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

李過臉色一沉,“我軍雖然兵力少於清軍,暫時無力北伐,可阿濟格想要擊敗我軍,沒有一年兩年……休想!”

“確實如此。”

“那本將軍爲何要聽福臨的安排?爲何要順從他的佈置?”

錢謙益道:“將軍假意背叛吳王之舉,已被我朝看破……如果將軍不答應,我朝必會傾舉國之力,將廣信衛驅逐出鳳陽府。我朝與建新朝有條約在先,而廣信衛也已經被大將軍府列爲叛軍,想來不管是建新朝還是大將軍府,皆無法公然增援廣信衛……如此一來,將軍自問能抗得住英親王全力一擊嗎?”

李過臉色數變,怒目瞪視錢謙益,許久,突然長嘆一聲,道:“哎……時勢不如人,罷了!”

錢謙益一喜,“將軍英明。”

然而李過隨即道:“請錢大人轉告你家主子,李某有個條件。”

“將軍請講。”

“六十萬兩銀子。”

“……。”

“定遠城中,廣信衛三萬多將士……錢大人回去就這麼說,六十萬兩銀子,一兩都不能少。”

錢謙益嚥了口口水,目光看向李過手邊那張禮單。

李過伸手捏起,在錢謙益面前一揚,道:“這不算在內。”

錢謙益不由得苦笑起來。

……。

“呯”一聲清脆的槍響,在軍工坊試驗場中響起。

三百步外,一個北伐軍士兵大聲報着靶,“七環”。

吳爭撫摸着這杆還散發着木香的火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不是劃時代的先進武器,相較於歐洲此時還叫“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所發明的來複槍,已經落後了半個多世紀了。

但這確實是亞洲最先進的單兵武器了。

雖然軍工坊已經在試製“黃火藥”,雖然吳爭腦子裡對於後膛槍的基本構造還是瞭解的。

但這不具備任何大規模生產、裝備的可能性。

這杆火槍依舊是黑火藥槍,最大的改變是槍管中有了六條膛線。

膛線很重要,它可以讓此時圓形的彈丸變成長條形,而不會出現子彈出槍口後翻滾着向前。

如此一來,圓形子彈被取代就不是幻想。

長條子彈優於圓彈,它可以更加貼合於槍管管壁,可以使得火藥燃燒產生的動能儘可能的不被浪費,這使得威力增加的同時,原來笨重的槍管可以被輕量化,一發子彈的裝填藥可以減少。

另外,這杆槍已經改爲後裝填,後裝填的最大弊端是氣密性不夠,同樣產生火藥燃燒後泄氣的現象,這就有了預裝金屬彈殼。

預裝金屬彈殼解決了後膛槍氣密性不夠的弊端。

而眼前這杆火槍,雖然依舊是燧石擊發,而非撞針擊發,但後世步槍的雛形已經顯現。

中指粗的預裝銅殼體、裝填的是細小的預製黑火藥、尖銳的鐵彈頭,這使得在槍支重量減少的情況下,射程和穿透力反而有了提高。

吳爭爲它定下了名字——52式步槍。

由於製造工藝、流程依舊粗糙,膛線需要手工鐫刻,四個老練工匠需要三天才能完成一根槍管膛線的鐫刻,其中還有不小的廢品出現概率。

這速度無法滿足於北伐軍換裝,吳爭只好對戚道昆、陳守節下令,半年時間,生產出三千杆52式。

……。

讓吳爭興奮的是,宋應星的研究有了突破。

經過宋應星改良的蒸汽機車的連桿機構,對動能傳導效率有了長足的提升,按宋應星的說法,保守估計,可以提升三成以上的機車速度。

也就是說,機車的速度將接近到時速五十里(25公里)。

同時,宋應星已經研製出了子彈自動裝填結構,並試製了樣品。

這是單純以彈簧爲復原結構的構造,而彈簧是百煅鐵條,經過拉絲之後,再纏繞圓柱體得到的。

這種彈簧的持久性不長,壽命僅一年半載,之後就很容易卡殼,但,似乎並不重要,在吳爭的極力堅持下,火槍製造已經被流水線化,雖然無法與後世的流水線整裝相提並論,但槍管、槍托、燧石裝置等等構件已經清晰地區分開來,也就是說,這彈簧就算真壽命不長,也不是太大的弊端,無非是在一年之後,重新更換個配件。

所以,吳爭立即下令,讓宋應星着手研製,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一成果運用到軍工坊新制三千杆52式步槍上。

至於改良的連桿構件,更是不容刻緩地應用到蒸汽機車上。

吳爭不擔心故障和事故,因爲他明白,但凡是新生事物,只有在真正的實際使用中才可以改良得最快。

如果需要吳爭選擇,那吳爭絕不吝惜付出必要的代價。

……。

吳爭的落子不慍不火,看似雜亂無章。

而鳳陽府局勢是山風欲來風滿樓。

隨着阿濟格率軍重返鳳陽城,他將主力部署在臨淮、懷遠,與鳳陽城形成一個鐵三角,以達到首尾兼顧、相望互助的效果。

但阿濟格顯然沒有象在出生誓師時那般慷慨激昂,他並沒有立即對定遠方向發起進攻。

不但沒有進攻,反而向定遠派出使者,約李過一晤。

爲了讓李過放心赴約,阿濟格甚至將會晤之處,選在了東濠河面上的一艘渡船上。

東濠河不寬,最窄處僅不足二丈。

這個距離,盡在岸上弓弩手箭矢的射程之內。

也就是說,雙方的危險程度是一致的。

相同的危險,那就是沒有危險。

……。

當然,此時的天長已經不再是一千人了,吳爭已經抽調江都駐軍四千人,悄悄補充進去,而這支軍隊的主將,就是曾經吳爭在軍校時的學生史二狗史坤。

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