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

“博洛,你真以爲本王爲泄私憤而率性而爲嗎?”

博洛沉默不答,心中暗道,可不是嗎?

多鐸嘆道:“占城池易,奪人心難。明軍連續大捷,士氣正盛。本王知道,你方纔所說沒錯,可你房了,就算是攻破一、二處城門,入城之後明軍還會象之前聞風而降嗎?”

博洛心中一震。

多鐸繼續道:“我軍與明軍相比,長處在於更懂得野戰,特別是以騎兵取勝,況且此次本王軍中帶有一隊烏真超哈重軍(炮兵),強攻一座城門,比分散進攻更穩妥。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絕對的實力,輾壓南蠻軍,徹底擊垮南蠻人的抵抗意志。如此,我軍纔可以真正佔領杭州城,並順勢進軍紹興府。”

博洛明白了多鐸的意思,多鐸是想一戰畢其功,在杭州城堂堂正正地擊垮明軍,打垮明軍的士氣,爲進攻紹興府做準備。

不得不說,博洛確實被多鐸說服了。

多鐸說得沒錯,吳爭的連捷振奮了明軍的士氣,就算一、二處城門告破,明軍一樣可以與清軍巷戰,而建築的遮掩,極大抵消了兩軍單兵的戰技差距,由此帶來的傷亡是難以估算的。

如果在攻防城牆的戰鬥中,徹底打垮明軍士氣,那麼明軍或降或逃,這對於一江之隔的南明小朝廷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或許還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真正讓博洛不再反對的是,多鐸提到的烏真超哈重軍(炮兵)。

說起韃子的火炮,那得從寧遠之戰說起。

清太祖努爾哈赤軍事生涯上的首次重大失敗,就是寧遠之戰(1626年)。

袁崇煥組織軍民堅壁清野,憑堅城用大炮,配以火攻,八旗軍隊頓時血肉漫天,遍地屍骸,後金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功敗垂成。

當然毛文龍偷襲敵人後方也功不可沒。

此戰殺傷後金軍一萬七千人。

次年(1627),皇太極又圍攻遼西的重鎮錦州,同樣被明國火炮擊退。

痛定思痛的後金,開始動火炮的腦筋。

所謂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者的,這話一點不假。

1631年,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定名爲天佑助威大將軍。

也是在這一年,明軍毛文龍部下孔有德所部,因朝廷欠餉及得不到糧秣而發動叛亂,通過詐降佔領了登州城。

登州,那是明軍制造新式火炮和訓練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師與工匠,以及大批經過訓練的炮兵。

最終,當朝廷派平叛大軍殺到時,孔有德與耿仲明一起,帶着數千匹戰馬、二十多門紅衣大炮、數百門西洋炮,還有無數的火器金銀投降了滿清。

皇太極大喜過望,親自出城門三十里相迎,可謂是恩寵至極。

正是因此,明清之間的火炮力量對比開始傾斜。

重要的是,之後的時間裡,清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鑄造新式火炮,而大明卻因爲財政困難及內鬥,減慢甚至停止了火炮的研發。

此消彼漲之下,雙方的實力迅速扭轉。

1639年,清軍已經有了六十多門紅衣大炮,西洋炮達到千門之數。

這對於關外的明軍而言,就是個噩夢。

頃刻之間,明軍發現自己賴以依仗的火炮,已經無法壓制清軍,反而自己的頭上被清軍炮火覆蓋。

其實這個時候,清軍的火炮數量,還不至於高過明軍。

但明軍關隘防區太多,火炮太過分散。

加上一直採取戰略防禦態勢,火炮幾乎都被固定在關隘,無法機動。

但清軍不一樣,他們一直採取攻勢,可以將火炮最大數量地機動、集中在某一處使用。

這就造成了局部區域壓倒性的戰術優勢。

明軍焉能不敗?

而入關之後,大明滅亡,大部分明軍火炮都落入了韃子之手。

這就更壯大了清軍的實力,反而明軍手中的火炮越來越少,隨着一場場敗仗,一次次地淪陷,明軍手中的火炮開始絕跡。

所以,博洛聽到多鐸提到火炮,便不再勸阻多鐸,因爲他幾乎可以肯定,杭州城中沒有火炮,或許庫中存有火藥,但對於遠程武器而言,火藥那就是堆可以燃放的煙花。

集中火力炮轟一門,再以優勢兵力強攻,這從戰略意圖和戰術安排上都沒有錯。

於是,清軍開始拔營,目標,杭州城。

……。

戰爭來得並不突然,但很倉促。

韃子在賀家埭附近紮營一天後,突然兵臨杭州城下。

這個時候,厲如海負責重金招募的死士,纔剛剛開始一天時間。

城內四處,大街小巷都張貼滿了告示。

吳爭是出了大價錢的。

一人五十兩,先付二十兩,待戰爭結束,不管死活,按登記留下的地址,將三十兩送於死士指定的家眷。

這錢確實是非常豐厚了。

杭州城一戶普通民居,主屋加上東西廂房,這種標準配置,這時也才三十兩左右。

也就是說,參加了敢死隊,所得的銀子就可以買一間房,還有盈餘夠一家三、四口人過上二、三年。

報名者非常踊躍,亂世人命賤如狗。

特別是杭州城已經被清軍佔領過一次之後,六成以上的普通百姓都已經被洗劫過一次了。

反而那些家中富裕,在清軍入城之後,奴顏婢膝向清軍投誠者,損失不大或者沒有損失,甚至還佔了些光,社會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就象莫執念之流者。

當然,在吳爭“勒索”了莫家之後,城中這批人,也一樣被吳爭洗劫了一次,比清軍洗劫普通百姓還要來得狠、來得徹底。

但吳爭也知道,這種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做一次,還可以說是除奸、懲誡,幹多了,名聲也就臭了。

所以,吳爭無比寬宏地聲明,這些個漢奸們只要交夠了罰金,就算洗清了罪惡,過往一概不究,只看日後行止。

杭州城百姓管吳爭此舉,叫做花錢洗白,坊間對吳爭的評價相當複雜,湊在一起那叫一個精彩。

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滅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