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

這種心裡的惆悵,讓吳爭不斷地自我反省。

他在退散之後,首先攔住了張煌言。

“爲什麼?”

以二人的關係,吳爭甚至不需要去鋪墊和寒喧。

張煌言詫異地看着吳爭,半晌道:“吳候爺所謂爲什麼?”

吳爭懊惱道:“你明知道我在問何事!”

張煌言左右一顧,見周圍無人,遂道:“你吳爭若敢揭竿自立,煌言二話不說,追隨你吳爭麾下效力,只要你吳爭一心抗清,煌言就算擔千古罵名,也食之如飴。可你敢嗎?能嗎?不敢不能吧?天下人心依舊在明,哪怕大明朝確實虧欠了黎民百姓良多,但三百年的大明朝,依舊是人心所向。你吳爭只是臣,成不了君。既然是臣,你就得臣服,那數州之地是你收復的不假,但那是大明疆土,其處置權在於朝廷而非你吳爭,興國公此戰,功不遜於你吳爭,受封三府之地,理所應當。”

吳爭聞聽冷冷道:“在玄著心中,吳爭就是這麼一個錙銖必較的小人麼?我所不忿的是,朝廷做出如此安排,爲何連招呼都不與我打一個。要知道,這些州縣,可都是吳爭率部一手收復的。”

張煌言輕嗤道:“雖說你吳爭已經是候爵,手中執掌數萬大軍。可朝廷爲何要知會於你,你有何資格讓朝廷去知會你?張公從驛亭城牆躍下之時,是否也象你現在這般覺得不公?認爲朝廷虧欠了你?”

吳爭有些憋悶得慌,張煌言完全曲解了他的意思。

吳爭自認從沒有想過唯我獨尊,挾君以令諸侯,他的鬱悶在於,自己在外浴血奮戰,而朝廷的決議,他卻被屏棄在外。

在吳爭看來,監國是他擁立的,數州之地是他收復的,這朝堂之上,該有他說話的權力,至少應該有知情權不是?

可張煌言的擠懟,讓吳爭更加憤怒。

但吳爭不得不承認,張煌言的話有道理。

朝廷,不管是小朝廷還是大朝廷,不管是戰時還是太平盛世,那都是朝廷,除非是脫離它,捨棄它,否則你就得有個爲人臣的樣子。

就算走到曹孟德挾天子令諸侯的地步,該稱臣時就得稱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誰都不例外。

可吳爭心中的憋屈無法渲泄。

他不是個權力慾望極高的人,但他需要爲自己爭取到利益,不僅僅是自己的利益,還有手下數萬將士的利益。

自己如果真被朝廷排擠在外,那麼自己和手下將士的利益,誰來保證?

朝廷如果是太平盛世的朝廷,也不至於連有功將士的封賞都發不出來,需要自己去籌錢進行獎賞。

所謂擔什麼樣的責,就該享受什麼樣的權利。

權利和義務應該是對等的。

可現在,權利和義務的不對等,成了吳爭心裡的苦悶。

張煌言看着吳爭臉色的陰晴不定,輕嘆道:“吳爭,路還遠,你還年輕,不可爭一時之長短……你要三思而後行啊。”

吳爭沒有再與張煌言爭論下去的興趣,拱手告辭。

張煌言默默地看着吳爭背影遠去,輕輕地嘆息一聲離開了。

吳爭去了錢肅樂的屋子。

“錢大人。”

“咦,吳爭你來得正好,我正要去找你。”

“不知錢大人找吳爭何事?”

“是這樣,如今你受封靖海候,轄蘇淞杭三州之地,如此嘉興府的軍政權應該交還朝廷,此次遷都之後,你還須儘快與吏部交接。”

吳爭無語。

說難聽點,除了夏完淳、錢肅典佔據嘉興城時所任命的地方官,吳爭根本就沒有插手嘉興府政務的時間,甚至如今嘉興府府衙中誰在主事,吳爭都不知道。

這就是在吳爭心裡的憋屈,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着自己手中或許並不存在,或許從來沒有存在過的權力。

而自己還得當作存在過,向朝廷交還。

可誰也不來問問,自己麾下那數萬將士的軍餉夠嗎?將士的撫卹是否到位?

看着急迫的錢肅樂,吳爭沉聲道:“朝廷就這麼急嗎?”

錢肅樂一愕,隨即臉色沉了下來,“吳爭,你這是何意?”

吳爭衝口而出道:“我能有何意?該問朝廷何意纔對?錢大人莫非忘記了,曾經在紹興府張公宅子裡,張公和錢大人都答應,以杭州、嘉興、松江三府之賦稅補給吳爭麾下將士軍餉之用,若不足則朝廷以定海水師的循例補給,待幾年之後,三府政務正常,再與朝廷交接,重新議定吳爭麾下軍隊將士的補給方式。這些錢大人忘記了嗎?”

錢肅樂雙眼緊盯着吳爭的臉,“吳爭,錢某沒有忘記,一時彼一時,再說,朝廷不也一樣封賞你蘇淞杭三府之地了嗎?嘉興與蘇州二府,孰輕孰重,難道你心裡不明白嗎?”

吳爭反駁道:“錢大人,杭州、嘉興、松江三府的議定是在北伐之前,而如今吳爭所部收復數州之地,麾下大軍傷亡三萬多人,難道就不應該補充和撫卹嗎?”

錢肅樂目光微縮道:“依你的意思,三州之地不夠,是不是需要將應天府也封賞於你?”

吳爭怒道:“應天府眼下正在吳爭掌控之中!”

錢肅樂大喝道:“放肆!”

吳爭情緒已經有些失控,強懟道:“吳爭麾下大軍是吳家軍還是明軍?從這支軍隊創建到現在,從一行只到七萬人,再到現在不足四萬人。朝廷給多少餉糧,給過多少撫卹?敢問錢大人,將士爲我吳家而戰,還是爲大明浴血奮戰?若是我吳家軍,收復的數州之地爲何要讓渡朝廷?若是明軍,朝廷是否該承擔這數萬大軍的餉糧?”

錢肅樂氣得手指直點,“狼子野心,驕縱跋扈,你眼中可還有君、可還有綱常?”

“吳爭眼中只有理,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你……,我要去向殿下彈劾你!”

“錢大人請便!”

二人的爭執越來越大聲,以至於驚動了巡邏的明軍。

明軍士兵以爲出了什麼事,迅速圍攏過來。

於是,場面不經意之間鬧大發了。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二百二十一章 洪承疇反擊,吳勝兆被擊潰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