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

吳爭突然覺得有些意興闌珊,甚至覺得有些許疲憊,隨手一揮,道:“別吃飽撐的,人家是未過門的兩口子……去,給你家少爺找輛馬車來,輕浮了,想歇歇。”

馬車用找嗎?

當然不用!

如果連堂堂吳王殿下都沒有給準備隨行馬車,那宋安和魯進財這等親衛,恐怕得買塊嫰豆腐撞死算了。

手一招,馬車就在眼前。

吳爭從馬上躍下,將繮繩扔給宋安,撩袍擡腿,跨上車階,此時,突然聽到背後傳來隱隱地一聲驚呼。

吳爭心中一顫,出事了?

他霍地回頭,一股熱血猛地上涌。

真出事了!

該死的張同敞!他竟敢弒君?

看不到前面的真實情況,朱媺娖的馬車車廂擋着吳爭的視線。

吳爭來不及問宋安發生什麼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宋安手中搶過繮繩,飛身上馬,往前面衝去。

離朱媺娖的馬車還有十步之遙的時候,吳爭突然放慢了速度。

因爲他看清楚了,朱媺娖在兩名侍女的中間安然坐着,雖然背對着自己,但吳爭可以肯定,朱媺娖沒事。

她沒事,自然是張同敞有事。

吳爭策馬慢慢向前,一灘鮮血、倒地的身軀,還有朱媺娖臉上那兩行清淚。

“爲什麼?”

“……。”

“他不該死……至少不該死在這,不該這麼死去!”

“是你殺了他!”朱媺娖轉頭,再擡頭,然後狠狠地盯着馬背上的吳爭,尖聲叫道。

吳爭愕然,渾然不知所謂。

朱媺娖慢慢轉頭,“你不該給他不該有的希望。”

“……。”

“我告訴他……只願枯燈、古佛、黃卷……一生。”

“……。”

“他說……他等不到那一天了。”

等不到,不如,不等。

吳爭突然明白了,原來,許多人都錯了,世上沒有什麼事,需要等,值得等……莫等待!

“來人……好生安葬。”吳爭看着倒臥的身軀,愣了半晌,突然大喝道,然後突然想到,轉向朱媺娖,問道:“立碑嗎……碑文……?”

“不必了。”朱媺娖慢慢放下門簾,“只須知會張家人,讓他們來收殮吧。”

吳爭愕然。

……。

吳淞,準確地說,應該是吳淞江所。

這個大明的千戶所,隸屬於太倉衛,也曾顯赫一時,其爲水陸要衝,蘇鬆喉吭,北可以扼長江之險,南可以援金山之急。

如今,原址成了吳淞衛的駐所,地盤擴大了數倍。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從杭州府至吳淞的鐵路終點就在此處。

終點,許多時候就是起點。

鐵路是從兩頭往中間修,聽起來這很簡單,但其實,這非常難,最大的難點是,在沒有正確定位的年代,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兩頭鐵路會不會在相交時,東西偏差出數十里去,而這數十里,可能正好是一條江河,或者一個湖泊,讓你急得直撓腮。

好在,戚道昆加上沈廷揚的組合,讓一切比較順利。

將接見衛匡國的第二次會晤定在吳淞衛,不是吳爭想“仗勢欺人”,事實上衛匡國只是個傳話人。

定下這裡,是因爲三大水師的主將,在此聚集。

“尊敬的吳王閣下……。”衛匡國臉色緊張地看着吳爭,他是看着吳爭一步步從一個千戶,到指揮使,然後伯、侯、公,最後封王的。

可以說,衛匡國是吳爭發跡的見證人之一。

然而,衛匡國有些怕了,曾經的少年,如今的王爺,一種越來越強大的無形威儀,讓衛匡國喘不過氣來。

“尊敬的吳王閣下,世間的財富需要的是分享,而不是獨佔,把每個涉及者、爭奪者吸引在身邊,遠比樹起無數敵對者,要合適得多……這是一場誤會,讓無數人喪生的該死的誤會,看在上帝的份上,讓它遠去吧,再不要回來。”

吳爭笑了,笑得很真心。

還有什麼比佔據優勢,以一種恩賞的氣勢,來決定一場戰爭的結束,更令人高興的事呢?

“親愛的馬爾蒂尼先生,你來華夏也不少年頭了,應該知道漢人並不好戰,本王是漢人,也不例外……好吧,本王同意你的說法,願意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

“上帝啊,這一定是我一生中聽到最傳遞的福音了!仁慈的吳王閣下,你會得到天主最慷慨的賜福……。”

“不,不……親愛的馬爾蒂尼先生,雖然本王願意結束戰爭,但有一句話說得好,先小人後君子,爲了長久的和平,爲了一起愉快的賺錢……本王提議,東番島歸還我朝。”

衛匡國愣住了,他張大了嘴巴。

吳爭渾然不覺,他繼續道:“當然,本王可以允許各國商人,不,甚至是荷蘭海軍繼續在東番島的存在……他們依舊可以控制馬六甲海峽,繼續一本萬利的香料貿易。”

衛匡國開始苦笑,“尊敬的閣下,這顯然不是我能決定的事……我想提醒閣下,在東番海域,荷蘭人還有不上千艘的戰艦,這是一支不可忽略、輕視的武裝。”

吳爭微笑道:“當然,馬爾蒂尼先生是本王的朋友,是漢人的朋友,本王又怎會讓馬爾蒂尼先生爲難呢……這樣,你將本王的話原封不動地轉告克里索恩,告訴他,他的艦隊確實強大,但他缺少補給,東番島提供不了他足夠的食物、彈藥,最大的問題是,他補充不了士兵。但本王不同,沿海上千萬漢人,隨時可以成爲士兵,只要本王一聲令下,就算是十中取一,那也是百萬之衆,就算扎一片竹筏,也可以將水雷佈滿東番島水域……告訴他,與其兩敗俱傷,不如握手言和,愉快地賺取銀子……你放心,克里索恩是個聰明人。”

衛匡國鬱悶地走了,或許這是他此生最鬱悶的一次外交。

很顯然,他能理解吳爭說的是事實,正因爲是事實,衛匡國才覺得可怕。

太可怕了!

衛匡國在大明待了二十多年,如果不是清軍入關,他幾乎已經成爲了一個“明人”。

漢人有句話他很明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漢人已經覺醒,至少沿海漢人已經覺醒……至少大將軍府轄下諸府的漢人,已經覺醒。

千萬人口,百萬兵源,這話不虛啊!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