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

“清兒知錯。”莫亦清俯身拜倒,散開的衣襟,如同一朵盛開的鮮花。

吳爭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沉聲道:“你是一塊未琢良玉,可惜少了些閱歷。不過這也是你的可取之處,人嘛,顧本是優點。你儘可放心,在你來之前,我已經決定赦免令祖父。可這不是爲了他化解了這次糧價危機,而是我還需要他。”

需要,是一道免死金牌,足以化解任何危機。

否則,人爲刀殂,我爲魚肉,生死皆在人手。

莫亦清突然明白了,她的一切謀略,在這個男人看來,都是可以替代的。

正象他說的,天下有才之人多得是,少誰一個都可以。

自己本想着,向他展露出自己的才能,或許可以在他的必裡、他的勢力中佔據一份不一樣之地,可現在看來,倒反而弄巧成拙了。

這樣一想,莫亦清花容慘淡。

不過她俯着身,臉朝下,吳爭是看不到的。

“謝夫君寬宏,赦免家祖的罪過。”

吳爭起身,上前攙扶道:“你有才,我已經清楚了。你要兼顧莫家的利益,我也可以容忍,但有個前提,就是不得有任何隱瞞擅自作主,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若有下次……本候不是伯樂,眼中也沒有千里馬。”

莫亦清泣聲道:“清兒謹記夫君教誨。”

“起來吧。”吳爭扶起莫亦清,讓於座位,“好了,這事到此爲止,與我說說你的構想吧。”

莫亦清一愣,隨即想到自己的所有智謀,竟都在這男人掌握之中,這種震懾,讓她突然有種被脫光的感覺。

不過,這感覺卻讓她反而有了一種古怪的安全感,讓她有了一種無端的信任和依託感。

這是一種……幸福?

“清兒遵命。”莫亦清反而輕鬆起來,“從祖父處得知,夫君有意實行一稅走遍天下的賦稅政略,清兒心中將此奉爲經典。莫家世代經商,最清楚商人之苦,朝廷政策的朝令夕改,各地官府的盤剝和勒索,還有如今戰亂紛紛,稍有不慎,便是貨失命亡之局。於是清兒就想,真要是真能在杭州施行夫君所言之策,那將是天下商人之福音,甚至是天下人之福音。”

吳爭哂然道:“這馬屁拍得比前面有長進。”

莫亦清這次沒有羞赧,而是正容道:“清兒並非奉承,而是心裡話。只是天下紛亂,夫君此策想要實行,便須重整河山,否則,僅憑杭州一府之地,施行無望。幸好夫君此次北伐,光復了松江至應天府沿線諸府之地,這樣江東一隅,皆已連成一片,夫君所言之策,已經有了施行的可能。”

吳爭有些意外。

“於是,清兒便建議祖父,以夫君名義頒佈政令,以浙江布政司衙門公文,行文嘉興、松江、蘇州、常州、寧國、太平、廣德及應天府,在這九府之地施行一稅通行之政令。想來夫君已有所聞所見,此政令受商人的擁護和推崇,杭州府的商貿在一月之間,迅猛擴張,城中的貨物流通,已經超過往常數倍,增長之勢尚未有停止兆頭。由此可以想見,若此令推行至天下,會是何等受歡迎。”

吳爭自然是早已知道,也親眼所見杭州城的巨大改變。

雖然對於莫亦清祖孫擅自借用自己的名義很感冒,但不得不說,這祖孫二人,確實做了不少於己於天下有益的事情。

吳爭不得不感慨,有能力的人,總是不服管束的,以此來說服自己,赦免二人。

“現在徵幾成商稅?”

“按夫君與祖父當日所言,試行期間,尋常商稅十中取一,番商運入杭州貨物徵四中取一,杭州販於海外貨物,六中取一。”

吳爭問道:“坊間可有不滿言論?”

“聽祖父說起,對於國內商人,雖說一成的商稅較之以往,多出了許多,但九府之地一律通行,免去了各府加徵,反而是省了不少耗費,所以都交口稱讚,並無不滿。只是偶爾有些番商不滿,但或許是忌憚夫君軍威,不滿還沒有形成氣候。”

吳爭點點頭道:“不必理會那些番人,令祖父還是手不夠狠,要按我的意思,該二中取一纔是。”

莫亦清應道:“清兒之後就與祖父轉達夫君的意思。”

吳爭一愣,擺擺手促狹地笑道:“那倒不必了,既然是試行,就不必朝令夕改了。”

莫亦清無端地臉一紅,沉默下來。

“九府之地,可有當地官府陽奉陰違?”

“至今還未曾聽聞有各地官府阻攔、加徵之事。”

“那就好。”想了想吳爭道,“之前是我一人掌控數府,可如今朝廷遷至應天府,監國也已經歸南京,或許會有變故。”

莫亦清輕聲問道:“難道朝廷會阻攔這項善政?”

“未嘗不會!”吳爭輕嘆道。

“可如今九府之地商路暢通,短短一月之間,所徵收商稅已經比往年全年的三成還多……阻攔對朝廷徵收賦稅有百害而無一利啊?”

吳爭哂然道:“牽扯到了利益,誰能不爭搶這塊餅?”

“夫君是說,杭州府徵收的商稅不用上繳朝廷?”莫亦清有些驚愕了,她確實是不知道此情。

吳爭點點頭道:“我麾下數萬大軍,在北伐之前於朝廷有協議,除非朝廷供養這數萬大軍的軍餉補給,否則所屬三府之地的賦稅,可爲我供養這些軍隊所用。況且如今應天府、蘇州府皆在徵召新軍,三府之地的賦稅恐怕還不入不敷出。”

莫亦清這才明白過來,“難怪,這麼說來,朝廷肯定會阻攔此策,不然,朝廷對於商稅,就得不到一文了。可這麼一來,這項政令恐怕只能實行於夫君所轄的三府之地……恐怕效果會驟然下降很多。”

吳爭沉默了一會,道:“這倒不至於,我與興國公交情尚可,如今興國公轄制鎮江、常州、蘇州三府,而鎮江城雖然還在清軍手中,可只是一座孤城,周邊各縣皆在我軍控制之下,光復只是時間問題。這樣,我私下與興國公商議一下,分些利益於他,這項政令通行應該沒有問題。”

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