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

這是陽謀,只要大將軍府評定了廣信衛是“叛軍”,那麼廣信衛就是“叛軍”,不是也是。

既然是叛軍,那麼大將軍府就不必再爲廣信衛以後的行爲負責。

而廣信衛進入鳳陽南,攻佔定遠等一系列的操作,都將與建新朝無關。

只要建新朝不派兵增援,這不必爲此負責。

反之,清軍剿殺廣信衛,建新朝也不能追究。

以一衛兵馬去賭三府之地,成與敗僅限於這一衛之內,這就是吳爭千思百慮之後,想出的變相戰爭。

按理說,吳爭這場賭開頭是贏了,廣信衛入鳳陽府,攪亂了一池春水。

三方勢力的糾葛,讓這場戰爭打不起來。

這很好!

只要拖着,拖下去,清廷就無法安下心來搞內政和戰備,可反之,戰爭陰雲因一江之隔籠罩不到建新朝的地盤裡。

可接下來,吳爭失算了,人算不如天算!

……。

吳爭第一個失算,是天長方向,陳勝留在那的千餘“土匪”。

因爲天長雖然與揚州府鄰接,但隸屬鳳陽府,所以,當初雙方停戰之後,北伐軍撤離,陳勝不甘心,留下了這千餘人,喬裝成“土匪”繼續存在。

可事實上,這支隊伍接受着揚州方向的補給。

原本與鳳陽城相安無事,可阿濟格到了鳳陽城,其部後續源源不斷地涌入鳳陽府,各部駐地漸漸攤了開來。

阿濟格鑑於當時錢翹恭突襲泗州,劫掠了一批戰馬,於是阿濟格分出一支三千人的精兵,入駐盱眙。

這樣一來,天長方向的那支隊伍活動範圍瞬間被壓縮了。

原本也沒事,反正這支軍隊退入揚州府,也就安全了。

可阿濟格顯然有除之而後快的心理,或者他是想殺雞儆猴,給李過一些壓力。

他下令圍剿這支隊伍。

這支隊伍面對強敵到來猝不及防,只能選擇死守天長小城。

於是,鳳陽府大戰的序曲,讓人意想不到的第一槍,沒有在定遠暴發,竟是在天長打響了。

……。

吳爭第二個失算,是海州城。

不得不說,在吳爭挑起鳳陽府之變時,吳爭的眼角餘光確實是瞄到了遠在東北角的海州。

同時,吳爭也令錢翹恭率新練“風雷騎”北上。

但吳爭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才令錢翹恭在一個月內入駐雲梯關,況且,雲梯關至海州的距離尚有數百里地。

一個月的時間,讓錢翹恭奉令之後,想到的還是先去見見父親錢肅樂和妹妹錢瑾萱。

也就是說,沒有人意識到,海州的危急。

當然,此時確實不危急,因爲鳳陽府大戰尚未暴發,甚至連天長方向的戰鬥也沒打響。

這種情況下,千里之外的一個小城,誰會去看到它?

但將領可以沒想到,做爲主帥的吳爭應該想到。

戰略和戰術的不同在於,戰術是打贏眼前這場仗,戰略是解決打這場仗引發的所有變局。

就象海那邊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能在那的這邊某處引發海嘯一樣。

可惜的是,吳爭想到了,但因疏忽沒有盯住它。

而幾天後,天長方向突然暴發的戰鬥,吸引了吳爭最大的精力,海州方向,更加被忽略。

這兩個失算,改變了吳爭攻略鳳陽府的整個謀劃,許多原本不會發生,或者是應該在數年後纔可能發生的事,都提前暴發了,由此,改變了這個時代的進程。

或許,這就是天意。

……。

都說月黑風高,纔是殺人之時。

可清軍大舉進攻天長,卻是陽光明媚的正午。

泗州清軍,集結三千人馬,明目張膽地出兵。

分爲兩路,一路悍然直逼天長,另一路經白塔鎮北面轉東,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這符合阿濟格的心性,他打慣了順風仗,對敵向來是大開大合。

就象是漠北平叛時,阿濟格動輒就是全軍盡出,雖然讓蒙古叛騎聞風而逃,但阿濟格大軍也是徒勞無功,滿世界地追着打,結果,一年時間,一萬多騎兵愣是沒有剿滅不到五千的叛軍騎兵,清廷不得不令沈致遠的新軍增援,最後沈致遠以逸待勞,在一處沙丘後伏擊了叛軍騎兵主力,一戰功成。

對於阿濟格而言,是藝高人膽大,鳳陽府如今大軍雲集,還忌憚你區區千把土匪?

同時,阿濟格也想借此來誇耀武功,殺雞儆猴給寶坻城的李過瞧瞧。

當然,最關鍵的是,阿濟格判定了建新朝不會出兵干涉。

也是,如今正是鳳陽府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時候,剿滅一股土匪,礙誰的事了?

由於是“土匪”,天長駐軍的斥侯無法前出太遠,所以直至清軍前鋒逼近三十里,才察覺到不對,於是,駐軍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向東撤入揚州府境內,二是固守城池,擊退來犯之敵。

但三千敵人分成兩路,一路騎兵來得快,天長駐軍的斥侯首先偵察到的只有一路數量不多的騎兵,那麼這就給駐軍造成了嚴重的誤判,認爲依仗已經經過加固的防禦,可以擊退來犯之敵。

駐軍向城內收縮,造成了再沒有斥侯偵察到另一路敵軍。

就這樣,一場本不應該發生的激戰發生了。

阿濟格打這一仗,是臨時決定的,這本不在鳳陽府主要勢力的視野之內,清軍南下,長年戰亂,哪州哪府,沒有土匪盤踞山林?

或數十、或成百上千,到處都有,不足爲怪。

所以,除了交戰雙方,幾乎沒有其它勢力預測到會發生這場戰鬥,甚至連相距不太遠的定遠李過,也是直到第二天午時,纔得到情報。

而這場相較整個局勢並不起眼的戰鬥,幾乎改變了鳳陽府整個戰局,更影響到了隨之而來的北伐。

……。

海州是個古城,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年間。

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