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

開玩笑了,勝還好,敗的話那就是一馬平川,直取京津了。

這據江防守和進攻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據江而守,這四、五萬人足以防禦十萬乃至十五萬敵人的進攻,可反之,明軍一樣可以用四、五萬人來防禦清軍十萬、乃至十五萬人的進攻。

被吳爭這麼一懟,洪承疇頓時啞了。

這個時候,洪承疇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眼前這少年人,是個完全不講理的人。

聽說還是個秀才,怎麼就沒有一個讀書人該識的禮呢?

“臨安伯,你究竟想怎樣?”洪承疇問得色厲內荏。

吳爭笑得很得意,雖然這是裝出來的,但面目之可憎足以讓洪承疇氣得肺炸。

“沒想怎樣,就是想教訓一下這個數典忘祖的畜生。”吳爭依舊不依不饒地指桑罵槐,“亨九先生可以放心,我絕不打死他。”

洪承疇厲聲道:“臨安伯此舉之荒唐,縱觀古今,也找不出這樣的先例來。”

吳爭無所謂地聳聳肩膀道:“那就算是我開先例了。”

洪承疇張大着嘴巴無語。

吳爭轉頭下令道:“都傻站着做什麼?還不拿下此獠,以敬效尤?若有人敢阻攔反抗,就地格殺!”

這就是口銜天憲了,在這個城裡,如今就是吳爭的天下。

明軍士兵聞令再次涌上,這下那百來名清軍老實了,他們看向洪承疇,其實他們心中都明白,吳爭說得是真的,在此時的應天府中,他想殺誰就殺誰,恐怕天王老子都管不了。

洪承疇沒有將眼神與清軍士兵對碰,而是仰首向天,從他滾動的喉節可以看出,他在勉力嚥下一口口水。

這個態度直接讓清軍士兵泄了氣,眼睜睜地看着明軍將那個倒黴的官員拽走,然後按在臺邊,“pia……pia”地打着板子,淒厲的哀呼聲越來越弱,直到那廝昏迷過去。

三十杖畢,吳爭上前,拿腳尖點了點鮮血已經染紅的屁股,然後對洪承疇道:“看,沒死吧?若亨九先生不信,吳爭可派軍醫爲他治療。”

洪承疇已經不再顧忌到風度,尖聲道:“不必勞煩臨安伯了。來人,將他擡下去診治。”

然後回過頭來,對吳爭道:“一切如你所願,如此可簽約了吧?”

吳爭哈哈大笑道:“當然。”

轉過頭去,吳爭向王之仁道:“有勞興國公了。”

王之仁苦笑着應道:“份內中事。”

吳爭這才施施然點了點頭,連個招呼都沒和洪承疇打,顧自走下臺去。

這個時候,臺下軍民人羣中突然響起一片歡呼聲。

……。

這場與清廷之間的妥協,給吳爭的名聲造成了譭譽參半的後果。

雖說吳爭竄起時間不長,前後也就一年時間,可他的驕縱狂妄、雷厲風行的權臣形象和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形象,一直在紹興府周邊流傳,被百姓津津樂道。

大明,不,殘明百姓太需要一個英雄了,被建虜壓着打,已經六七個年頭,其間雖有過小勝,但百姓聽到的,卻是一路敗跡。

一直到國亡君隕,一直到弘光朝降清,然後便是紹興府危如累卵。

百姓們從未象現在這麼揚眉吐氣過。

一個多月的時間,從紹興府一直高歌猛進,勢如破竹地光復應天府。

什麼時候,明軍變得如此驍勇善戰了?

就在這個幾乎是萬衆激昂的時刻,被世人敬仰的英雄吳爭,竟與清廷媾和談判,簽訂停戰條約,這無疑是給百姓,特別是應天府百姓,特別是正在踊躍響應明軍徵兵令的百姓,當頭一盆冷水。

吳爭從身邊親衛的口中得知,坊間酒樓茶肆的傳言,百姓已經將他與洪承疇劃撥在了一起。

這讓吳爭心裡很受傷。

他無法去向天下人解釋他的困境和爲難。

剛極易折的道理,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懂的,更何況是很多人根本不想去懂,永遠無法去叫醒裝睡的人嘛。

可吳爭也不容剛剛激勵起的民心,因此事而迅速衰弱下去,這就無法統治這座古都,去抗衡江北虎視眈眈的清軍。

吳爭需要做秀。

所以,哪怕今日沒有這個倒黴的清朝官員送上門來,吳爭也已經做好了尋洪承疇茬的準備。

而這個倒黴蛋的識趣,讓吳爭做得更簡單直接了些。

殺雞敬猴,或者說項莊舞劍。

其意無非是殺殺洪承疇乃至清廷的威風,並顯示出自己與清廷並無媾和之意。

而這效果,在吳爭走下臺,軍民齊聲歡呼中,已經體現了出來。

吳爭對自己的表演非常滿意。

讓王之仁去簽約,吳爭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

閱歷豐富的王之仁,豈會不明白吳爭的用意,豈會不明白吳爭給他挖下的坑?

與異族、大敵簽訂停戰條約,不知情的百姓不會去怪責千里外的紹興府朝廷,自然要找他這個動筆者的麻煩。

從第一次談判始,王之仁在城內的臨時落腳官署,就已經遭受不下三次的民衆請願。

甚至官轎行走在街上,都會莫名其妙地被飛來的不明物體襲擊。

當然,他的親衛不是吃素的,迅速捕獲“行兇者”之後,發現這些所謂的兇徒,都是當地的百姓,這讓王之仁怎麼下得了手去懲治他們?

王之仁自然是不肯輕易上吳爭當的。

可問題來了,應天府中,還有誰的爵位比王之仁更高?

興國公,這已經是異姓人臣能獲得的最高爵位了吧,再上去就得是異姓藩王了。

同時,王之仁也想到了一點,那就是吳爭的前程。

雖說這次光復應天府,自己是首功,可從北伐以來,吳爭部光復松江、蘇州、常州等地,其功遠在自己之上。

只要朝廷論功,升候爵,乃至國公都是瞬息之事。

而現在,自己已經決定與吳爭綁在一起,休慼與共,那麼吳爭的前程,就關乎自己了。

也就是說,吳爭的榮辱就等於是他的榮辱,所以,王之仁在提出了幾個苛刻要求,得到滿足之後,答應了吳爭極不合理的請求,同意由他出面簽署和約。

王之仁那幾個苛刻要求中的其中一個就是,將組建新軍的八百萬,升至一千萬。

第二個比較典型的要求是,在來日鎮江府光復之後,將成爲王之仁的禁臠,建成除定海衛之外又一座軍港——鎮江衛。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