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

平崗山中,池二憨此時也苦惱。

山寨地形險要,易守難攻,這不假。

狹長的甬道令清軍根本攻不進來,可問題是明軍也出不去。

清軍往甬道口一堵,明軍就是全身鐵甲,也衝不出去,反折損了不少人手。

接到吳爭讓他配合這場收復戰,率軍出山牽制清軍的命令,池二憨已經組織了三次進攻,都被清軍的弩矢和投石器擋了回來,明軍無法衝出甬道口。

清軍依託大石、樹木爲掩護,對甬道進行弓弩矢交叉封鎖,甚至以投石器將大石頭擲於甬道口,更平添了衝出去的難度。

池二憨是真想出去,待在山寨中,讓他萬分憋屈。

好不容易得到這次機會,衝不出去,他不甘心。

心急如焚之下,池二憨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

下令崖上四門火炮掩護,以庫存鐵甲裝備出一百多重甲兵充當肉盾。

強行突破!

平崗山從朝廷撤出之後,兵力已經不多,總計不過五、六千人。

其實吳爭並湍強求池二憨一定要衝出去牽制清軍。

吳爭的意思,不過是讓池二憨鬧出點動靜,牽制住清軍就成了。

事實上,只要平崗山有異動,清軍就不敢分兵去增援別處。

可往往各人對命令的理解各有不同。

池二憨太想出去了,這種思想下,自然將吳爭的命令理解成“衝出去,幹他X的”。

鐵甲護身,“叮叮噹噹”地,確實能擋住弓箭箭矢。

可鐵甲的重量限制了士兵的靈活性。

身穿重甲、行動遲緩的士兵,那就是最顯眼的活靶子。

箭矢的力度雖然對他們造成不了傷害,但清軍有重弩、有投石器。

千來人跟隨着重甲兵魚貫至甬道口時,清軍的重弩和投石器發射了。

一枝粗如臂膀的弩箭擊中最前端重甲兵的身體。

“鏜”地一聲巨響,弩箭箭矢的衝力,直接擊飛了重甲兵,連着撞翻後面緊跟的十幾人。

而緊接着不斷地弩箭射來,還有巨大的石頭如同流星般,帶着“呼呼”的風聲當頭砸下。

頃刻之間,百多鐵甲兵瞬間折損超過了三成。

池二憨目眥欲裂,這種弟兄的犧牲,反倒激起了他的犟脾氣。

這個時候,恐怕沒人能攔得住他了。

池二憨悍然下達了全軍衝鋒的命令。

軍令如山,這是要將平崗山守軍全部葬送的命令。

但這個時候,誰還能攔得住他?

甬道確實太窄了,並排站不滿十個人,這種人數的衝鋒,對甬道外的敵人,根本形成不了威脅,真正起到威脅作用的,還是崖壁上那四門不斷射擊的火炮。

這避免了衝鋒明軍沒有徹底被殲滅在甬道口。

但火炮畢竟不是萬能的,特別是接連射擊之後,需要冷卻。

可轉眼之間,二、三百士兵倒在了甬道口,而士兵依舊奉池二憨的命令在往外衝。

屍體越來越多,幾乎堵塞了甬道口子。

池二憨此時已經瘋魔了,血紅着眼一個勁地往外衝,一枝重弩箭呼嘯地射向他時,他都混然不覺,若不是身邊親兵奮不顧身地將他撲倒在地,恐怕池二憨就會被弩箭洞穿了。

眼見悲劇上演,這時甬道外的清軍,突然就混亂了起來。

重弩不再發射,投石器也沒了反應,除了最前沿的弓手依舊在射擊,可這已經阻擋不住蜂涌而出的明軍。

就一瞬間的功夫,衝出甬道口的明軍人數已經高達一百多人,這其中自然包括如同瘋子般的池二憨。

這一瞬間,拯救了平崗山全體明軍的命,也拯救了池二憨。

池二憨甚至忘記了下令,就自己一個人吶喊着,衝向清軍,可他的這種無畏無懼的氣勢,同樣激勵着明軍將士。

一百多人,如同狂風席捲般衝向清軍,他們身後越來越多的士兵衝出甬道口。

戰場局勢瞬間扭轉。

誰來了?

是誰拯救了平崗山明軍於生死之間?

是個死人!

一個早已殉國的人。

當兩股人馬如兩道洪流,“轟”然合二爲一的那一刻,清軍陣營毫無懸念地被擊穿。

這時哪怕是神仙,恐怕也無法改變兵敗如山倒之潰勢,兩翼清軍開始潰退。

……。

吳爭收到陳勝傳來的緊急軍情時,正在準備渡江前往瀝海。

因爲他在剛剛前一刻,同時收到了另一份情報。

準確的說,是一封書信。

來自於叛臣方國安的書信。

所以,陳勝的急報,已經無法令吳爭震驚。

方國安在信上說,希望重歸大明旗下,並說明了此次清軍進攻,並非出自他的命令,多爾袞臨時調動饒州金聲恆二萬人至紹興府,並接替了他的指揮權,他已經失去了對紹興府清軍的統率權,但如果吳爭和慶泰朝能接受他的反正,他可以率麾下五千舊部,配合明軍。

方國安及其所部,被金聲恆安置於三界,方國安希望吳爭能派人與他接洽,以商談他復歸大明的安置事項。

最後,方國安點明瞭清軍的主要部署位置,進攻瀝海的清軍是原本紹興府的二萬人,而進攻平崗山的是金聲恆部將王得仁所部,約六千人,駐守瓜瀝要隘的是金聲恆帳下總兵柯永盛所部,約六千人,而金聲恆本人則率八千人坐鎮紹興府,掌控紹興之戰全局。

吳爭看到方國安書信時,確實是震驚了,不僅僅是震驚,更是駭然。

紹興府清軍驟然增加兩萬,那麼不用說收復紹興府了,自己應該做的是全力防禦纔對。

雖說面對四萬多清軍,以吳爭麾下三萬多人,不是不能一戰,可這樣的消耗戰,就算勝了,也沒有任何意義,對於整個局勢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如今的慶泰朝,與清廷根本拼不起消耗戰。

所以,吳爭的第一反應就是迅速撤兵,保存實力,以圖日後。

可被朝廷派來督促吳爭增援應天府的馬士英,私下提醒他,如果撤兵,帶來的後果是錢塘江北岸將遭受清軍威脅,水師已經北調,那麼明軍將無法控制錢塘江水域,聽起來沒什麼,但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