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

月入數十兩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一個七品正堂縣令,每月的月俸才二十兩左右,加上這種貼補和高薪養廉銀子,總計也不超過三十五兩。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織女的月俸,已經與一個縣令比肩,甚至超過。

這讓人,情何以堪?

於是,一張巨大的利益網,就此產生。

百姓家有適齡織女的,需要先徵得夫有同意(未訂親的直接跳到下一步),過了一篩,再報宗族同意,這就又篩了一次,然後向當地官府申請,換得一份允准婚齡延遲許可,以避免被官配(如果到了適婚年齡不嫁,官府可以直接爲女子指定婚配,是爲官配),如此又過了一篩,最後,縣府出具票據,再報州府,只有得到州府同意,這女子纔可以真正被織造司合法僱傭,如此,又是一篩。

這幾篩,讓織女原本豐厚的薪水,對摺再對摺,還對摺。

拿到手的,最多不過總額的三成,而已經訂了親的,還得從這三成薪水中,再抽取一些,堵上夫家的嘴。

夏惠吉在演講時說到,“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江南數十萬織女姐妹日夜勞作,苦不堪言,微薄薪酬、度日如年”,還有“終身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狗屁”、“官府不作爲,甚至參與逼迫,致使無數未婚女子不得不以自梳逃避”等等,雖有誇張,但基本屬實。

只是夏惠吉顯然不知道,太平府及周邊織女的境況,在大將軍府治下是不存在的,由於交通的不發達和女子終究不能隨意出門遠行,導致了消息的遲緩,夏惠吉甚至不知道,大將軍府治下女子已經頂了半邊天。

但有一點問題是共同存在的,那就是“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毫無爭議。

吳爭之所以眉頭越皺越緊,不是因爲心中正義,更不是因爲這事將織造司牽了進去,而是因爲,夏惠吉說的是實話。

實話,最傷人。

吳爭絕不相信,吳小妹會參與到此事之中,先不說吳小妹外剛內柔、心存正義,就說以吳小妹如今手中財富和權力,已經不需要去用這種齷齪的方式斂財,況且,斂的還是幾乎可以忽略的“小財”。

吳爭最爲頭痛的就是,夏惠吉最後竟“威脅”自己,如果此事吳爭不能解決,她便要號召太平府織女罷工、並以“自梳”來對抗遭遇的不公。

看着一本正經的夏惠吉,吳爭確實是頭痛了。

吳爭不是不想去解決或者緩和這種矛盾,事實上,有着後世記憶的吳爭,更想讓治下百姓豐衣足食,這一點,勿容置疑。

可問題是,矛盾的產生和解決,如同劍的兩面,傷人必傷己。

所涉其中的,不管是受害者和是迫害者,都是百姓,也就是說,這矛盾不能定義爲敵我矛盾,而是內部矛盾,那麼,就無法用雷霆去掃平一勞永逸。

這樣一來,解決矛盾就需要無限的精力和時間,這是吳爭現在最缺少,也最不可求的。

以上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吳爭不管是以吳王,還是大將軍的身份,都無法插手太平府政事,太平府,是朝廷直隸的。

所以,夏惠吉這一記“將軍”,直接將吳爭逼到了牆角。

吳爭無奈地,以一種儘量溫和的、不至於嚇倒夏惠吉的語聲,說道:“此事……太過複雜,你一個女子,還是不管爲好。”

夏惠吉瞪眼道:“我是郡君!”

“你是郡君不假,可這只是爵位,不是官職……。”吳爭無奈地搖搖頭道。

“我哥是衛國公、少師!”

吳爭眉頭一蹩,隨即放開,勸道:“你這是在坑你兄長……此事牽扯之廣,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今最緊要的是北伐……如果因爲此事,引發了不可控之事,那……後果不堪設想。兩害相權取其輕,你是聰明人,應該明白。”

夏惠吉卻是不聽勸,她堅持道:“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這話出自宋朝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摺子,原話是,“……中國既安,羣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可這話被吳爭聽了,就有一種下意識地排斥感,他沉聲道:“相較於被異族的凌辱施虐,這事對百姓的傷害爲輕,甚至可以說,受害者也僅僅是太平府織女……如果本王插手此事,勢必引發與朝廷、朝廷治下各府縣及這些府縣中的舊官僚體系的對立和矛盾,這後果孰輕孰重,你應該想得清楚。”

吳爭確實是苦口婆心了,在他看來,太平府織女確實受到了迫害,但還至於危及生計,也就是可以緩緩,等到北伐功成,再來化解各階層矛盾也不遲。

如果此時因此事而引發更大的矛盾,是爲不智,同時,真要激化了矛盾,那麼很可能織造司進入不了太平府,那麼織女就會失業,傷害更大。

但夏惠吉顯然不領的情,她憤怒道:“當官不爲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話是你說的……明知百姓受害而無視,便是尸位素餐……此事若不能得到公正的對待,我便引太平府、各州縣學生向朝廷上書!”

吳爭不僅也有些惱了,沉聲喝道:“放肆……你一個始及笄女子,也敢在本王面前枉論國事?看來是你兄長太縱容你了,以至於你敢如此無禮!”

夏惠吉被這一聲吼,也嚇了一跳,突然變了臉,她眼一紅、嘴一癟,泫然欲泣,“你就會兇我?!”

吳爭這一聲吼出,心中也有些後悔,自己心中就算煩躁,與一個女孩子較什麼勁?

按理說,夏惠吉指證並不虛妄,也就是說,應該有功無過纔是。

想到這,吳爭忙換了一張好臉,安撫道:“不是我不願意爲太平府織女做主,事實上,大將軍府治下,並未出現象太平府這般齷齪之事……你兄長想來已經知道此事,卻不曾插手,或許是顧及到我的顏面,但更多的是,他也明白此事牽扯太廣,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滅口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