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爭還真給了吳勝兆一個機會,“這樣,你率部從蘇州之東夾擊蘇州城,如果此戰勝,本官許你一個伯爵,如何?”
有點可笑吧?
一個伯爵許另一個人伯爵之位,雖說吳爭現在相當於欽差,但這種包攬的口氣已經是僭越。
正常來說,就算吳爭是欽差,話也應該這麼說,“若如果此戰勝,本官定向朝廷舉薦,許你一個伯爵之位。”
可在場人,包括吳勝兆在內,沒有人去懷疑吳爭這個承諾的可信度。
這就是權力,切實的權力。
吳勝兆應道:“那我只負責佯攻,萬一蘇州城內守軍潰逃,我不負責追擊?”
吳爭大怒道:“你部連追擊逃兵的勇氣都沒有?”
吳勝兆道:“臨安伯啊,你當我反正是自己願意啊,自從清廷申飭、罰俸以來,已經三個月沒發過糧餉了,城中兄弟這一個月來,哪天吃過一頓飽飯,再下去怕是城中要餓死人了。”
吳爭瞠目,我拷,這下打臉了,自己還向莫執念許諾過從松江城運糧回去的。
“來人,埋鍋造飯,額外準備八千人份。”吳爭下令道。
轉過頭來,對吳勝兆道:“去把你手下帶出城來,吃飽之後,按本官說的,奔襲蘇州城,配合嘉興義軍進攻。”
按理說,這時吳勝兆應該是感激涕零一番,隨便奉承幾句,再表表忠心纔對,至少吳爭是這麼想的。
可沒想到吳勝兆再次提出了要求。
“臨安伯,你的戰績我是清楚的,你讓我去打這一仗,我應了,可你說的伯爵之事,你可不能騙我?”
吳爭蹩眉道:“本官優點很少,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守信。”
“好。臨安伯說話就是痛快,我最喜歡和痛快人說話了,我之前還以爲臨安伯該是個不惑之年的漢子,至少也該是而立之年,不想竟是個娃……咳,那啥,如果不是臨安伯痛快,我纔不樂意和……實話說吧,朝廷打算怎麼發餉?”
最難對付的就是這種人,看似粗獷吧,心眼實際比針眼還小,可你若要說他小氣吧,他有時很能給你一個意外。
“朝廷國帑拘緊,你部暫時恐怕得不到餉銀補給,不過口糧還是可以供給的。”
吳勝兆聞聽一臉的希望,“這麼說,朝廷比咱窮?”
“話不是這麼說,紹興府一府之地,平白增添八千張嘴,不得緩緩啊。”
吳勝兆神色一動,看向吳爭道:“我聽說臨安伯麾下那可是月月清餉銀啊,要不我投臨安伯?”
這廝消息竟這麼靈通,吳爭翻着白眼道:“本官如今也是捉襟見肘,沒那麼多銀子養閒人。”
吳勝兆聽了上半句臉色一垮,可聽到後半句就神色一振起來。
“臨安伯的意思是,只要此戰我部立功,還是可以商量的?”
“打了再說吧。”
“別啊,我這關外到關內,被騙可不是一次兩次了,這說好的事都會變,何況都沒說明白。”
吳爭惱怒地甩開吳勝兆伸上前來的手道:“行,你立了功,本官收編你部,與明軍同餉。”
“痛快。我就說臨安伯爲人仗義,行,等着,我回去喊人去。”
看着吳勝兆策馬而去的背影,吳爭有些恍惚,也有些懷疑,這樣的人品,真能幹成大事嗎?
但不管怎麼樣,兵不血刃拿下松江府,這便是大功一件。
所有的精力都可以聚向蘇州城了。
當吳勝兆帶着兵出城來的時候,吳爭看到他身上沾了不少血跡。
這顯然是剛染上的,而且殺得人不少。
“怎麼,城中還有韃子?”
“有,我剛纔出城時,將他們羈押起來,如今既然與臨安伯談妥了,自然該殺了他們,也算納個投名狀。人頭就在後面,是清廷派駐松江的楊同知、方推官等人,臨安伯要不要點驗一番?”
這哪是個將軍,分明是土匪,吳爭心中一聲哀嘆。
向池二憨施了個眼色,池二憨帶人去查驗了。
吳勝兆打着哈哈,權當沒看見。
這讓吳爭心中又一動,這廝也不缺城府啊。
“城中百姓如何?”吳爭岔開話題問道。
“都高興着呢?”
“你不說手下斷糧不少日子了嗎?”
“對啊。我部一離開,就沒人和他們搶吃的了,這不都高興着呢嗎?”
吳爭想一巴掌扇過去。
“宋安,帶人送三千石糧進城,吳總兵凱旋之前,松江城暫時交由你掌管。”
“遵命。”
“臨安伯,你這是……?”
“不必慌張,本官言出必行,打了勝仗,你回來做你的松江總兵,對了,還有自己選個好聽的伯爵封號。”
“呃……遵命。”
……。
幾乎是看着吳勝兆率軍西北向,朝蘇州方向而去的。
吳爭這才帶了幾百人,進了松江城。
大致巡視了幾條主街,從百姓口中也知道了大致情況。
其實松江城並不是吳勝兆嘴裡那麼不堪。
吳勝兆確實也縱兵在城裡劫掠過幾次了,但可能是吸取了蘇州城的教訓或者是有清廷派駐官員的監督,在松江城裡,他沒有向普通百姓下手,但城中富戶幾乎沒有漏網之魚。
而且,城中軍隊也沒有象他所說,已經斷糧一個月了。
松江城裡,糧食還是足夠了。
吳爭心道,怪不得看那些士兵的吃相,也不象是餓了一段時間的樣子,這廝真夠陰的,自己還真沒看出來他撒謊。
吳爭沒有在松江城多逗留,蘇州之戰已經由錢肅典、夏完淳開始。
而所有的火炮都被吳爭帶來了松江,他們根本沒有可能攻城成功。
倒不是吳爭小題大作,攻個有反正之意的松江城,還這樣如臨大敵。
而是吳爭認爲,傷十指不如斷一指,徹底平定松江城,才能消除後患。
這樣才能集中精神攻打蘇州城,否則,擔憂吳勝兆會不會再起叛亂之心,如芒刺在背,非常難受。
這也是吳爭讓宋安暫時接替掌管松江城的原因。
讓吳勝兆帶兵攻蘇州東,也不是臨時起意。
這都是事先想好的。
甚至連封吳勝兆伯爵之位,也都是與張煌言二人商量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