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

黃得功冷汗淅瀝,看着吳爭一行遠去的背影。

連聲招呼都沒有打,轉身回了縣衙門。

着書房門,黃得功急走起來。

怎麼辦?

這信事關重大,稍有不慎,就是人頭落地。

去向越國公求援?不行!

如果被越國公知道,自己弄丟了信,那不用吳爭,越國公就得吃了自己。

可不去向越國公求援?

這要是孫明貞將信交給了吳爭,還是同樣的下場。

黃得功急得冒白毛汗。

這時,黃得功突然發現有些不對。

吳爭看的那封信是自己寫給越國公的。

孫明貞爲何不將那封信交給吳爭?

孫明貞應該與吳爭不認識,他們不是一路人?

沒錯,孫明貞背後一定還另有其人,如今他落在吳爭手裡,自然不會交出那封信。

而吳爭雖然不知道有這封信的存在,但顯然已經醒悟到,這其中另有隱情。

自然就不會輕易放孫明貞離開。

這樣一來,其中就有一個時間差,自己就還有機會。

縱然拿不回信,只要把孫明貞滅口,吳爭一樣奈何不了自己。

就這麼辦,先補救。

如果不成,那就……直接去杭州。

至於越國公,死道友不死貧道,聽天由命便是。

做了決定,黃得功冷靜下來。

“來人。”

那領頭的差役聞聲進來,“大人有何吩咐?”

“廢物!連個文弱秀才都拿不住,生生讓他逃了。”

“屬下無能。請大人處罰。”

“罷了。本官不罰你,讓你將功折罪。這樣,你派幾人,暗中找機會殺了孫明貞滅口。”

“屬下遵命。”

“派些生臉孔去,別將這髒水引到本官頭上。”

“是。”

……。

上虞北部是錢塘江入海口。

靠東邊,接近餘姚界,有一處地形成靴子狀,入口寬,中間細,尾部比入口更寬。

這是一處天然的港灣。

吳爭將從金山衛帶來的難民安置在此處。

站在高處,看着星星點點,已經搭設好的帳蓬,還有遠處正在熱火朝天,忙着搭建房屋的百姓,吳爭心裡洋溢着一股美好的情緒,充實。

吳爭甚至已經想好了,給這個新建的村落取名,就叫漢民村。

雖然不知道,未來自己究竟能不能反清成功,但如果能讓這個小村子延綿下去,這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吳爭沒有放任自己太久,因爲還有重要的事情沒做。

來到看押着孫明貞的土坡邊。

“孫明貞,現在離衙門更遠了吧?說說吧,另外一封信在何處?”

孫明貞一路行來,已經知道了面前的少年,就是黃得功口中的吳爭。

而眼前所見的景象,讓孫明貞有些驚訝,不,應該是震撼。

這是要建一個村啊。

孫明貞爲吳爭的大手筆震撼,新建一個村,這不僅僅是錢的事,重要的是人心和凝聚力。

他無法想象,眼前這少年何德何能,會讓這麼多的人,聽他的命令,在遠離城鎮的海邊,共同建造一個村,不,是一個家。

聽到吳爭的問話,孫明貞答道:“吳大人膽有多大?”

吳爭先是一愣,而後笑道:“本官嘉定城來,死過一回的人了。你問我膽有多大,本官可以回答你,需要多大,本官的膽就有多大!”

孫明貞道:“好。那我再問大人一個問題?”

“講。”

“如果是黃縣令,暗中勾連滿清,大人當如何處置?”

“稟報朝廷,將其繩之以法。”

“若萬一有人保他呢?”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若保他的人,是朝廷重臣,手掌萬千軍隊呢?”

吳爭眼神一縮,冷冷道:“在本官眼中,這世間只有兩種人,敵人和自己人。”

孫明貞幽幽嘆息道:“不是我不想告訴大人,但爲大人計,這信,你還是不看的好。”

吳爭看着孫明貞的眼睛。

孫明貞坦然地回視。

吳爭突然微笑起來,“可惜了,本官的好奇心,好象特別重。”

孫明貞微嘆道:“可惜了,宦海中人,好奇心是最大的取死之道。”

“本官說過,我是死過一回的人,不怕再死一次。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那封信的內容。”

孫明貞大驚,“大人怎會知道?”

吳爭答非所問地說道:“不就是一封滿清貝勒博洛,與朝廷重臣暗通款曲的信嗎?”

孫明貞僵住了,他是真不知道吳爭竟然是真知道信中內容。

吳爭看着孫明貞的臉色,心中已經斷定,陳秉申指控屬實。

孫明貞與吳爭默默對視了很久,他們內心中的震撼無以言語。

孫明貞道:“吳大人既然知道此事,又爲何不向朝廷告發?”

吳爭道:“本官需要證據。”

孫明貞遲疑了一下,咬牙道:“好,我可以告訴你信在哪。但吳大人要保證,向朝廷告發此事,這關係到朝廷安危,更關係到浙東數百萬條人命。”

“我保證。”

“信不在我這。”

“在哪?”

“在衙門裡。”

吳爭大怒,“孫明貞,你這是在戲耍本官?”

“大人息怒。我不敢也沒有必要矇騙大人。大人應該知道,此信關係重大,我不過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如何敢將信帶出衙門?所以,出衙門之前,我將信藏於內衙。”

吳爭有些驚訝了,人才啊,知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啊。

“那把藏信之處告訴本官。”

“就在黃得功書房的書桌底下。大人打算怎麼去取?”

吳爭沉默下來,確實,信在衙門內,特別是內衙,如何進去?

總不能帶兵殺進去吧?

孫明貞道:“我倒是有個辦法,只是……。”

“只是什麼?”

“大人要放了我,我去找一個人。”

“誰?”

“厲如海。”

“那個捕頭?”

“對。如果此時還有能進內衙之人,就非厲捕莫屬。”

吳爭遲疑起來,“厲捕頭是黃縣令的人,如果這事交給他,他萬一取了信交給黃縣令……。”

“大人放心。我在黃縣令身邊多年,厲捕頭是什麼樣的人,我很清楚。別的事或許厲捕頭還可以屈從於黃縣令,但這等大是大非之事,厲如海必定會助大人。”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