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

按理說,多鐸軍隊是明軍的兩倍,他幾乎把除要駐守當地的兵力之外,所有人都帶來部署這次伏擊了,勝利是唾手可得的。

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伏擊中最不安定因素,會出現在一個女子身上。

吳小妹。

或許是少女離家的愁緒,或許是任性。

吳小妹突然與周思敏聯袂攔住陳勝,要回吳莊一趟看看。

如果換了別人,開玩笑,陳勝早大嘴巴子招呼過去了。

今日可不是普通行軍,而是突圍,況且有朝廷上百官員和家眷同行,稍有閃失,這罪過可不小。

可面對這二女,陳勝不敢,借他兩膽子也不敢。

陳勝好聲相勸,二女卻堅持己見,提出只要派少量人護送她們去吳莊,大軍只管按原計劃行軍,她們到過吳莊之後,會自己追上大部隊。

可陳勝哪敢同意?

這二女一個是主公妹妹,一個是主母,還懷着身孕。

無奈之下,陳勝只能去請示朱媺娖。

陳勝原是想讓朱媺娖以監國的身份去威壓二女,可陳勝沒想到,朱媺娖才聽聞此事之後,竟下令同意二女回吳莊探視,不僅如此,朱媺娖還要同行。

這個結果讓陳勝目瞪口呆,可監國諭令,不得不從。

於是陳勝想了個折中之策,那就是大軍暫時駐足,原地休息半個時辰。

然後派一營士兵護送三女前往吳莊。

十幾裡的路程,只要不逗留時間太多,往返半個時辰也差不多夠了。

這對於陳勝是個小意外,對多鐸就是一個天大的意外了。

多鐸見明軍無故突然駐足不前,第一想到的就是伏兵暴露了,明軍有了警惕,所以紮營不前了。

這個認識,讓多鐸不得不改變原定計劃。

打不成伏擊,那就只能野戰了。

於是,二萬清軍伏兵驟然暴起,向數裡外的明軍發起了進攻。

蒼天眷顧,數裡外的明軍,有了足夠的時間應對清軍這場突擊。

清軍只有少量騎兵,大部分的騎兵被派往博洛部。

所以,清軍要經過數里路的衝鋒,這個路程所需的時間不短,至少要一刻鐘。

一刻鐘的時間足夠明軍做出應對防禦了。

伏擊戰由此變成了一場野戰。

可形勢依舊對明軍不利,首先是兵力,清軍是明軍的兩倍,其次,明軍需要守護數百官員及家眷。

陳勝情急之下,建議朱媺娖帶官員及家眷避往吳莊。

朱媺娖本就要和吳小妹二女去吳莊的,自然一口答應。

於是陳勝派出一支三百騎兵,護送朱媺娖和一衆人等轉向吳莊。

命餘下騎兵,先行迎敵,自己則率明軍步兵,跟隨騎兵後面反衝鋒。

用意在於阻止清軍對去往吳莊的君臣朝廷截殺。

這個決定,讓朱媺娖等人順利離開了戰場,明軍終於可以放開手腳與清軍拼殺了。

由於大部分騎兵都被吳爭帶走了,陳勝麾下只有八百騎兵,除了分去三百護送朱媺娖一行,就只有五百騎兵。

五百騎兵在這樣規模的戰鬥中,其作用不大,但對於暫時遏制清軍的衝鋒勢頭,還是有用的。

清軍半路就被五百騎兵迎面撞上了。

可清軍本是打算伏擊,自然在武器上作了準備。

應對騎兵的長槍、鉤鐮準備了不少,所以明軍騎兵雖然達到了遲滯清軍衝鋒的目的,但此舉的結果就是令這五百騎兵全軍覆沒,就如同一塊石頭扔進了汪洋大海中一般。

但他們所產生的作用也不容低估,一是遲滯了清軍的衝鋒勢頭,二是給了陳勝率軍順利補位的契機。

可以想象,兩軍迎面撞上,一方是有備而發,步兵線平整齊推,另一面卻是呈現三角形,這種陣型上的差距足以引發三角一方的潰亂。

而五百騎兵,以他們的全軍覆沒,換得了陳勝在衝鋒中部署防線的時間。

兩軍如同兩道翻滾的波浪,迎面撞上,迸得水花四濺。

防線的整固和齊整,使得明軍在接觸的一瞬間,頂住了清軍的進攻。

雖然清軍有二萬人,但這二萬人不可能在官道上鋪開,加上兩側田地,也不夠。

也就是說,兩軍的接觸面,僅僅可以擠滿數千人。

要等這數千人一邊消耗,一邊後續補上,直到一方潰敗,或者一方後續無人,才能分出勝負。

這需要時間,不短的時間。

其實從戰略方面來說,多鐸已經失敗了。

因爲這種消耗戰,對他來說,是不希望看見的。

他最初想的是伏擊,以最少的代價換得最大的收益。

可現在,明顯已經反其道而行了。

多鐸並不後悔進攻,因爲紹興府君臣上百人,依舊對他是一種誘惑。

當他看到明軍不畏生死的反衝鋒,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和譏諷,這個現象恰好證實了他的判斷,明廷君臣十有八九就在這一路人馬之中,往三界方向吳爭一行,應該只是障眼法。

多鐸並不擔憂博洛所部,一來博洛帶去的是八旗騎兵,戰力遠勝天吳爭那支才組建一年的騎兵,二來博洛本人身經百戰,足以應付各種突變情況。

多鐸手一招,隨即傳令下去,命分出一支偏師,去截住明軍那支小分隊。

……。

三界以東的官道,硝煙還未散盡。

無數的戰馬、人體的殘軀,都在表明這處曾經有如一場煉獄。

可這場戰鬥開始得突然,結束得太快。

幾乎就在一轉眼之間,曾經集結的兩方一萬多大軍,瞬間消失的乾乾淨淨。

吳爭沒有下令追擊,實在是出於無奈。

按常理,象這種態勢,清軍撤退得慌亂,明軍只要追擊,戰果就會擴大,當然,前提是不能追得太遠。

因爲清軍雖然撤退,但非潰敗,象這種馬背上的好手,只要馳出十餘里,便能慢慢調整好隊形和士氣。

但適當的追擊,有助於明軍控制這場戰鬥的節奏,掌握戰場主動,等於掌握了勝利。

可惜吳爭心憂隨陳勝同行的朝廷君臣和他的親人,只能放棄追擊。

但由此也給了明軍轉向的充足時間,就算清軍在二十里外整肅完畢,要再返回來追擊吳爭所部,那一來一去就是四、五十里。

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