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

亂世之中,軍隊就是自己的命。

吳勝兆雖說在吳爭面前嘆苦博取同情,可吳勝兆只向強者曲膝。

如果吳爭這次失敗了,其麾下大軍折損,那麼實力就不足以壓服自己,自己還用跟着他幹嗎?

自己還不得向紹興府再提提要求、待價而沽?

可問題是萬一吳爭要是真贏了呢?

到時自己如何交待?難道說,自己率軍在東門外從頭至尾坐視了一場戰役?

當明軍大炮炸響時,吳勝兆有過一次進攻的衝動。

但發現後續明軍並沒有順利破城時,吳勝兆的衝動就很快消失了。

自己需要做的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

吳勝兆決定繼續觀戰。

蘇州城,清軍確實有援兵到達了。

但援兵不足以激發守軍如此高漲的士氣。

隨之而來的人,纔是守軍士氣高漲的主因。

這來的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漢奸,時任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洪承疇了。

這廝原本是在北京的。

因順治對他的器重,任命他爲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爲清朝首位漢人宰相。

可去年,多爾袞的“剃頭令”激起了江南漢人的強烈抵抗,多爾袞只能派洪承疇取代多鐸來江南滅火,任命他爲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敕賜便宜行事,但對於“禁止機密”之事須與平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參酌施行。

如今勒克德渾去了江西戰場,杭州府被明軍光復,且明軍順勢而上,進行北伐。

這就讓洪承疇在應天府有些坐不住了,如果蘇州一失,那應天府就會被明軍包圍,成了江南一座孤城,那就無法向清廷交待了。

於是,細思之下,洪承疇親自率一萬鑲黃旗八旗軍前來支援蘇州。

在洪承疇看來,這或許是大勢之下的一朵小浪花,雖然奪目,但如流星一閃而逝。

在他看來,大明已經亡了,再頑強地反抗,只僅僅是徒勞。

既然如此,何不順勢而爲呢?

洪承疇決定,親自來輾碎這隻小螞蟻,從而爲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再釘下一根鐵釘。

……。

第二日,戰鬥依舊慘烈。

連夜修復的南門終究還是無法抵擋明軍的炮火,瞬間破碎。

可城牆上清軍的炮火,一樣在明軍頭上施虐。

騎兵依舊在對南門進行衝擊,步兵依舊在悍不畏死地先登。

人命在這一刻,僅僅就是個數字。

哪怕他生前是一家的支柱,亦或者是人子、人夫、人父。

吳爭已經絲毫不動容了,大大小小的戰鬥已經讓他的神經大條。

他現在唯一的心思,就在東面爲何還沒有發起攻擊,吳勝兆,你可千萬別辜負了我對你的期望。

又是一天過去。

城牆依舊在清軍手中。

就算有火炮的支援,明軍的戰損依舊比清軍大。

兩日進攻,明軍的傷亡已經達三千人之衆。

這幾乎是參戰兵員總數的二成。

這樣的消耗戰是很殘酷的,比得就是誰抗不下去。

可也就是這一天下午,吳爭終於知道城中守軍爲何會如此悍不畏死地抵抗了。

攻城時,時有守軍士兵不斷地掉下城牆。

有幾個運氣好的,摔在城牆下的屍體堆裡,僥倖不死,就成了明軍的俘虜。

從他們的嘴裡,吳爭終於知道,洪承疇到了蘇州城。

這天晚上,吳爭沒有召集衆將,只是一個人待在帳中木坐着。

“稟大人,找到吳勝兆部了,就在真義鎮以西數十里處紮營。”

“可有進軍動向?”

“沒有。據當地村民講,吳勝兆部已經駐留兩日了。”

吳爭聞聽後,雖然憤怒,但心中總算是鬆了口氣。

此消彼漲,如果吳勝兆部投敵,那敵人的實力就會大漲,現在至少能確定吳勝兆部還沒有投敵,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吳爭想了想道:“替本官傳信於吳勝兆,告訴他,蘇州城中有洪承疇。”

“是。”

吳爭不知道這話能不能讓吳勝兆攻城,但吳爭想試試,同時也告訴吳勝兆,清廷中有洪承疇這樣的人在,就沒有他吳勝兆的出頭之日。

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自己將面對越來越多的清軍涌來。

而且,紹興府已經傳來消息,台州府失守,清軍已經向溫州府進軍,同時已經有前鋒向紹興靠近。

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雖然紹興府有一萬五千軍隊,可面對多鐸和勒克德渾會師的兵力,恐怕是抗不住的。

必須儘快攻下蘇州城,威懾應天府,攻敵必救,才能圍魏救趙。

吳爭開始召集死士營。

……。

蘇州城內,東城的府衙已經被洪承疇徵用爲行轅。

面對數十個文武官員,五十有四、臉型瘦削的洪承疇沉聲道:“防守二日,我軍依仗城牆之堅,居然數次被敵軍攻上牆頭,今日更是差點失守,諸位是想讓本官在蘇州城與城共亡嗎?”

從歸降清廷起,洪承疇從不認爲大明會贏。

與其讓天下萬萬百姓在這兵火中煎熬,不如讓清廷一統天下,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嘛。

“屬下不敢!”衆官員低頭應道。

一個文官道:“稟大人,自大人親自率軍來援,城中軍民士氣高漲。以下官之見,當遣一支偏師出城,襲擾城外明軍,如此可亂敵軍陣腳。”

一個武官出列道:“稟大學士,明軍攻克杭州、嘉興兩府,繼而逼降松江府,士氣正旺,如果出城與之野戰,恐怕結果未必如願。”

文官回頭反詰道:“董將軍這可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難道董將軍認爲,大學士親臨蘇州城督戰,城中軍民士氣不如城外敵軍嗎?”

武官怒道:“末將乃就事論事,這與大學士親臨城中何干?”

另一名武官附和道:“末將以爲董將軍所言極是,出城野戰,須分時機,我等能想到的,城外敵軍主帥也能想到,若是遭遇伏擊,恐怕得不償失,請大學士三思。”

洪承疇板着臉冷冷道:“不必出城。本官想看看,明日敵軍如何攻城。諸位,說說明日城防部署、如何應敵吧。”

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