下,本宮的身份。”

衆人悚然而驚,詔告天下,這等於將朱媺娖自己陷入衆矢之的。

朱以海應道:“如殿下所願。”

“哦,本宮還有件事,需要勞煩魯王殿下。”

“公主殿下儘管吩咐。”

“本宮由揚州南下,若非得嘉定總兵麾下哨官吳爭相救,只怕此時早已不在人世了。今日本宮能重歸皇室,自然應該封賞有功之臣。魯王殿下,這事難辦嗎?”

“呃……這事不難……不難辦。公主殿下放心就是。”

“本宮已經累了,請魯王殿下替本宮安排歇息之所吧。”

“公主請。”

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