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

當百姓雲集起來涌向營地時,金聲桓、王得仁兩夥人正在理論之前的小火拼,是誰的不是。

聽聞百姓“暴亂”,金聲桓兇相畢露,他下令平亂。

金聲桓嫡系皆出身盜匪,他們的兇殘本性,讓他們對百姓動刀,毫無障礙。

頃刻之間,死傷百姓數十人,百姓哪受得了這,立馬一鬨而散,各自奔逃。

如果金聲桓天良未泯,此時罷手,倒也能說得過去,畢竟是百姓聚衆鬧事,先衝擊的軍營。

可他確下令追擊。

狠吧?

讓一羣豺狼去追擊捕殺手無寸鐵的百姓,後果如何,不言自明。

而這時,王得仁出手了。

王得仁匪號“王雜毛”,自然也不是什麼好鳥,追隨李自成、白旺時,手上血也沒少沾,沒降之前與金聲桓鎮守紹興府,也沒少打劫富商、百姓。

但這時,他卻下令所部阻擊金聲桓部,保護奔逃百姓了。

這不是他因良心而反對金聲桓,而僅僅是爲反對而反對。

既然金聲桓選擇了殺,那他就選擇反殺。

兩支殘部,頃刻之間在營地內外大打出手。

其聲勢絕對不亞於兩軍交戰,便是你死我活!

如受驚小兔的鄉紳百姓,逃出數裡地,見後面沒有人追來,驚魂初定之後,遂派人分兩個方向去報信,一路往瀝海,一路往平崗山。

平崗山,從朝廷北歸之後,山寨中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

它還繼續存在的意義在於,那裡已經被修築成一個軍事要塞,捨棄確實可惜。

至少在紹興府周邊還沒有抵定之時,平崗山寨還有存在的必要性。

此時在平崗山寨的主官,就是吳爭的發小,日日悲嘆被吳爭遺忘的沈致遠。

少年人,血氣方剛,特別是江南一帶深受戚繼光抗倭影響,但凡少年都有“若個書生萬戶侯”的夢想。

可沈致遠認爲,最悲涼悽苦的莫過於,有着副千戶之職,卻只能領千人無所事事,困守山寨。

人閒得全身發癢,刀閒得生鏽。

就算是個孬兵,此時也在想着換種日子過過。

機會來了。

當受害百姓前來報信時,沈致遠立馬集結軍隊,兵發下管。

吳爭當時掩護朝廷北歸時,帶走了山寨中幾乎所有的騎兵。

但還是留下了一些,爲得是平崗山寨偏遠,需要是瀝海保持消息暢通。

而現在,沈致遠集結的就是這三十六輕騎。

“血灑疆場、馬革裹屍,富貴險中求!”這是沈致遠在出發前的動員詞。

古有唐將席君買以百騎破胡兵上萬。

今日明將沈致遠三十六騎平亂。絕不諻讓古人寸許。

沈致遠有勇,有謀。

他明白三十六騎想平亂很難,於是他打出了“吳”字將旗。

整個江南,能打出吳字旗的只有一家,那就是鎮國公吳爭。

狐假虎威、兵不厭詐。

當沈致遠三十六騎抵達亂軍營地前時,亂軍一部分被王得仁部牽制在營地周邊,還有一部分散落在營地數裡方圓。

亂軍驟見騎兵來襲,可擡頭見到的是“吳”字將旗,這下意識中,還沒有回過神來。

因爲他們這次並不是反吳爭、反朝廷,在他們心中,這也是一場“正義的平亂”,而且是奉金聲桓將令行事。

正是這一遲疑,給了三十六騎迅速突破的時間。

當騎兵揮刀梟去數十級時,亂兵方纔如夢初醒,可這時,反抗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三次貫穿,伏屍百具,亂軍紛紛逃竄或棄械投降。

於是沈致遠率軍趁勢突入營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撞開了金聲桓的親兵營,將刀架在了金聲桓的頸上。

這還不算,沈致遠轉而硬生生地將王得仁繳了械。

這場戰鬥,從開始到結束僅僅一柱香的時間。

營地內外二部士兵尚未結束火拼之時,沈致遠三十六騎,已經制住了兩個主將。

可謂夠狠、夠準、夠大膽。

金聲桓不服。

王得仁更不服。

不說別的,沈致遠只是一個副千戶,他們卻是吳爭所授總兵、副總兵官。

這就有些象一個副團長帶兵抓了師長、副師長那般荒謬。

沈致遠原本只是想平亂,趁機立下軍功,脫離這個除了母獸之外,再無異性的山溝溝。

可金聲桓的反應與王得仁截然不同。

王得仁自恃今日無過錯,他坦然面對沈致遠,心覺得就算將事鬧到鎮國公面前,自己也不會吃瓜落。

金聲桓卻想到的是,如果吳爭藉此事廢黜了他的軍權,那自己什麼都完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金聲桓從“一斗粟”盜賊,投左良玉成爲明軍,再降清成爲清軍,繼而在紹興府再降明,堪比三姓家奴。

能活到現在,依靠的只有一個字“狠”,還有一支嫡系人馬。

亂世之中,軍隊就是命,投到哪,都能安身立命。

於是,金聲桓在沈致遠收刀,下令“綁上”的一剎那,動手了。

金聲桓作戰經驗豐富,他沒有衝向沈致遠,因爲他知道,就算挾制住沈致遠,一旁王得仁也絕不會爲了一個副千戶而放過他。

金聲桓竄入軍帳,見主將逃脫,金聲桓親兵紛紛反抗,追隨金聲桓遁入軍帳的不下十人。

這可不是自己找死。

金聲桓有着非常豐富的對敵作戰經驗,面對騎兵,他勢單力寡,無法正面突破,那麼遁入軍帳,騎兵下意識中就無法做出有效反應,騎兵如果驅馬闖入,那等於自找死路。

因爲篷佈會裹住騎兵的人和馬,變成睜眼瞎。

而金聲桓則不同,他只須用刀割開後面篷布,然後竄出,再召集散於營中的部下,用不了多時,就可集結起一支可與騎兵對抗的人馬來。

這個逃生方案,確實可行。

但金聲桓卻忘記了,他所面對的不只是個普通的副千戶。

沈致遠是吳爭發小,一起光着腚長大,還一起翹家去投奔吳爭叔叔,只是沈致遠不幸被他爹抓了回去罷了。

如果說現在還有下屬敢忤逆吳爭的話,沈致遠定是其中一個,沒有之一。

而且沈致遠有着一個將軍夢,他喜歡酣暢淋漓、推崇慷慨激烈。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