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

PS:感謝書友“Dmof”投的月票!

冒襄原本已經漸漸恢復的臉色,又微微紅了起來,“回王爺話,小民……僅是道聽途說,加上世道不堪,心有怨懟,故在酒後發發牢騷罷了。”

吳爭看了襄許久,回頭對李顒道:“你舉薦得好啊!”

李顒急了,他跪下道:“王爺息怒,冒闢疆文采風流,盛於一時,胸有經世大務,實爲人中翹楚。”

冒襄猛地擡頭,看着吳爭眼睛道:“素聞吳王殿下用人不拘一格,如今憑冒襄伎館牢騷之語,而判定冒襄欺世盜名……甚爲不公!”

吳爭愣了愣,遂笑了起來,“這麼說,倒是本王屈才了?好,本王給你一次機會……有道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既然你說明社蠱惑人心,本王就讓你去明社做個主事,一年之後,你再向本王陳述明社利弊,如果到時整肅明社有成,二功齊賞,反之,請自便,你敢應嗎?”

冒襄一拱手,堅定地道:“敢不從命!”

吳爭笑了笑,轉向駱鍾麟,“本王聽聞你爲官素有政績、多有義舉……這樣,通州新附,你就去任個知州吧。”

駱鍾麟拱手應道:“謝王爺垂青。”

吳爭搖搖手道:“莫謝得太早,三年爲期,到時再來面見本王述職。”

“是。”

……。

按理說,吳爭不會直接涉及對地方官員的任免。

這是大將軍府的權力。

正象吳爭說的,軍政分離,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自己要做的就是監察。

但明社、通州比較特別。

明社,是基於夏完淳等人的提議,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建一個架構寬鬆的組織,形同於一個後世論壇性質。

它最初並不具備實體,但很多事,都象蝴蝶的翅膀,會引起連鎖反應。

明社的魁首和各主事之人幾乎全是官員,譬如魁首夏完淳已經是衛國公了,尤以參議吳爭爲最,吳王任明社參議,無形之中,將明社這個組織的形象瞬間拔高至令人仰望的地步。

君御臣,臣牧民,自古以來,官員地位就凌駕於民衆之上。

一個有着官府背景的組織,對民衆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特別是下一級官員和商人。

何況是一個背景顯得更硬的明社組織。

這也是當初宋徵輿可以通過讓民衆“付費”入明社,使得明社成員在短短不到一年內,人員迅速擴張至十萬人以上的原因。

也爲他迅速斂起一筆鉅額財富,用於謀亂。

也正因爲宋徵輿這番粗暴的操作,就算夏完淳在奉吳爭命清洗明社腐敗、污穢之後,明社的成員依舊在六萬人以上,這兩年中,又吸收了不少新鮮血液,當然,之後收攬進來的都合乎規定,但這也讓總人數接近了七萬人。

這樣龐大的組織,要沿用寬鬆的組織架構,顯然已經不合時宜,行不通了。

有着官府的背景,一個成員頭上就有了一道光環,令人仰觀。

這道光環,讓明社成員高人一等,享受着無數不成文但又實際存在的特權。

這種情況下,如果再繼續寬鬆架構,那就會象吳爭說的,就算它的宗旨是正義的,可事實上,一旦被人利用、失控,這等於是一支有着良好社會關係基礎的叛軍,在勢力內部暴亂,產生的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在與夏完淳商議之後,明社的組織架構開始進行改革。

這場改革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原本臃腫的軀體被慢慢控制、管理體系被組建、各級架構被理順。

冒襄對明社的“抨擊”,其實不是無的放矢,確實有一段時間,明社的影響力蓋過官府。

但,這已經不是眼下明社的現狀了。

正因爲明社的架構有了改革,做爲明社參議的吳爭,任命一個主事,並不逾權,實爲題中之意。

而通州,此戰剛剛收復,爲北伐軍所控制,尚未移交大將軍府,簡單地說,還是軍政府。

吳爭做爲大將軍,臨時任命一個軍政府官員,其實與軍政分離無關,並不違反他自己定下的軍政分離的鐵律。

……。

當天晚上,依舊是紅雲閣。

這時的才子士人們,總和煙柳伎館過不去。

原本吸引這些人的酒肆,也早已紛紛改行,或者乾脆來個聯營,既賣酒也賣笑。

對於象冒襄這樣顧盼自雄的富貴子弟而言,開宴沿賓、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鴛鴦與書生的烏巾紫裘相交錯,實爲人生一大樂事也。

“中孚兄,你得幫我。”冒襄揖身,鄭重一禮道,“求中孚兄助襄一臂之力!”

李顒苦笑起來,“闢疆兄,不是兄弟不肯幫,可是你今日這番言行……哎,着實誤事!如今誤了自己不算,還將我都連累的進去,現在你叫我幫你,怎麼幫?王爺那我怕是說不上話了!”

冒襄呵呵一笑道:“中孚兄誤會了,我並非想讓中孚兄幫我在殿下面前說項、美言。”

“哦……那你要我幫什麼?”

“安排我私下見殿下一面。”

“不,這不成!”李顒斷然拒絕道,“你見過王爺身邊隨扈了,那個魯進財,你萬萬不可輕視,雖說是隨扈,卻是四品軍職,稱之爲將軍,可一點都不虛妄。顒也只是以狂言自薦,幸好此次不辱使命,才被王爺接納,可私下引人見王爺,這罪責顒可承擔不起啊……闢疆兄就別爲難我了。”

冒襄熱情地勸酒邀飲道,“你我相識多年,我冒襄是什麼人,你還不知道?我怎麼會做不利於王爺,令中孚兄爲難之事呢?”

李顒只飲酒不作聲。

“……再者說了,我冒襄只是煙柳巷中一紈絝,手無縛雞之力,殿下身經百戰,要拿下冒襄不費吹灰之力,中孚兄又何必擔心?我發誓,就冒襄一人。”

李顒猶豫起來,“王爺明日一早就會離開,你要見王爺,也就今晚了……可你此時又飲了酒,再要口出狂言,我真怕惹怒了王爺,到時……一切變得不可收拾就晚了。”

冒襄哈哈笑道:“男兒飲酒,天經地義,不暢飲豈不負了這七尺之軀、大好頭顱?中孚兄放心,殿下乃帶兵之人……帶兵之人,怎能排斥飲酒?”

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